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
压力传导包联指导 帮联引导巡回督导
主要领导示范压力传导。为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市委书记率先与各旗县区委书记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签订《呼和浩特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责任状》,并要求各旗县区委书记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逐级签订责任状。
领导干部重点包联指导。在对965个村和42个村改居全面调研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按照村“两委”班子不团结、经济长期不发展、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等不同类型,确定了72个重点难点村,采取“双包一联”方式推动,通过“一村一策”“一村一案”具体指导和推进换届选举工作。
驻村干部全面帮联引导。2014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就提前谋划,在自治区范围内率先推行“第一书记”脱产驻村帮扶工程。驻村“第一书记”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全程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及时了解村情、民情、选情,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
派出干部全程巡回督导。结合首府农村实际,采取旗县与城区交叉的办法,从市纪检检察、检察院、法院、公安等部门,抽调20名干部组成5个督导组,派向全市9个旗县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旗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乡镇也相应派出指导组和工作组,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
鄂尔多斯市
“三结合”打牢换届选举工作基础
及早调查摸底。按照“覆盖全、途径广、内容实”的要求,用4个月时间,采取“四措四访一台账”的方式,通过逐个走访、实地察看、访谈座谈、查核资料等形式,对全市739个嘎查村开展调查摸底,梳理突出问题,做到“一村一记录、一村一台账”。
集中开展任期审计。从纪委、农牧业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对嘎查村“两委”财务收支、“三资”管理、债权债务等情况开展审计,对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依规处理,确保换届选举开局氛围的风清气正。
集中开展基层党组织整顿。将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列入市、旗、乡、村四级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清单,进行集中整顿。市旗两级向333个相对后进村派出“第一书记”,夯实组织基础。对全市范围内存在班子不健全、“两委”不协调、经济长期不发展等八种情形的嘎查村,要求各旗区按照“一村一策”的预案,派驻工作组,进行专项整治,切实把问题消除在换届之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阿拉善盟
抗震救灾和换届选举两不误
一是确保工作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位。加大责任追究力度,通报了1个抗震救灾工作落实不力的苏木镇,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党政纪处分。加强工作调度,盟委划拨30万元党费用于地震灾区基层党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和慰问受灾党员群众。团委、妇联等单位组织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深入受灾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开展志愿服务,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二是确保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各级党组织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组织和动员力量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号召,带头冲在抗震救灾工作的最前沿。采取党员服务队、领导包片、干部包户等形式,把抗震救灾工作区域划分为若干党员责任区,明确责任单位及党员责任人,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三是确保抗震救灾和换届选举两不误。在仔细摸排的基础上,专题研究了灾情较为严重的嘎查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换届选举工作中将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符合条件的优秀人选依法依规选进“两委”班子。建立联动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一日一报”、专人值班等工作制度,及时帮助解决换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确保新老班子工作衔接有序、平稳过渡。
兴安盟
多措并举正风肃纪
抓好宣传引导,提高自觉性。牢牢把握嘎查村一线“主战场”,通过电视滚动字幕、电台广播、标语横幅、发放传单、谈话谈心等方式广泛宣传换届纪律和法律法规,组织参选人员集中签订《遵守换届纪律承诺书》,让选民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充分认识“拉票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严重危害,提高选民自觉性。
