温 纬
(马鞍山市委党校 网络教育部,安徽 马鞍山 243000)
利用马鞍山地域文化资源助力文化强市的研究
温 纬
(马鞍山市委党校 网络教育部,安徽 马鞍山 243000)
马鞍山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应充分利用马鞍山地域文化资源以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切实做好地方文物保护工作,保障市民文化权益;发掘优秀地域文化,全面提升旅游品位,打造自主会展品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提高城市竞争力。
马鞍山;地域文化;文化强市
文化是城市之魂,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生活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其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来衡量。[1]面对新的形势,利用具有带动力、影响力的地域文化资源,发挥地域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在传承的基础上成功地实现现代化转型,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全民诵读古诗文活动,提升“诗城”内涵
马鞍山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被誉为“诗城”,一江两岸文人辈出,谢朓、李白、刘禹锡、郭祥正、李之等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古诗文。这些优美的古诗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让这些古诗文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利用,有必要开展全民诵读古诗文活动,提升诗城内涵。一要大力营造诵读氛围。可以利用各地宣传牌,各单位宣传栏,各窗口宣传标语,广播、电视等媒体,围绕古诗文开设专栏、节目等,力求让市民在各个场所都能感受到诗文诵读的浓厚气氛,激发市民积极参与到诵读的行列中来。二要建立诵读组织。除了在学校建立诵读研究组织外,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亦可成立诸如诵读、唱诗、画诗、舞诗、演诗等兴趣小组,依据个人爱好特长自主选择参与兴趣小组开展的活动。三要认定诵读成果。认定只是一种督促激励手段,通过认定活动,让市民获得成功诵读的快乐,激发深入诵读的信心,提高诗词诵读效果。
(二)编写地域文化读本,提高市民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在众多的校本教材中,带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普及乡土文化的同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从而能够了解、热爱乡土文化,并最终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达到弘扬保护地方文化的目的。马鞍山地域文化资源丰富,为使马鞍山的文学艺术、山水遗迹、军事科技等地域文化更加系统地在全市范围内传播,引导市民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应组织专业人员编写系列地域文化读本,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市的历史、地理和社会人文常识,让市民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市的地域文化,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豪情。2012年由黄山书社出版的《人文马鞍山(丛书)》,“是一部关于马鞍山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系列丛书。丛书共分四卷,分别为《马鞍山山水诗城》、《马鞍山名人风韵》、《马鞍山民间传说》、《马鞍山诗词鉴赏》。丛书共70多万字,共收录照片100余幅,插图100多幅,可谓图文并茂、系统整饬地展示了马鞍山名胜风光、名人雅士、诗歌集萃、典故传说,是一部极具史料价值又具可读性的文化丛书。”[2]“人文是一个城市的源流、灵魂和神韵,是人们创造文明、传承文化的轨迹。挖掘马鞍山区域内的人文资源,彰显本地文化底蕴,对于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塑造城市新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提高市民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强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一)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市民感受地方文化魅力
针对群众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现实,应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感受地方文化魅力,提高文明意识,营造文明、进步、和谐的文化氛围。要将群众性文化活动发展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它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做到年初有文化计划、定期检查有文化内容、年终总结表彰有文化工作,形成全市上下重视地方文化、发展地方文化,以地方文化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共识。出台扶持、指导文化活动健康发展的政策,开展唱庐剧、跳傩舞、做丝画等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适时组织比赛、评比活动,引导这些特色文化形成特色系列。支持社区开展“天天跳、周周唱、月月演”等品牌创建活动,使之成为广大群众热心参与、开心享受、自我教育的平台。开办“地方文化大讲堂”,组织免费讲座,提高市民的艺术鉴赏水平和文化修养。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重点打造“中国李白诗歌节”、“李白文化大讲堂”、“当涂民歌节”、“钢雕节”等地域文化品牌。
(二)切实做好地方文物保护工作,让更多市民就近享受公共福利
加强凌家滩遗址、和县猿人遗址、李白墓、太白楼、朱然家族墓地等文物保护单位和当涂民歌、含山扎彩、含弓戏、银塘傩舞、太平府铜壶、博望打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做好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工作,公布一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报一批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优化博物馆品类布局,大力发展民办博物馆,扶持建设专题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和社区博物馆。为让更多百姓享受“优质文化就在家门口”的公共福利,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要不断加大免费开放的力度。开展“中小学生进博物馆”活动,使广大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常识和乡土文化知识。
