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北大附中是从2009年开始逐步实施走班制的。之所以采用走班这种组织形式,是希望能够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我们相信,每位学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路径和方向也应不同。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和进入大学,他们需要规划自己未来的方向。同样,每位学生可以在满足了国家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以及未来规划来选修适合自己的课程。作为学校,只有给学生提供了足够多的资源和渠道,让学生自主选择,才能真正做到面向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一套课表、拥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和方向。
给每个孩子选择的权利 让自主性登场
北大附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新力的杰出公民”,办学理念中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学生的自主性要登场。换句话说,当学生在面对学校提供的这一套课程资源时,他要去思考:我的定位是什么、我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然后自主规划个人的学业。
这与传统的排课制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方式下,是由学校根据国家要求整体排课,学生不必思考自己要学什么课程。这种方式按部就班,相对安全,但是学生的自主性被忽略了。我们知道,16~18岁是从一个家庭的人到社会的人转变的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希望学生在高中这三年时间内,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包括体育、艺术和社团活动,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慢慢地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有自己的想法。等学生到了大学以后,也就不会很迷茫。所以,在高中阶段,要让学生尝试着去学会自己去做决定、自己去负责。
除了选课,学生还要选择授课的教师和学习的时间。当然,他还要了解,他的选择不能是随意的,而是在一定框架范围之内的自由。在选课前,导师都会跟学生讲清楚,他要为自己的课堂缺席负责、要为自己的不坚持负责、要为自己课程考核的不合格负责。所以,他在选课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获取的资源是什么、如何将资源获取最大化,不断地进行自我思考、判断、调整和定位,最终从丰富的课程资源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程组合。学校尝试以这样的方式来扶持学生的自主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北大附中高中部目前已形成了包括四大门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学科类、活动类、成长类和综合实践类(如图1)。在学科类课程中,又包括高中常规文理科教育的行知课程、侧重理科深入学习的元培课程、侧重文科类综合的博雅课程和定位于中外比较的道尔顿课程。活动类课程包括体育课程、艺术课程和技术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成长类课程包括公民教育和个人成长。每个门类都会开出很多课程,仅行知课程就有涵盖九个学科的160门课程,元培课程有24门核心课程,博雅课程也有27门核心课程。
图1
尽管现在看来,北大附中的课程体系很丰富也很系统,并且基本上所有的课程都由学生自己来选择,但在2009年前后刚开始走班、选课时,提供的选择性并没有这么充足。记得当时的一部分课程是以套餐形式提供给学生的。所以说,任何一项改革都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为了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的公民的理念,学校为学生创造生活的空间与学习的选择,学校的组织管理形式以及配套措施也因此逐渐地进行着变革。
书院:学生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
学生走班,走的是教学班。学生每天都背着书包在学校里不断地变换着教室,而对学生的考勤以及为他安排的教室都用信息化的方式来管理。当固定的班级消失以后,原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团队建设、班级比赛甚至班级文化靠什么来承载呢?在北大附中,书院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在这里,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北大高中部设立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德、至善及新民七个书院。每个书院都有100名左右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
传统学校采用的是年级制管理,学生的交往更多局限在班级里、年级里,往往缺乏跨年级交往,仿佛年级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界限。考虑到中国社会比较长时间内独生子女的问题,以及青少年将要面对的真实的社会环境,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孩子更好地跟同龄人交流和互相借鉴。比如,有些经验他要向年长的人学习,有的经验要传给比他年少的学弟和学妹。书院的建设,打破了原有的年级界限,使学生获得了与未来社会对接的能力,并且使书院的文化能够很自然地传递下去。
