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中药材市场冷背药材经营现状调查

2015-12-17 08:53:38杨青山范吉林周建理刘鹤龄孟祥松王满红吴宝沁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亳州中药材药材

杨青山, 范吉林, 周建理*, 刘鹤龄, 孟祥松, 闫 攀, 王满红, 吴宝沁

(1.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 230031;2.亳州市药检所,安徽亳州 236800)



亳州中药材市场冷背药材经营现状调查

杨青山1, 范吉林1, 周建理1*, 刘鹤龄1, 孟祥松2, 闫 攀1, 王满红1, 吴宝沁1

(1.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 230031;2.亳州市药检所,安徽亳州 236800)

通过对亳州中药材市场销售的冷背药材种类和经营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初步弄清了亳州中药材市场冷背药材的种类、经营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冷背药材经营中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以便为冷背药材销售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亳州;中药材市场;冷背药材;经营现状;调查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几千年来特有的药物,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而冷背药材在传统中药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数量,在中医药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冷背药顾名思义就是那些临床多不常用或用量小的药材品种,是为了区分常用的大宗药材品种,属于习惯上的称谓。目前,我国已知的植物、动物、藻菌和矿石类药材已达万余个品种,其中只有近千个品种是常用中药材,而剩余的绝大部分品种因不常用或用量较小,都被习惯称之为冷背药材、冷僻药材或小三类药材[1-3],有时也称之为冷背奇品种。而目前中医药界对这类药材的基源、商品规格和使用情况等诸多环节还没有详细的研究,也未从政策与技术层面全方位分析冷背药材经营存在的问题。因此,对该类药材的经营情况开展相应的调查对中药材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将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在对亳州药材市场进行多次调查走访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志》中药材的分类情况,分析了亳州中药材市场冷背药材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提出了促进、规范冷背药材市场发展的建议。

1 冷背药材的定义及《中药志》上有关药材的分类

什么是冷背药材?笔者还未见有对此的明确定义。目前对冷背药材研究报道的文献也较少,能检索到的文献不足10篇,可见一直以来中药界对冷背药材开展相关研究之少。中药材自古以来就有常用和不常用或冷、背、奇之说。笔者认为,冷背药材可指古今经典医方和常用单验方中少有应用、市场少有商家经营、直接供中药临床调剂应用量也相对较少的一类药材。通过对这类药材的研究认为可将其分为药典收载的冷背品种和药典未收载的冷背品种2种类型,其中药典收载的冷背品种有小叶莲、小驳骨、云芝、木棉花、瓦松、石吊兰、白屈菜、亚乎奴、西河柳、当药、华山参、灯盏细辛、两头尖、沙棘、金龙胆草、洪连、珠子参、鸭跖草、臭灵丹草、高山辣根菜、通关藤、黄藤、菊苣、野马追、野木瓜、黑草种子、蓍草、满山红、滇鸡血藤、榧子、榼藤子、蜘蛛香、辣椒、蕤仁、暴马丁香、颠茄草、藏菖蒲、翼首草、翻白草、一点红、丁茄根、丁香叶、八角枫、九节菖蒲、九龙穿、了哥王、三颗针皮、大风子仁、大半边莲、大红袍、大罗伞、山沉香、山香、山桔叶、山绿茶、广西海风藤、小百部、马兰草、马尾连、天名精、无患子果、木藤蓼、五味藤、五指毛桃、牛白藤、牛至、牛尾菜、毛巴豆根、毛巴豆茎、毛巴豆叶、毛冬青、凤尾草、凤凰衣、乌鸡、方海、水半夏、甘青青兰、节裂角茴香、石上柏、石灰华、石榴子、石燕、龙血竭、龙葵、北败酱、北寒水石、冬瓜子、冬虫夏草菌粉、白背叶根、白葡萄干、玄精石、头花蓼、圣地红景天、地胆草、地桃花、地菍、过岗龙、丢了棒、竹心、竹叶柴胡、多叶棘豆、羊开口、羊耳菊、羊耳菊根、买麻藤、红曲、红杜仲、红茴香根、块根糙苏、苎麻根、豆豉姜、豕甲、扶芳藤、岗梅、返魂草、鸡骨香、鸡蛋壳、阳起石、直立紫堇、苦冬瓜、苦菜、板栗壳、枫香树叶、枫荷桂、茅莓根、茅膏菜、茄根、昆明山海棠、刺玫果、刺猬皮、金牛草、金沙藤,金莲花、金樱根、夜明砂、单面针、波棱瓜子、迭达、细叶白前子、细梗胡枝子、珍珠透骨草、草乌芽、茶叶、胡蜂、柘木、柿叶、南山楂、南天仙子、南寒水石、香排草、香樟、鬼画符、鬼箭羽、穿破石、穿壁风、洋葱、祖师麻、蚕沙、桃仁霜、桃金娘根、铁丝威灵仙、铁屑、透骨草、透骨香、宽筋藤、酒曲、熟酒曲、海金沙藤、海桐皮、浮海石、接骨木、菱角、黄毛耳草、黄瓜子、黄连须、黄药子、雪上一枝蒿、硇砂、野姜、蛇莓、蛇胆汁、甜叶菊、甜地丁、铜石龙子、铜绿、假蒟、麻花秦艽花、鹿茸草、琥珀、硝石、葎草、酢浆草、紫檀香、黑木耳、黑老虎根、黑草乌、黑草乌叶、黑香种草子、蛴螬、鹅胆粉、傣百部、猴头菌、寒水石、普洱茶、滇柴胡、滇紫草、槐枝、硼砂、碎骨木、蜣螂、鼠妇虫、粳米、煅白石脂、榜嘎、蔓荆叶、蔓荆子根、碱花、雌黄、鲜风仙透骨草、鲜松叶、横经席、槲叶、樟树根、墨旱莲草汁、箭根薯、螃蟹甲、藏木香、藤合欢、藤苦参、鹰不扑、蟾皮等[4-5]。由于药典未收载的冷背品种较多,这里不作详细介绍,将另外介绍。

