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有些话不得不说

2015-12-17 11:09张竞艳
出版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佛光山星云佛教

张竞艳

安然当贫僧,一心弘佛法。近90岁高龄的星云大师,却已拥有“三百岁的人生”。虽然一生著述与演讲何止千言万语,但有些话大师以前是“不说也罢”,这次却是“不得不说”。

为了弘扬佛法,自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来,他率领众信徒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300多所道场和多所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云水医院、佛教学院。他希望早日看到两岸和平统一,多年来一直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他出版的书有500多本,近3000万字,被翻译成数十种不同国家的语言,《百年佛缘》《迷悟之间》等图书在大陆广受好评。他曾说,“我的生命,就在文字写作里,就在讲述传教里,就在信仰修持里,就在广结善缘中。至于其他像创办大学、建设寺院等事业,那都是靠僧信二众的团队,大家集体创作而来,我个人就不敢居功了”。

他就是人间佛教的行者,星云大师。已近90岁高龄的他,至今仍在为“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而奔走、呼吁。近日,星云大师再推新作《贫僧有话要说》。虽然一生著述与演讲何止千言万语,但有些话大师以前是“不说也罢”,这次却是“不得不说”。

安然当“贫僧”

有媒体曾清算佛光山的财产有130多亿台币,星云大师说了:其实何止于此?南华大学、佛光大学、普门中学的建设等,总花费就不止500亿。

其实,星云大师过去非常不喜欢“贫僧”这个称呼。“出家人内心富有三千大千世界,为何自甘堕落要做贫僧呢?”他童年家贫,甚至三餐不继,更无钱入学念书,但他从来不觉得家里贫穷。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与家人跟随难民潮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对生活中的穷困、生死别有一番体验。12岁出家后,生活一直艰苦,他也甘之如饴。23岁到了台湾,无亲无故,连找个寺院挂单,都没有人愿意收留,但他仍然不觉得贫穷。

此后,因缘际会,星云大师得以成就诸多事业,佛光山散去的钱财何止千金。如今鲐背之年,他才感到自己确实是一介“贫僧”。孑然一身,不是“贫僧”又是谁呢?“因为这一切都不是我的,都是大众和社会共有的。所谓‘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这一切与我都没有关系,我只是其中的一点因缘而已。”

从出家以后,星云大师就未亲手接触过金钱。早年开创佛光山,他更誓愿不积聚金钱,“以无为有、以空为乐”。他不赶经忏替人念经,不出外化缘、不走政府、不到信徒之家,甚至于50多年来没有到过百货公司、超市商店购买物品,对信徒的红包也一律拒绝,推辞不了时就会把红包交由常住去处理。他安然地过他的“贫僧”生活,在他看来,享受贫穷也是一种快乐。

在星云大师的带动下,佛光山的贫僧们不仅安贫乐道,更是全身心奉献于社会服务。在《贫僧有话要说》中,星云大师把佛光山为社会兴办的文化、教育、慈善事业等都摊在阳光下。现在佛光山千余众比丘、比丘尼,不拿薪水、没有假日,他们使用的教室、寮区,配备的还是50年前的传统生活设备,居住的地方都没有冷气空调,佛光山的空调都是客人所用。星云大师指出:佛教徒大多守贫,纵有公共的寺院财富,亦为寺院所有、社会共有,都用之于社会大众。他还坦承,自己一生没有用过办公桌,没有用过橱柜。他的确有一张八米的长条桌,吃饭、会客、写作、会议、写字都在这张绿色桌面的长方形桌子上,这张桌子已陪伴他走过40多年。

安于贫,星云大师自信用钱得宜。正因为安于贫,才能建设很多的寺院,结下许多的善缘。面对外界非议和佛教遭受冲击之时,星云大师直面媒体、直面社会,“为了佛教许多‘贫僧,为了他们未来的生存形象,我不得不在这个时候,以我为例,代表他们说几句公道话”。

一心弘佛法

从台湾宜兰开始,星云大师以音乐、唱歌、舞蹈的形式,启动人间佛教弘传的开始,如今,佛光山开山已有近50年的历史,佛法也遍传全球五大洲。

除了把佛光山的账目和盘托出,星云大师还借《贫僧有话要说》,将自己在弘法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内心感受完整呈现给世人,不论内容与文字都有重要、特殊的意义。他在书中说,依靠“佛教靠我”的理念,以佛教的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社会化、大众化、艺文化、事业化、制度化、国际化为目标,把一切“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凡有助于增进幸福人生的”,都纳入人间佛教。这种理念,使人间佛教从无到有,从大陆到台湾,从台湾佛光山发端,成为当代人间佛教发展的典范。这段历史,也成为近百年佛教史的缩影。

最初,星云大师只想写一说、二说就结束,但文章在报纸发表以后反响非常强烈,于是又再写三说、四说,不知不觉中就有了四十说。这些文章由星云大师的公益信托基金、“中国佛光传道协会”和读者、信徒共同印刷100万册繁体版在台湾地区赠送给社会各界人士。大师最大的希望是,通过这本书,让社会对人间佛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有的读者能了解人间佛教和佛光山做了什么。今年10月,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此书的简体中文版。10月30日,一场以“世纪回顾·真情告白”为主题的新书发布会在国家博物馆剧院拉开帷幕,星云大师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为现场700多名观众讲解本书的写作缘起,分享了诸多精彩故事和人生智慧。

中央委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表示,从星云大师的这本新著中可以看到,大师一生都在上下求索,不能不对他肃然起敬。他不顾年迈体衰,奔走于两岸,“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写好字”。“大师说人生重要的是‘我有欢喜,让我想起习近平主席呼吁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休戚与共,也是求的‘共同欢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只要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可以成为支撑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原则。”叶小文说。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洪勇刚在致辞中也表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互相交融、互相影响,共同承担了国家建构、民族建构以及文化认同、身心安顿等重大问题。如今,社会需要重塑公共秩序,个体需要重新完善自我,如何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显得尤为重要。在历史转型期,总有人勇于承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做出特殊的贡献。星云大师就是这样的代表。

发布会上,中信集团与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代表联合把书赠送给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等机构代表,诚如大师所愿,希望为“这个社会能够人心净华,增加道德,树立社会的美好,促进两岸和平的和平往来”增一份力。

星云大师一生没有经过学校正规教育,但写作却一直陪伴他,在人生的旅途中歌颂星辰日月,赞美花草树木,道尽人我间的是是非非、好好坏坏、善善恶恶。如今由于视力衰退,他还让徒众轮流读书给他听,《贫僧有话要说》也是由他口述,请佛光山书记室妙广法师等记录而成。

有人问星云大师,这一生为什么这么热爱文字写作?大师说,文字是生生不息的循环,是弘法的资粮,人不在,文字般若还在。他相信,几千、几万年以后,此星球他星球的众生,也可以从文字般若中体会实相般若的妙义。

回首自己的人生历程,星云大师曾感慨道,真像是夜晚的星星,光芒虽然弱小,但总是努力地在闪耀;又像天上的白云,尽管飘浮不定,但是在无限时空中,一颗颗星星,一片片白云,所结合起来的“星云”,却能够超越时空,亘古长存。

“懂得及时努力的人,当下就拥有了‘三百岁的人生”。如今,星云大师已经超过三百岁的目标了,但仍然不断勉励自己,过一个超越时空的人生。

猜你喜欢
佛光山星云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戴一片宇宙星云
玫魂星云
三叶星云
2016尹沧海禅意书画展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隆重开幕
赴台北齐佛像佛身在佛光山开箱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
人间的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