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凤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系, 江苏 常州 213164)
多角色视角下高职院校校内兼课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陈学凤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系, 江苏 常州 213164)
高职院校校内兼课教师所从事工作的性质、任务、特点等因素决定了其具有管理者、服务者、项目研发者、教育者这四大角色。校内兼课教师的多重角色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交流互动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但同时导致教学时间的“量”不足、教学内容的“质”欠缺、教学方法的“新”不够等问题的产生。因此,高职院校校内兼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兼顾这四大角色,建立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内励外控”机制。
多角色;校内兼课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原有师资力量明显不足,高职院校一些校内工作人员承担了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组成了庞大的校内兼课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校内兼课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有益补充,因此,进一步加强校内兼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有效改善师资结构、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校内兼课教师是指专职教师以外的具有教师资格、有一定教学能力、能承担一定教学任务的非教师岗位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服务四类工作人员。
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四类工作人员所从事工作的性质、任务、特点等因素决定了其具有多重角色。他们首先是管理者和服务者,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教师、学生提供教学所需的教学、科研、后勤等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这些日常管理工作大都是非常细小而繁杂的事务性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还是课题研究者,为了解决实践工作中的问题及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要从身边的问题入手,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收集、处理各类信息、申请课题研究,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他们还是教育者,他们承担了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能灵活有效地驾驭课堂,能较好地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随时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景。因此,高职院校校内兼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兼顾管理者、服务者、项目研发者、教育者这四大角色,构建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内励外控”机制。
2.1 高职院校校内兼课教师多重角色的优势
2.1.1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交流互动
高职院校校内兼课教师的多重角色在兼课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工作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密不可分,其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等工作中积累了大量鲜活的事例,这些事例在教学中加以运用,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
2.1.2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
高职院校校内兼课教师更多是出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出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兼课的,他们的兼课更具有主动性、积极性,他们会把自己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管理经验用于课堂教学中,能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的秩序,保证正常教学的有效开展,能灵活运用奖惩手段,让学生喜欢自己任教的学科,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2 高职院校校内兼课教师多重角色的劣势
2.2.1 教学时间的“量”不足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每上一次课,课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准备,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情景的设计、教学材料的准备、对学情的分析、教学方法的设计及教案的书写等。然而,高职院校校内兼课教师承担了大量的行政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非常繁琐的日常事务工作,这些日常事务工作是他们的本职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同时,校内兼课教师们出于职称晋升的需要,他们会承担一些与工作相关的科研任务,课题的申请、论文的撰写也必然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校内兼课教师的本职工作和科研任务使得他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教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备课时间相对不足。
2.2.2 教学内容的“质”欠缺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体,需要教师依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取舍、加工与组织。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才能理解、把握教材各章的重难点,各章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挖掘教材中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可能涉及到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难点等。而高职院校校内兼课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与教学课程有关的进修培训或相关学术会议,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他们原有的专业知识也略显陈旧,专业理论水平也越来越低;他们没有时间参与教学课程相关的科研课题,无法以科研来促进教学内容的提升;他们因为本职工作的繁忙,也很少有时间参与所教课程的教研活动,失去向同行们学习以提升自我教学水平的机会。因此,校内兼课教师们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取舍、加工与组织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总体偏低。
2.2.3 教学方法的“新”不够
高职教学更多地强调教师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社会热点、行业发展、学生成才”等实际问题与理论结合起来,尽量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这样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高职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不断采用新的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然而部分校内兼课教师由于没有时间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析,没有时间寻找更多的背景资料;没有更多的机会深入相关企业,不了解企业实际发展情况;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能力的学习和训练,对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掌握和使用,对教学情景、导学问题难以进行设计,或在教学过程难以控制,或对学生反馈的问题不能加以及时引导,“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为推进校内兼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应针对校内兼课教师多重角色的特点,及时清理和改革校内原有的一系列不合理、已过时的教师管理、考核等制度[1],制订一套有效的“内励外控”机制,促进兼课教师队伍的良性、健康发展。
3.1 尊重校内兼课教师的个人发展,充分发挥“内在激励”的作用
3.1.1 提高校内兼课教师的待遇,激发其自我激励的主动性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2]。”马克思认为人类的活动都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因此,高职院校要提高校内兼课教师的兼课待遇,比如提高兼课的课时费、把教学业务考核结果作为评聘职称、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以激发校内兼课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校内兼课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本职工作情况下,还愿意主动去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愿意挤时间去学习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愿意寻找机会深入相关企业,了解企业实际发展情况,愿意和同行们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3.1.2 鼓励校内兼课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活动,营造互相激励的氛围
高职教师的知识储量、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深刻地影响着所教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发展[3]。而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高职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高职院校要鼓励校内兼课教师参加相关学习培训、活动研讨、教学竞赛、教学展示、随堂听课、集体评课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去倾听不同专家和优秀教师关于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教学技巧的交流的声音。没有人喜欢自己平庸、平淡的工作状态,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有专家的引领,有同行的激励,教师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具有很大的激励力量,校内兼课教师能在学习、交流、研讨、反思、实践中获得进步,获得成长,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水平。
3.2 规范校内兼课教师的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外在控制”力度
3.2.1 规范校内兼课教师的聘任管理
校内兼课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学的有效补充力量,他们能在本职工作之外积极参与教学工作,解决了高职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只要建立合理的校内兼课教师聘任管理机制,就能激发出兼课教师的巨大潜力。首先,要制定校内兼课教师的管理办法,对兼课范围、兼课时间、兼课要求、聘任程序、兼课报酬等做明确的规定。比如让校内兼课教师尽量从事与其本职工作相近的本专业理论课及实践教学任务,周课时不超过4节等,以保证校内兼课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教学任务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其次,建立校内兼课教师资源库,对校内兼课教师的姓名、出生日期、学历学位、专业方向、职称职务、任教课程、学习培训情况、学生评教等相关信息实行动态管理。最后,要设立专门的校内兼课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构,安排专职人员对校内兼课教师的资料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及时更新,并把这些信息及时传递给兼课教师本人和兼课所属教学部门,以便对兼课教师及时管理。
3.2.2 规范校内兼课教师的考核管理
邓小平曾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4]。”高职院校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对校内兼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严格的量化考核管理,规定他们每学期参加教研活动的次数、完成学习培训的课时、参加教学竞赛的次数、撰写教学论文的篇数、学生评教的最低分数等,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兼课教师要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以激励他们的教学热情,调动他们参与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能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考核没通过的兼课教师可以采取警告甚至取消其兼课资格。同时,校内兼课老师的教学业务考核
结果也是其评聘职称、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这样奖惩结合的考核激励机制,才能逐步提升校内兼课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有利于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深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师资队伍,才能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5]。
[1]李巧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32—33.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6.
[3]陈学凤,王国燕.以课程资源开发为载体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4(7):96—98.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5]丁金昌.高职院校“三能”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7):90—92.
(责任编辑:窦静)
The part-time teachersmainly play four roles,namely the handler,the server,the researcher and the pedagogue,which is decided by the nature,task and feature of their work.On one hand,themultiple roles of internal part-time teachers are helpful for interactive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on the other hand,it producesmany questions such as the lacking of teaching time,defective quality of teaching content,lack of new teachingmethods.Therefore,the internal part-time teachers group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mpusmust take the four roles into account,establishing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pointed and operational system of"inside encouragement and outside control".
multiple roles;the part-time teachers group;team construction
G715
A
1672—9536(2015)01—0044—04
2015—05—26
常州科教城课题“政校企行四方联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k2012320)的阶段性成果
陈学凤(1975—),女,江苏建湖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