在进行冷背药材调查的同时笔者首先整理了《中药志》[6-9]收载中药材的分类情况,该书将所收载的药材分为常用中药、常用草药、常用中草药、较常用中药、少常用中药、非常用中药、次常用中药、一般中药、民间草药、地区习惯用药和天然保健品共11类523种。书中每一种药材后面均有按上述分类,其中常用中药210种、常用草药12种、常用中草药1种、较常用中药106种、少常用中药148种、非常用中药1种、次常用中药3种、一般中药1种、民间草药5种、地区习惯用药34种和天然保健品2种。由上述分类结合冷背药材的定义[2]可以看出《中药志》收载的523种药材中冷背品种约有194种,约占收载品种的37.1%,可见冷背药材在中药中所占的比重之大,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将对中医药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亳州冷背药材销售商家及销售种类

通过实地调查,目前亳州中药材市场经营冷背药材的商户主要有10家左右,其中三义堂、真源堂、华荣堂和回春堂4家商户经营规模相对较大,经营品种也相对较多,为4家商铺,其余则为分散经营的小商户,另有不少中药材经营商铺经营品种中也带有或多或少的几种冷背药材。整个市场经营的冷背药材品种在1 600个左右,但常见且销售流通较多的品种在几百个,从目前来看准确的销售数据还很难统计到,还有待今后进一步调查。

2.1 三义堂该商户是亳州中药材市场最大的冷背药材营销商,经营冷背药材一千余种,其中常销量大的冷背药材约有两三百种,主要有白扁豆花、土三七、蜣螂虫、猫人参、葛花、岗梅根、鼠妇虫、地下明珠、白蝉花、素馨花、三叶青、刺猬皮、凌霄花、芙蓉花、雄蚕蛾、手掌参、白玉簪花、滴水珠、苦丁香、雪莲花、鹿茸草、鬼箭羽、松花粉、山海罗、兔儿风、石柏、木鳖子、牛蒡根、羌活鱼、夜关门、山慈菇、一枝黄花、猴头菌、茅针花、竹黄、一口钟、降香丝、五加皮、功劳木、橘核、红旱莲、金蝉皮、草石蚕、苏合香、瓜子金、安息香、玳玳花、珠节参、茅膏菜、马兰草、营实、广枣和沙棘子等。

