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颜,姜仁仁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21)
【基层来稿】
早期预警评价系统用于基层医院的效果观察
蔡燕颜,姜仁仁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2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价系统(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及早识别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介入各项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年龄≥16岁,能主动配合治疗护理的急诊患者及收住内、外科的高危个案住院患者,排除急诊直接收住ICU的患者。共纳入1 264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2例,对照组患者不作预警评分,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日常护理评估及施行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早期预警评价,根据患者不同的预警分值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ICU入住率、转院率、住院时间、痊愈出院数、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ICU入住率、转院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痊愈出院率和满意度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价系统简单、便捷、客观,不受医院设备、环境及条件的限制,适合基层区镇医院对高风险及危重患者的评估及管理,可推动基层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早期预警评价系统;危重患者;基层医院
为了更好地及时识别 “潜在的急危重病”患者,尽早进行高效合理的治疗干预,英国“风险患者应急小组”建立了早期预警评分 (early warning score,EWS)[1],即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2001年Subbe等[2]对其进行改良形成早期预警评分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查阅文献[3—4],目前我国尚缺乏完善的患者病情动态评价系统。在国内,MEWS评分主要应用于ICU[5-6]、急诊[7-8]以及患者转运中病情的评估[9-10]。为了加强基层医院对危重患者的管理,使一些救治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能及时、规范、系统的观察患者病情。我院于2012年开始探索早期预警评分在临床的运用,通过改良预警评分系统,以患者的意识、体温、收缩压、脉搏、呼吸、尿量6个生理参数作为评价指标,预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早识别患者潜在的危险信号,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年龄≥16岁,能主动配合治疗护理的急诊患者及收住内、外科的高危个案住院患者,排除急诊直接收住ICU的患者。高危个案住院患者是指:有症状,体检和辅助检查有阳性指标者;症状无特异性或有神经官能症倾向,无明显阳性体征和阳性辅助检查指标者。本研究纳入1 264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2例,两组患者疾病种类、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作预警评分,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日常护理评估及施行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早期预警评分,根据患者不同的预警分值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
1.2.1 建立早期预警评价系统 制定生命体征预警评分监测表,系统动态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情况。我院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11]的生理项目及指标参数进行修改,增加1个生理项目—尿量,使监测指标更敏感、科学;改监测心率为脉搏,更方便测量;修改各分值的指标数据,使之适用于基层医院。我院早期预警评分机制的预警监测指标为:意识、体温、收缩压、脉搏、呼吸及尿量。单项预警评分设置为0~3分4个分值。单项分值0分为生理指标正常,3分为生理指标最危急。6项生理指标累计为0~18分,患者预警评分累计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危机风险越高、病情越严重。见表1。
表1 早期预警评分分值的设置(1 mmHg=0.133 kPa)
1.2.2 早期预警评价系统的实施 护理组长每日7:00、12:00、18:00 和 23:00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预警评分,预警评分超过0分的,护士及时将预警信号即患者姓名、床号、诊断及预警分值标示于护士站的工作记录板上,以区别于其他患者,及提示医护人员加强对该患者的巡视和提升关注度,并与治疗团队沟通或商讨治疗计划。对观察组不同预警评分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1)预警分值为0分的,给予患者舒适体位,建立静脉通道,护士按分级护理制度2 h内巡视1次,按疾病常规给予健康宣教。(2)预警分值0~5分的,保持患者静脉通道畅通,护士按医嘱对症处理,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1 h内巡视1次,加强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关注患者的感受,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通知当值医生在30 min内评估患者状况并按需作适当的处理。(3)预警分值≥6分的,医护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给予心电监护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吸氧、心电图检查、血氧饱和度监测,血气分析等,护士把患者的预警分值以红色标识醒目标记在患者的床头牌及佩戴在手腕身份识别带上,在床旁关注,实时、动态做好护理记录。同时请有经验的医护或跨部门会诊,15 min内重新评估患者状况,通过患者预警分值的评估,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有效的介入,直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1.3 评价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预后及转归等情况进行评估。收集两组患者由于病情加重转入ICU或上级医院的例数,住院天数及痊愈出院的例数。痊愈是指患者出院时疾病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生命体征正常,无需门诊继续治疗。电话回访患者或家属,了解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ICU入住率、转院率和痊愈出院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ICU入住率、转院率和痊愈出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由于病情加重转入ICU和转院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痊愈出院率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ICU入住率、转院率和痊愈出院率的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S,d)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S,d)
组别 n 住院时间观察组 632 7.38±7.66对照组 632 10.48±17.49 t 4.075 P<0.01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例,%)