抓好警示教育,增强约束力。利用嘎查村阵地平台,组织嘎查村党员、村民代表学习换届纪律和法律法规,播放警示教育片;组织电影流动播放车,在各嘎查村巡回播放《焦点访谈:钞票岂能换选票》等警示教育节目,让选民在思想上形成对“拉票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抵制意识,增强法律法规约束力。
抓好案件督办,提升威慑力。盟旗两级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舆情监控组和案件查办组,组织、宣传、信访部门和公安机关建立了舆情监测、来信来访、电话举报“三位一体”的监控平台,全方位、无死角监测违法违纪线索。纪检监察、检察院、法院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重大问题专案查处、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制度,坚持动真碰硬、有报必查,形成从严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的高压态势。
锡林郭勒盟
把好“三关” 加大培养嘎查村后备干部力度
把好储备关,招才纳贤。将党员中心户的推选条件与嘎查村“两委”干部推选标准有机统一,注重从家庭牧场户、牧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双带双强型”带头人、创业经商返乡青年和复转军人中推荐选拔党员中心户,切实将符合“三有三带”标准的优秀人才推选为党员中心户。
把好培养关,锻炼才能。将党员中心户纳入嘎查“两委”后备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台账,严格落实“—带、双联、三到、四中心”工作职责,引导党员中心户尽快进入角色,熟悉牧区工作。同时,与牧区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结合,将党员中心户与嘎查村“两委”干部培训一同安排、一同部署,采取集中培训、外出考察等形式,让他们增长知识、开拓眼界。
把好任用关,配强队伍。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在鼓励党员中心户参加选举的同时,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切实将那些作用发挥明显、工作责任心强、有干事创业能力的党员中心户选入嘎查村“两委”,选优配强嘎查村“两委”干部队伍,进而培养成苏木镇后备干部,积极推荐优秀党员中心户成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形成良好导向。
巴彦淖尔市
“三条工作线”筑牢换届选举工作基础
抓紧工作“动态线”,实行每日报告。旗镇村三级层层推行换届工作日报告制度,统—设置进度表,将重点村数量、完成“两推”任务的嘎查村数量、完成党组织换届数量等情况列入统计汇总内容,自下而上每日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
抓紧工作“指导线”,坚持调研督查。市、旗两级换届办和督导组成员深入嘎查村,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调研走访等形式,现场答疑解惑、解决问题、指导督查。苏木乡镇派出工作队进驻嘎查村,广泛开展群众访谈、政策咨询、矛盾调处、业务指导工作。
抓紧工作“落实线”,实施干部包联。把解决换届选举重点和难点嘎查村作为关键工作,重点攻坚突破。针对排查出的35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和29个“问题”村,各旗县区逐一分析选情,制定工作预案,借助“五级示范引领”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包联责任制。
乌兰察布市
因村施策确保妇女进入嘎查村“两委”班子
注重谋划,明确任务。市县两级均成立了以妇联为成员单位的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其工作职责。市县乡三级在制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时,坚持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明确要求“积极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优秀妇女参选”,确保嘎查村“两委”班子成员中至少有1名妇女干部。
注重宣传,扩大影响。各地依托基层大讲堂、流动宣传车、乡村广播等方式,大力宣传妇女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妇女参选氛围。采取电话邀请和发放《致选民的一封信》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妇女返乡回村参加选举。
注重细节,加强引导。引导嘎查村民注重从群众基础好、政治文化素质高、具有开拓精神、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强的女能人、女大学生村官中提名,并在嘎查村委会委员候选人提名票中,明确标注“应选人中妇女委员至少一人,否则该提名票无效”等内容。按自治区“专职专选,定位产生”的要求,单设“妇女委员”一栏,确保有妇女当选。
通辽市
抓实三项工作有序推进换届选举工作
抓实“廉政教育”,营造良好换届氛围。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对党员干部进行换届纪律教育,提前打好“预防针”;组成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廉政宣传教育培训组,集中开展廉政宣传教育;通过开展选前谈话,提升班子成员法律法规意识,要求他们带头严肃换届纪律、匡正换届风气。
抓实“包联帮扶”,确保选举顺利开展。探索推行旗县市区处级领导包联重点难点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制度。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入户调查、上门走访等方式,做到对换届选举入选、换届重点难点问题心中有数。同时,按照“突出问题立即解决、重点问题及时解决、主要问题尽快解决”的要求,对摸排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实施分类指导,切实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换届选举之前。