2.2 真源堂该商户目前的店铺规模相对小于三义堂的规模,经营冷背药材品种也有千余种,主售品种有八角莲、天竺黄、儿茶、了哥王、九节风、九层塔、九香虫、十大功劳、丁公藤、丁香油、八角金盘、九头狮子草、千年健、刀螂子、山豆根、山花椒、山慈菇、山乌龟、山茶根、山常山、千年见、千层塔、广豆根、卫矛、小刀豆、大驳骨、芙蓉花、两头尖、刺五加、广升麻、白毛夏枯草、鸦胆子、兰香草、白屈菜和过山龙等。

2.3 华荣堂该商户销售有冷背药材近千种,主要销售有沙棘果、密蒙花、南烛叶、西河柳、西青果、南天竹子、羊蹄根、回心草、无根藤、马蛇子、玉蝴蝶、水翁花、瓦楞子、牛蒡根、冬葵果、云雾草、天仙藤、人中白、紫草茸、华山参、海藻、两头尖、明列子、冬葵子、索库葡萄、五眼枣、马勃和玳玳茶等,其中常售冷背药材有人中白、紫硇砂、头顶一棵草、茶树根、老龙皮和红毛七等近百个品种。

2.4 回春堂店内主要销售名贵中药材,其中有冷背药材近百种,有猴枣、马宝、狗宝、龙涎香、蟾酥、鹿筋、蛇胆、阿魏、人指甲、天龙、红蚂蚁、鱼鳔、干漆、黄蜡、安息香、苏合香、雄蚕蛾、枫香脂、黑云香、橄榄果、鱼脑石和紫硇砂等,常售的有猴枣、马宝、狗宝、干漆、龙涎香、西红花、黑芸香和白胶香等10余种。

2.5 其余商家除上述4家销售规模较大的冷背药材商户外,另有多家商户顺带经营几十种到几种冷背药材不等的商户,此外,老交易大厅周边一些固定商铺中也有许多商家零星经营一些冷背药材品种,但这些商铺销售的冷背药材数量往往较少,其主要还是以经营大宗常用中药材为主。

3 冷背药材流通现状

通过走访调查得知,目前冷背药材主要有4个去向,分别为做原料药、零售、配料、出口。首先,做原料药是冷背药材的主要去向,其主要是卖给一些制药企业用来做投料或提化学成分的原料;其次,是批发或零售给一些中间渠道的药商或个人调配处方,这其中有一部分作为配料或提取有效成分作为化工医药生产的配料,还有的则用作调配香料;再次就是出口,但据商家介绍目前冷背药材出口的份额很少,只有少量作为提取物的原料出口,这主要是缘于大部分冷背药材临床应用相对少,人们对其有效成分研究认识也相对较少,因此,利用起来也存在诸多不便因素存在。总体来说,冷背药材的销售渠道相对较窄,这与其市场需求不比大宗药材品种需求那么广泛有关,也因此限定了其进货与出货均必须有渠道,通俗地说就是一般有固定的买家,这也导致了其货源资金占用时间会比大宗品种长,偶尔也会有订单采购的模式,所以经营冷背药材品种的商家数量要少很多,但也形成了冷背药材市场竞争小的现象,从而又导致了买家定价权高的特点。

此外,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中药材的快速开发利用,许多商家越来越关注、甚者介入冷背药材的经营;与此同时,介绍冷背药材信息的相关网站和期刊也逐渐出现,如中药材天地网、中国现代中药杂志等信息载体,都或多或少设有冷背药材介绍的栏目。同时也有许多商家开始通过互联网进行冷背药材的销售经营活动,但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对此还没有相关文件出台,至于今后网络销售冷背药材将何去何从还有待后期观察。

4 冷背药材经营存在的问题

冷背药材经营作为中药行业近几年快速兴盛起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现状不如大宗药材的销售那么稳定,冷背药材的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环节均不成熟。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冷背药材销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冷背药材品种繁杂,许多种类基源还不是很明确,甚者有的品种其功效、使用方法及用量等都无从查起,因此,存在着众多未解之谜;②国家尚未出台相关的冷背药材质量标准和冷背药材加工工艺规范,导致冷背药材饮片质量无从把关,饮片加工程序或生产工艺无法考究;③冷背药材销售量不稳定,由于冷背药材利用的目的不明确性,导致其销售量有限,有的甚至很难销售,所以出现了销售量不稳定的状况;④安全性无法保障,由于冷背药材用量较少,很大一部分冷背药材没有规范的加工炮制工艺,且部分药材含有毒性,所以冷背药市场迫切需要成熟的加工炮制工艺。综上可见,冷背药材在销售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这些问题的研究解决才能促进今后冷背药材经营的健康发展。