3.1 早期预警评价系统有利于动态及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保障患者安全 患者病情的变化多伴有生命体征的改变,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伴有意识的改变,尿量的变化。本研究将意识、体温、收缩压、脉搏、呼吸、尿量6项指标纳入预警评价系统,并将各个指标数值化,有利于对患者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快速和准确的判断[7],根据不同的分值结果判定不同的预警级别,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触发”水平[3],就必须尽快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通过对患者连续、动态的评分,来判断临床干预的措施是否有效。研究表明预警评价系统有利于及时动态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具有识别“潜在危重病”的作用[12],可保障患者安全。患者入住基层医院,如病情控制不佳,常需要转入住ICU或者转上级医院,这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由于病情加重入住ICU和转院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说明该早期预警评价系统能动态及时评价患者,尽早干预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3.2 早期预警评价系统能及时干预高危患者,提高痊愈出院率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有研究证实患者转入ICU前多项生理指标就已出现异常[13],及时、准确、有效的识别和救治,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机会[14]。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预警评价系统及时对有症状,体检和辅助检查有阳性指标,以及症状无特异性或有神经官能症倾向,无明显阳性体征和阳性辅助检查指标的高危个案患者病情的识别、干预,观察组患者的ICU入住率、转院率、住院天数及痊愈出院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表明通过预警评价系统对患者及时评价,识别高危患者适时干预,有助于患者痊愈,并减少住院时间,从而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
3.3 早期预警评价系统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能调动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础医院应用早期预警评价系统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临床护士观察病情主要依靠监测生命体征和临床经验等主观意识来向医生反映患者的病情,由于基层医院护士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量化的科学预警,容易造成医护信息沟通不准确,从而延误患者的病情[15]。早期预警评价系统的实施便于护士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收集和汇报患者情况,使护理活动自始至终在护理程序的轨道上运行[16]。同时护士有重点、有层次地监控患者,与医生以不同的方式及侧重点观察及评估患者,可及早发现患者病情的异常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警评价系统在临床的运作过程,有利于增强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保障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医生对护理工作认同度提升。护士不再机械、简单、被动地执行医嘱,而是主动、有目的、有预见性进行观察与护理[6]。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注,主动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职业的价值观、责任感,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努力学习、勤于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使护士对患者的判断,由经验性向应用客观指标进行评估的科学性转变[6]。
3.4 早期预警评价系统适合在基层区镇医院推广应用 目前我国很多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由于医疗设备简陋,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评价手段有限,评估患者病情还主要凭借一些基本的检查手段和临床经验,不利于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诊治,甚至延误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经验参差不齐,危重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预警评价系统指标数值化,方法简单,操作便易,易于表达,不受医院环境及设备条件的限制,其评价结果客观、明确,尤其适合基层镇区医院对高风险及危重患者的管理,一旦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医院可及时诊治、预警,有利于减少医疗风险,同时也为基层医院在观察及救治危重患者的工作积累经验。
[1]Morgan R,Williams F,Wright M.An Early Warning Scoring System for Detecting Developing Critical Illness[J].Clin Intens Care,1997,8(8):100-101.
[2]Subbe C P,Kruger M,Rutherford P,et al.Validation of a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in Medical Admissions[J].QJM,2001,94(10):521-526.
[3]赵开亮.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方法的临床应用近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5):775-776.
[4]张 晖.急诊患者病情评估[C].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2010:451-456.
[5]刘新平.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预测重症监护病房创伤患者的病情和预后[J].上海医学,2011,34(10):728-730.
[6]冯海丽.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10(10):1029-1030.
[7]沈小玲.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601-602.
[8]祝丽红.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急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33):7324.
[9]谢晓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21):1954-1955.
[10]曹福媛.MEWS在急诊陪检转运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277-278.
[11]林良友.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33-34.
[12]谭 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留观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4):179-180.
[13]刘谦民.急性潜在重症评分方法及临床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11,12(6):415-418.
[14]任宏飞.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及其在急诊科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3,20(12B):23-25.
[15]晏 香.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骨科急诊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34):3942-3943.
[16]谢晓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63-364.
R473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2.076
2014-08-29
中山市科技局基金课题(2014A1FC043)
蔡燕颜(1969-),女,广东中山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吴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