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线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可行性和要点
银慈/汉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是城市现存部分的格调提升,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发达城市、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
以三线城市的智慧化建设为例,其发展可行性科总结为四点——纯、净、空、气。
◆纯——三线城市信息化基础“单纯”
三线城市的信息化基础受经济、社会环境等客观条件制约,与发达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相较,略显薄弱,相对来说,在前二者智慧化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棘手问题,三线城市发展时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它的基础与需求更加单纯,也更容易操作。不同阶段的城市对比情况如图1所示。
◆净——三线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环境“洁净”
所谓建设环境的“洁净”指的是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清楚明了。最先要区分的就是提供和生产,提供不意味着生产,这二者的混淆,已然成为阻碍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启动难、建设周期长、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
政府应退出生产性领域,集中精力于自身的行政职能。过去的政府自行建立技术运营部门,运营困难重重,无法持续保障优质的技术服务,建议政府除自身职权外,将非核心领域外包出去,使智慧城市建设责权明晰。
◆空——智慧城市建设,民营资本进入有“空间”
政府信息化项目融资渠道多依靠财政拨款,这种政府包揽的投融资模式,让目前的智慧城市患上了“资金饥渴症”。三线城市体量本身不大,智慧化的城市建设所需资金量相对小很多,在加上政府建设欲望与资金紧缺的矛盾,给予了民间资本进入的空间。因此,在这类客观情况下,建议政府实施“国退民进”政策。
◆气——三线智慧城市建设要“接地气”
三线城市的智慧化建设,因城市自身基础条件差,资源缺乏,资金有待充足,人才储备跟不上,所以相关的规划建设必须 “接地气”,要依照具体实践结果,因地制宜。
图1 不同阶段的城市对比
1)新民市介绍
新民,县级市,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设11个镇、14个乡和5个街道;核心城区1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6万;典型的三线城市。
2)领导班子
新民市的智慧城市领导小组由市长邢鹏担任组长一职,常务副市长宋一甲任副组长。具体的项目办公室主任由新民市主管副市长李小萌担任,各涉及委办局的局长作为成员提供帮助。
3)目标
新民市本着“惠政、惠民、惠企”的建设理念,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一大平台、三大范畴、十项重点领域”等目标,力求做到起步稳固、合理定位,与城市生态发展同步,争取成为国家二星等级智慧城市试点,并为县级市城市树立榜样和典范。
4)建设模式
新民市的建设选择“资源集约、信息集中、业务集成、统一运维”的模式。
①资源集约。即各个部门、各市、县、镇共用硬件设备和网络,共享集中采购软件和通信服务、咨询服务、规划服务、评测服务,还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安全保障、培训服务、办公空间和经费投入等多领域的集约。
②信息集中。将政务信息动态及时汇集到市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上,集中管理和应用,实现信息动态采集、集中管理,确保政务信息资源能够很好的满足各个部门的工作需求,共享应用,也为政务信息资源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条件。
③业务集成。充分考虑当地的业务实践需求,应用软件由综合服务商统一提供,各部门及市、街道、乡镇统一定制。既避免造成技术混杂,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也避免将来出现软件整合带来的额外巨额费用。
④统一运维。系统后期运行维护,应交由“智慧新民”运营机构负责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保障和日常维护,并向整个政府用户群体提供技术支持、通信服务、咨询服务、规划服务、评测服务、培训服务等综合性服务。
新民智慧城市建设全过程如图2所示。
5)融资方案
政府与投资主体建立起“风险共担、全程合作、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总体建设计划投资5亿元,拟分三期投入,第一期投入2.26亿,占总投资45.22%;第二期投入0.97亿元,占总投资19.38%;第三期投入1.77亿,占总投资35.4%。
6)运维模式
智慧城市的后期运营服务关系整个智慧城市是否高收效。绝大多数政府部门都缺乏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依靠政府自建专业技术运营部门,无法持续保障优质的技术服务。
为解决此问题,建设开设由政府与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商成立的合资运维公司。政府工作人员只承担行政管理职能,进行信息加工分析,提出对政府信息服务需求和规划;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软件扩展等专业技术工作全部委托给综合服务商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
要开创“合作、共赢”的局面,保障智慧城市优质专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线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要点是“沉住气”,这是建设城市的重要基石。
1)面对误解——沉住气。建设起步最难,难以获得各个部门的一直认可,但只要建设稍具规模,立刻能让政务、企业、百姓感受到科技的便利,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建设步伐——沉住气。建设力求“稳中求进”,夯实基础最重要,避免图快图新,华而不实。
3)企业挣钱——沉住气。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民营资本获得了通过IT途径参与城市发展的机会,必须考虑智慧城市运营的可持续发展,改变过去建设项目挣快钱的老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