5 冷背药材规范化发展的对策

冷背药材产业在中药材产业中的比例将越来越大,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目前随着社会对中药材需求量的加大、野生中药材资源的缺乏以及栽培中药材还存在许多不足,冷背药材刚好赶上了作为天然药物原料提取使用的一个时期,因此,整个中医药行业对冷背药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冷背药材目前的市场经营品种既无法定质量标准可依,又无市场监管标准监管,更无专业人士的介入把关,这从一定程度上也给冷背药材的发展带来了制约,因此,如何引导和规范冷背药材经营市场、研究出台冷背药材基源、质量控制标准、加工炮制工艺标准和饮片生产工艺规范等是冷背药材向前发展当前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笔者分析总结了如下对策。

5.1 争取政府的支持冷背药材研究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单凭个人或个别企业无法完成冷背药材的相关研究工作,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把冷背药材的研究作为一个专题,组织成立冷背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机构,以指导制定冷背药材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引导冷背药材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5.2 加强理论和学术研究冷背药材的相关研究目前还是刚刚起步,与之相关的行业标准还是一片空白,如部分冷背药材名称不一、基源不确定、成分不明确等,大多数冷背药材饮片无对应的加工标准,因此,开展冷背药材的相关研究工作和制定冷背药材经营的相关规章制度均势在必行。

5.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目前研究冷背药材的机构及人员较少,对冷背药材进行鉴别和质量检验的力量相对薄弱。加之冷背药材的基源鉴别、质量控制、加工炮制以及商品规格等均还属于空缺,使得目前冷背药材的监管处于无据可依、无人可管的局面,因此,培养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才迫在眉睫。

5.4 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具有这方面研究能力的中医药院校、研究机构和中医药监管部门应积极合作,搭建相关合作平台,共同研究、齐心开发、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冷背药材质量标准和临床应用研究,让冷背药材走出无标准可循和无法律监管的局面。

6 展望

通过对亳州中药材市场的调查,发现近年来冷背药材市场出现上升趋势,随着冷背药的开发利用和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更加重视,冷背药材的销售种类和总体销量逐年上升。同时随着人们用药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冷背药材逐步得到开发利用,从冷背而走向前台。

[1] 蒋玉瑛. 小三类药材“涨”声一片[J]. 农业知识, 2006(2):26.

[2] 丁乡. 冷背品种热销价升——东北药市小三类药材走势调查[J].中国现代中药, 2006,8(10):41-42.

[3] 丁立威. 东北药市小三类药材销势看好[J]. 中国现代中药, 2008, 10(3):46,49.

[4]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5]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Ⅲ[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6]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 中药志·第一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7]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 中药志·第二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 中药志·第三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9]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 中药志·第四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The Investigation of Operating Status on Little-u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n Bozhou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Market

YANG Qing-shan, FAN Ji-lin, ZHOU Jian-li*et al

(Department of Pharmacy,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Anhui 230031)

Little-u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n Bozhou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market and operation statu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s we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little-u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market.

Bozhou;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market; Little-u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Operating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 (财社[2011]76号);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大学生“药苑之星”项目“亳州中药材市场冷背药材种类调查及冷背药材学习网站的创建”。

杨青山(1985- ),男,安徽临泉人,讲师,硕士,从事中药鉴定和品质评价研究。*通讯作者,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药鉴定和品质评价研究。

2015-02-05

S 567

A

0517-6611(2015)09-067-03

鸣 谢三义堂、真源堂、华荣堂和回春堂等企业在项目调查过程中的大力配合与支持。

猜你喜欢
亳州中药材药材
河南道地药材
河南农业(2023年2期)2023-03-03 04:45:56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亳州司尔特——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中药材促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11-27 13:44:48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 08:05:20
药材价格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08-24 07:35:18
居· 文化
中华民居(2017年6期)2018-01-09 09:17:21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
中成药(2016年8期)2016-05-17 06: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