通过书院,还便于我们开展公民教育。我们认为,要做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要把学生当做一个正常人,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考生去应试。学习固然重要,但学业、活动、生活各方面的均衡,更是学生需要综合考虑的。学生在学校的一部分时间要用来进行学科学习,一部分时间要参与书院活动等公共事务,还有一部分时间,学生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形成一个合格的公民。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推行学生自治,包括一开始书院的组织机构如何运行都要学生自己来管理。在书院里,学生还要自己策划活动、决定自己的财务管理。学校对书院整体授权,列出书院可以有哪些权限,其他的事务上有哪些权限。比如,学校给每个书院都配备了空间,即书院活动室。在书院活动室启动的初期,对学生有资金的配置,从装修设计、物品的购置到使用规则,都交给学生自己来决定。
学校管理体系的重新梳理
学校的管理体系也是逐步调整的。现在我们学校的管理体系,七个书院是学生生活的地方,是学生的归属;四个学院(行知学院、元培学院、博雅学院和道尔顿学院)是开设课程的地方,是老师的归属;三个中心(运动与健康教育中心、视觉与表演艺术中心、信息与通用技术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活动类的课程(如图2)。
图2
教务管理处则面向所有的学生和教师做日常事务的管理,如选课平台的维护、后台监控考勤的情况、对学生的教育和处罚、组织考评活动等。但在最初的三年,它承担了行政班的一些行政事务和部分书院的活动,后来才慢慢地将这些业务给脱离开来。
成长辅导处由两部分老师组成。一是书院级的指导老师。学生自己开展活动,会有3位老师负责规划和指导。每周均有两节课集会,讨论特色活动如何开展,如元旦晚会、达人秀。二是有9位专职的学生导师,每位导师带80~120名学生。导师制也是北大附中的一个特色,学生和导师之间是双向选择的。作为导师,要具备谈话的能力、观察的能力、解决问题和制定方案的能力,主要负责观察学生学业规划以及社交情绪上的表现,指导学生选课,协助学生做判断,保障选课的覆盖性,并逐个确认学生的课程。当然,导师还负责跟家长、老师的沟通,学生档案的记录和登记,通知的传达等事务性工作。
将行政功能从教室中解脱出来后,教室便还给了教师。只有把教师固定到教室里,学生才能真正走起来。学生选择不同的课到不同的教室,可以跨班选课、走课,甚至打破年级的限制,混合选课。教师则在他的专任教室里,把教室的设施建设整理得更好,以便于课程的教学。教师在走班以及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地感受到面向学生个体的研讨性课程更有效。教师们感受到这种益处,尤其我们在运行体系上与当前高考改革的政策有更好的衔接,会更加愿意参与到学校的改革中来。
信息化让走班的实施更为高效
学生走班,学校还应该有环境和教学设施上的支持。从学生的管理层面讲,以前所有学生在一间教室,班主任会来记考勤。走班以后,则一定要用信息化的方式来管理考勤和排课。北大附中有课程管理、考勤管理、成绩记录平台,并使用“一卡通”的方式,将学生的考勤以及每天安排的教室变成权限管理。
信息技术为走班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保障,它让学校里与师生相关的信息流动自由畅通。以导师的工作为例,导师如果想全面地去了解一位学生,除了与学生见面交流,更多的是查看学生在平台上留下的痕迹。导师在后台能看到所有与学生行为有关的信息,如选课信息、考勤信息、请假信息、住宿信息、获奖和违纪信息等。他会根据平台上的信息对学生进行诊断,并基于综合反馈的情况,给学生一些建议。学生得到导师的建议后,会有所行动,在他行动后,导师再去评测学生的改进情况。此外,北大附中所有学生的成绩都采用每周一次的过程性评价,学生分数和教师的主观评价都会在平台上呈现。例如,活动类课程中的信息技术课程,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验和收获,全部采用的是过程性评价。
采用走班这种形式,很多人会担心:面对选择,复杂度增加了学生怎么办?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学生以前太多的事情是被安排的,学生自己做选择的机会不多,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表现会比较弱。我们的做法是,利用新生开学前的假期让学生上平台了解走班制并选课,给他们一个充分的适应期。
在每年7月底中招结束,我们给学生发的录取通知书上是这样写的:请于8月1号登录北大附中的网站,上面有一套在线学习系统。你要仔细阅读学生手册、规章制度和书院介绍。为保障学生看完后能够全懂,后面跟着一套在线答疑系统。学生要一道道地回答客观题。通关了以后,才能进入双向选择的页面,选择自己想进的书院。这时,书院里的学长就会提问:你为什么选择我这个书院,请回答我几个问题吧。学长们提的都是主观性问题,新生们会积极地表达,有的说“我觉得这个书院的人文气息吸引我”,有的会说“我认为这个书院提倡更多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关怀”。学长再根据他的回答去做选择。整个过程,导师在旁边做督导,看他们是否按照选新生的方案去执行。
从网上学习到选书院,一般到8月10日就完成了。接下来还要选导师,导师把自己的个性介绍、履历包括对学生的期待要求在平台上呈现出来。学生也要表达为什么选择某一位导师。选完书院和导师,接下来是新生军训。北大附中的军训为期两周。一周在学校封闭,每个书院的学长、学姐都要带着新生住一周,通过做活动,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增进新生对书院文化的了解。一周用来选课,并有两天试听老师的讲课。我们的课程是分难度的。以数学学科为例,难的有三个教学班,普通的有十个教学班。学生报名之前,平台会让他做一个水平测试,看自己是否适合。测完后,平台给出选课的建议(推荐、一般、不推荐),学生再选课。一位学生参加完水平测试,得到的结果是物理“推荐”、化学“推荐”,如果他这两门课都想选难度高的课程,导师会给他建议“难度高的课不宜过多,一般一门比较合适”。
在选课上,我们有一个制度叫意愿点制,里面设计有统筹安排和博弈的策略。学科老师在选课平台的后台选择学生时,先把“推荐”的学生选上。对于“不推荐”学生,如果他表达决心,就是想挑战一下自己,那他100分的“意愿点”就会支付很大的比例在这门课上。我们给学生的是一个比较充分的资源和相对严格的指导体系。所以,学生的选课也不能完全凭自己兴趣,还有一个学分框架。在学分框架下,学生再选择不同老师的授课风格,如喜欢严厉的老师,还是课堂组织得活泼些的老师,还是有相对新的观念和技术背景的老师。通过这种方式,最终完成选课的过程。接下来是一个学段为期9周的课。第一周,学生可以继续试听,如果觉得某门课不适合自己,还可以调换。从第二周起,学生就不能再调课了,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整个流程下来,你会发现,如果没有信息技术参与,会特别麻烦。借助信息化平台,学校的走班工作会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