应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文化产业规模,着力建设文化旅游、动漫游戏、会展商务、民间工艺、数字服务传媒影视、出版印刷、演艺娱乐八大产业集群,形成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区域分布更加合理,机制体制更加完善,综合效益更加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发掘优秀地域文化,全面提升旅游品位
随着区划调整,“一江两岸”的新马鞍山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旅游资源。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发掘顺应旅游发展需要的优秀地域文化,全面提升马鞍山旅游的品位与内涵。要按照“二带、四片区”的空间布局,谋划建设一批具有拉动作用的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文化旅游企业,扶持一批特色鲜明文化旅游聚集区,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文化旅游示范点,形成‘一江两岸’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现代文化方面,建成李白文化博览园、动漫体验公园,建成多个环湖、沿河文化景观等;历史文化方面,恢复采石、运漕古镇风貌,开发凌家滩遗址、和县猿人遗址、烟墩山、五担岗、昭关、褒禅山等历史文化胜迹,围绕伍子胥、项羽、周兴嗣、昭明太子、李白、张籍、刘禹锡、王安石、李之仪等历史名人,以及三国文化、六朝文化资源,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建成古玩文化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生态文化方面,实现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在江心洲建成长江特色旅游名岛,在濮塘风景区建成国家级度假区,保护性开发含山县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渔滩湿地;民俗文化方面,将当涂民歌、含山民歌、采石跳和合、太平府铜壶、含山扎彩、博望打铁、霍里皮老虎等纳入旅游项目开发,突出互动体验,形成文化消费。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使马鞍山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运动健康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旅游中心城市,把马鞍山打造成一座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二)打造自主会展品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会展经济是以会议和展览活动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通过举办大规模、多层次、多种类的会议和展览,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业能够极大地把瞬间凝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整合,对于促进城市对外开放,促进对外宣传,促进对外贸易,实现城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会展具有巨大的经济衍生效应和经济联带效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马鞍山会展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总建筑面积6.12万平方米的马鞍山体育会展中心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推动会展经济的力度之大,决心之强。会展设施的建设为会展经济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接下来应完善会展配套政策,采取“引”会展、“提”会展、“挖”会展、“扶”会展,“四招”并举拓展会展经济空间。注重发挥马鞍山节庆活动内容丰富、影响面广、群众基础好等独特优势,树立自主会展品牌。以李白诗歌节、千字文书法艺术节、中国(马鞍山)国际钢雕作品大赛暨钢雕艺术展、凌家滩文化艺术节、和县蔬菜博览会、当涂民歌节为重点,提高影响力,拉动经济增长。
一座城市的文化是该城市的灵魂,是现代综合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座城市无论是做好文化事业,还是做强文化产业,都必须立足和把握当地的人文资源,凸显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注重对历史、地域文化的重新审视、定位,将弘扬本地优秀的文化遗产与创造文化精品有机结合起来。马鞍山文化积淀深厚,可挖掘的资源很多,我们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注意传承和创新,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马鞍山打造成充满活力的文化强市。
[1]申东镇.城市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6):63-65.
[2]《人文马鞍山(丛书)》首发式举行[EB/OL].http://www.massz.cn/admin1/news_view.asp?newsid=7915.
[3]郭启林,刘霞云,程宏亮,吉太耘.人文马鞍山丛书[C].合肥:黄山书社,2012:1.
(责任编辑 文双全)
Research on How to Make a Strong Cultural City in 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Maanshan
WEN Wei
(Department of Network Education, Maanshan Party School, Maanshan 243000, Anhui, China)
The City of Maanshan, rich in its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is supposed 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citizen quality by use of the cultural resources, make energetically the mass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be sure to do well the regional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for the guarantee of the citizen’s cultural rights, discover the excellent regional culture for the elevation of the tourism grade, and make its independent exhibition brand for the local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ity competiveness.
City of Maanshan; regional culture; a strong cultural city
2015-06-05
温 纬(1974-),女,安徽马鞍山人,马鞍山市委党校网络教育部讲师,硕士。
G127
A
1671-9247(2015)06-00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