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2015-12-17 08:53:38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石河子市石河子生态

徐 丽

(1.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2.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新疆石河子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徐 丽1,2

(1.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2.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以西北边疆特殊干旱地区的石河子市为例,从生态城市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石河子市生态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石河子市生态城市的路径选择。

石河子市; 生态城市建设; 实现路径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共十八大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这是继十七大以来继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不仅顺应了文明转型的要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对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的巨大贡献。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内外学者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随着中央新疆会议的召开,新疆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及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此形势下,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已迫在眉睫。于此,笔者以西北边陲城市石河子市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对象,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核心理念,以期促进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生态城市建设内涵

1.1 生态城市的内涵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首次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大利亚城市生态协会 (UEA)、苏联城市生态学家雅尼茨吉、美国生态学家瑞吉斯特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内涵,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城市建设原则与建设内容。

1992 年美国的伯克利海滨城通过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和调整城乡空间结构,成为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典范;哈里法克斯生态城是加拿大的第一例生态城市规划项目,其理念和做法不仅涉及社区和建筑的物质循环规划,还涉及社会和经济结构。20 世纪 60 年代起,日本九州市为治理环境污染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基本克服了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城市建设效果显著;新加坡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将农田、森林及其他城市景观融为一体,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花园式生态城市。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起步,但发展较快。尤其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批生态城市建设试点单位,如贵阳、扬州、广州、长沙、杭州、绍兴等城市。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1.2 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准2003年我国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生态城市的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3类、28项。明确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坚持整体性,其中包括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合理、环境质量高、绿色消费模式、社会环境稳定、居民生态环境意识强等8项主要标准[2]。

可见,生态城市不同于传统城市:生态城市建设中要遵循合理布局的标准,不仅建筑物有良好的空间环境,而且优美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生态城市产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产业结构合理;生态城市能充分利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是一种绿色消费模式;生态城市是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手段与决策系统等,能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2 石河子市城市建设基本概况

2.1 石河子市基本情况石河子市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的南缘,玛纳斯河畔,平均海拔450.8 m,是自治区的直辖市,所在辖区为石河子垦区,是集石河子垦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中心区域,行政区划面积460 km2,城市规划面积135 km2,建成区面积30 km2,市区常住人口32万。

1992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4月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2006年4月成立北工业园区,2010年开发区成立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目前,石河子开发区管辖面积62.7 km2。“十二五”期间,根据中央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政策和石河子市发展总体规划,2014年12月,南开发区又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规划面积达到100.56 km2。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石河子开发区已初步形成绿色食品、化工、棉纺织、现代农业装备和新型能源等五大支柱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加工制造基地,是中外知名企业在新疆投资最集中、环境最佳和回报率最高的区域。

2.2 石河子生态城市建设现状石河子是由军人建造的城市,从50多年前的戈壁荒漠变成现在的绿洲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绿洲外围生态治理步伐加快,垦区内部生态趋于稳定,局部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世界奇迹,被誉为“戈壁明珠”。

石河子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精心打造人类宜居城市。目前,石河子绿地率达42%,城市绿化覆盖率39.7%,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1 m2,道路绿化率达到100%,道路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形成了 “绿成带、树成片、林成景”的城市绿化体系[3]。石河子市先后荣获 “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人居环境改善良好城市”等称号。石河子市形成了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绿化格局,实现了城区、郊区、乡镇绿化建设“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局面。

石河子市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坚持通过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促进经济发展,从2005年起,新疆天业集团成为全国第一批、新疆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新疆宏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西部牧业和石河子北工业园区先后成为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07 年11 月,国家正式批准石河子市为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团范围内第一家“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石河子市探索出一条发展循环农业,推动企业循环、产业循环、园区循环向区域循环发展的新路子,现工业上已形成以天业集团处理“渣”、西部牧业及宏新生物处理“粪”、天富电力清理“灰”的循环经济格局[4-5]。

3 石河子市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脆弱,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石河子市处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气候极端干燥,属于典型的荒漠绿洲经济区,其生态环境脆弱、依赖性极强,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石河子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垦区水土、水盐不平衡,耕地荒漠化、沙化、次生盐渍化严重,制约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6]。

3.2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例失调有学者惊呼“沉重的人口压力,是高悬在中国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7]。人口激增对城市发展来说,就业、教育、住房、交通、医疗保健等方面需要不断投入、改善, 压力较大。目前石河子市区的常住人口约32万,人口的激增,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这将挤占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投资,虽然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的步伐,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又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石河子市10年前的生活环境和现在成鲜明的对比,交通拥挤、建筑稠密、缺乏空地、城市医疗、卫生、供水、排水、热能等许多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市民要求,尤其是北工业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成正比,南开区的建设是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挑战,是当前石河子必须面对的现实。