抓实“全程监督”,确保换届有序推进。在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探索推行竞选人全程监督确认制度。竞选人通过签订《选民登记确认书》《竞选人资格确认书》《选举程序确认书》和《选举结果确认书》,对投票、计票过程的合法性及计票结果进行确认,确保选举过程的公正性、合法性。
呼伦贝尔市
科学谋划整体设计
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坚持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同步进行,市委、政府印发全市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制定下发妇代会、共青团、民兵连等配套组织方案,强化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性、针对性。各旗市区、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在市级示范引领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方案,做到时间到天、任务到人。
细化流程,规范操作。市本级编制换届选举工作流程图和时间表,从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后续工作等3个阶段,分14个步骤进行相应明确。同时,将换届选举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自治区领导讲话、《实施方案》等内容进行收集整理,编印了换届选举工作《学习培训材料汇编》,下发到所有嘎查村、社区和工作骨干人员。
健全机制,配套制度。制定全市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工作、信息报送等办公制度,宣传工作、协调运转、应急处置、监督检查等换届工作制度及“两委”换届选举正式候选人“两联审”制度,切实用制度规范换届选举工作。
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坚持“先试点,再推开”,把陈旗、阿荣旗、满洲里市分别作为全市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试点,把扎兰屯、陈旗作为嘎查村务监督委员会试点。注重在规范选举流程和选举办法、推荐提名候选人、选优配强“两委”班子等方面,为全市换届选举工作提供示范和借鉴。
包头市达茂旗
“三严一健全”严把换届选举流程
从严选人标准,选好配强干部队伍。坚持“三有三带”选人标准,不断拓宽选人渠道,总体上实现班子在性别比例、民族比例、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三高一低”。通过换届,共产生嘎查村(社区)“两委”委员417人。
从严程序操作,确保换届公平公正。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全旗换届方案的具体要求,细化程序环节,形成“一村一案”,严格执行全程签字确认和候选人竞职承诺制度,确保选举有序、程序合法、结果有效。
从严工作纪律,确保换届风清气正。严肃换届选举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建立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制度,设立举报热线,及时发现违法违纪问题。各苏木乡镇采取集体谈话、签订承诺书、下发换届纪律警示材料等方式,亮明工作底线,引导参选人员自觉遵守换届纪律。
健全配套保障,确保换届圆满收尾。重点针对村级财务账目、集体资产、工作档案等事项的工作交接进行监督检查,并由“新老”班子签字确认。全程督促指导监督委员会、团妇等村级配套组织组建工作,帮助完善相关运行机制,实现配套组织组建率100%。
乌海市海南区
驻村干部助力换届选举全过程
加强宣传引导。驻村干部指导联系村制订好换届宣传、选举等工作方案,通过制作宣传栏、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致村民一封信等方式,进村入户开展村“两委”班子换届宣传工作。
开展选情摸排。驻村干部深入到联系村走访调查,采取集中座谈、入户访问等形式,对村“两委”班子运行和党员干部队伍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确保换届前村级组织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同时,深入农户排查影响村“两委”换届选举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问题解决在换届选举之前。
把握关键环节。在选民登记中,驻村干部对选民榜、选举公告的张贴情况,逐村进行拍照,存档备查,并在选民认定环节通过电话联系方式,逐一确认是否参选;在举行选举投票时,驻村干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认真做好领票登记、代写选票等工作,保证投票速度和会场秩序;在计票工作中,驻村干部做到监督“五当场”,即当场开箱验票,当场公开唱票,当场公开计票,当场公布计票结果,当场密封选票。
赤峰市巴林左旗
“六步”工作法筑牢换届选举基础
一听。召开嘎查村干部述职大会,听取嘎查村级班子和“两委”干部3年来履职践诺、廉洁从政和廉洁自律方面情况,诚恳接受大家质询评议。二谈。开展“六必谈”活动,通过填写调查表,让群众对干部大胆画像,同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三评。述职和谈话时,对研判对象进行民主测评,对班子整体和班子成员个人进行双向测评,划分为四个等次。四访。结合述职和测评情况,对述职对象工作实绩、遵守纪律、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走访座谈、明察暗访。五看。深入实地,对嘎查村正在实施的项目、农牧业重点工作、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举措,对种养业结构调整、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党的建设等情况进行察看了解。六改。针对查找出的问题,采取“一村一策”办法,及时做好宣传推介、化解矛盾纠纷、集中整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