3.3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缺乏联盟战略目前,石河子市的循环经济发展仅限于企业层面,如天业集团、天富集团、天宏纸业都各自是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缺乏战略联盟高度的园区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发展。目前只是低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还没有达到通过企业群、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生态工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实现共同联合发展。

3.4 人才短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石河子开发区已成为新疆重要的棉纺织、绿色食品、现代农业装备和化工产业基地,产业聚集效应凸现,生态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进步支撑,技术进步则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产业的发展更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受地理位置的约束,石河子市经济社会欠发达,生活、工作条件相比内地十分艰苦,难以吸引、留住人才。因此,人力资源的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5 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因上述原因的存在,石河子的科技基础条件和科技研发能力与内地相比差距较大。科技投入渠道单一、金额有限,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社会投资、金融投资和风险投资等科技融资机制尚未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推广应用率就更低,与生态城市的发展不协调。

4 石河子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

生态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核心理念,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是石河子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尽管石河子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已起步,但从总体来讲,要全面推动城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使其融入国民经济发展之中,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

4.1 加强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主导功能生态城市的建设,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在城市功能区划整体布局、城市生态环境设计、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投入上制定有效政策,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加,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浓厚的社会氛围,从而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4.2 运用生态规划方法,科学制定城市规划生态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石河子市城市建设通过对城市及相邻地区自然、资源、经济、经济、环境综合调查,全面分析环境、资源的经济潜力与制约因素,评估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制定相应的城市规划体系,规划要尽可能做到详细、全面、科学和系统,要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作为强制性的文件约束人们的行为,定期进行专家论证,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建立公众参与的听证制度,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规划。

4.3 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生态城市建设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让物质、能量、资源高效利用,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蓝天、碧水、绿色、洁净、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融和协调的人居环境。这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要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与执法、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权威性,清除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人为障碍。

4.4 因地制宜,加快石河子周边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由于石河子市沙漠边缘,气候极端干燥,属于典型的荒漠绿洲经济区,是干旱缺水地区,其生态环境脆弱、依赖性极强,因此,石河子要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加快城市周边区域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构建林草、林农、林牧结合的绿洲生态保护带。同时,应该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地区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4.5 加强生态产业建设、整合、延伸生态产业链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应将全市的产业发展纳入到生态保护中去,走一条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打造石河子北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西工业园区3个循环经济型工业示范园区,形成氯碱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热电联产、纺织、食品、造纸、塑料制品、建材等9大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得产业园区企业的固、液、气废弃物合理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绿色环保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运用,力求使各产业链之间紧密关联,提高资源、能源高效利用,最终形成企业间代谢和共生关系的社会层面或区域层面,高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4.6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生活石河子应尽快加强城镇基础设施,蘑菇胡、大泉沟等水环境污染严重,尽快治理水环境污染,依托石河子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加快工业废水污染源的治理经处理后用于生态用水。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建设城市垃圾处理厂、有机复合肥厂,推行绿色物流。还应实施回收物流,加大对废物的管理和治理,考虑建设生物再用加工厂,利用宾馆、饭店产生的餐饮废油、地沟油,粮油加工厂产生的油皂脚等原料生产生物柴油。

4.7 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和考核体系是保障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多个因素。因此,为了顺利完成建设目标,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考核体系,明确责任、落实目标、分工协作,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逐步形成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格局,这样才能保障石河子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报告[R].2012.

[2]《关于印复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试行)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91[Z].2003.

[3] 胡继光,罗刚.关于表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的决定[R].2011.

[4] 高永明. 石河子开发区让循环经济循环起来[R].2012.

[5] 陈阳.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新疆石河子市循环经济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08(8):38-39.

[6] 王朋岗,王雪玲.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石河子生态城市建设[J].新疆农垦经济,2009(8):56-59.

[7] 张国,林善浪.中国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94-96.

[8] 刘妙桃.生态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7)

[9] 王玉庆.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几个突出问题[J].求实,2011(4):55-57.

[10] 韩乃辉,严汉平.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和实现路径[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2(1):87-90.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in Shihezi City, Xinjiang

XU Li

(1.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 She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2.Xinjiang Shihez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With special arid region Shihezi City as an example, starting from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ty,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xisting problems of Shihezi City were analyzed, the realization path was proposed.

Shihezi City;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Realization path

徐丽(1975- ),女,河南项城人,副教授,在读博士,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2015-02-09

S-9

A

0517-6611(2015)09-348-03

猜你喜欢
石河子市石河子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石河子科技》编辑部
石河子科技(2021年3期)2021-05-31 07:53:48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新疆石河子集中供热领域建设隔压换热站的探讨
石河子市区花卉苗木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3:08
第八师石河子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石河子市地下水质量及污染评价
石河子垦区加工番茄精细气候区划分析
生态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