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之三
国际人才助力阿里巴巴上市
2014年,中国企业迎来赴美上市新高潮。近20家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迈出了国际化进程中“万里长征第一步”。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年度最吸引眼球的新闻。马云的成功在于相信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的力量。
“你会考虑收购雅虎吗?”
“哦,我还不知道他们是否出售呢。”
2014年9月19日,一位兴奋的美国女记者在人头攒动的纽交所大厅采访到了点燃当天这场“盛宴”的“中国电商大佬”——马云。意气风发的马云谈笑风生,流利的英语和轻松自信的谈吐投射出了一个真正国际化的IT领袖形象。伴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开疆拓土,马云的个人魅力和他背后“阿里帝国”的价值观似乎使美利坚民众看到了“美国梦”的镜像——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梦”。
阿里巴巴此次赴美以最高250.2亿美元的融资额成就史上最大规模IPO,9月19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日以93.89美元收盘,大涨38.07%。一夜之间,阿里巴巴超越了Facebook,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市值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奇迹”的光芒也映射出另两位国际巨头的身影。
2000年,日本软银公司创办人孙正义向名不见经传的阿里巴巴投资2000万美元。而如今这笔投资的价值已经变成了500多亿美元,软银目前控有阿里巴巴近35%股权,孙正义也因此成为了日本首富。2005年,美国雅虎获得阿里巴巴40%的股权。虽然阿里曾回购部分股权,雅虎仍是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东。此次上市雅虎根据协议将所持的22.4%股权减持,获利94亿美元,并依旧继续持有阿里巴巴约16.3%的股权。
阿里巴巴2014年9月19日在纽交所上市首日以93.89美元收盘,大涨38.07%
除了外国资本,阿里的成功在于相信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的力量。
在公司内部,耶鲁法学院毕业的首席财务官蔡崇信是管理团队中唯一一位在西方接受教育的成员。马云擅长构想,而蔡崇信则是那个熬夜到4点半的具体执行者。公司早期得到的外部融资大部分是蔡崇信牵头进行谈判的,这其中就包括来自软银的2000万美元投资。此外,他还监督指导了大量并购交易的开展。
在美国上市之前,阿里巴巴还进一步推动了管理层的国际化。美国前财长的幕僚长吉姆·威尔金森被招至麾下负责组建和领导国际企业事务部。该部门主要是和华尔街的承销商们以及监管层沟通联络法律和财务的信息。这位掌握大量人脉资源、纵横美国政商两界的公关老手为阿里在美上市铺平道路。
2013年,阿里巴巴挖来Facebook公司资深公关阿什利·赞迪。这位美女高管在企业传播方面十分专业和资深,尤其擅长科技、传媒和通信行业(TMT)的企业财务关系、投资者关系和危机公关。有了阿什利的加盟,阿里巴巴国际企业事务如虎添翼。
“如今你的钱那么多了,未来你会在海外大肆购买企业吗?”在纽交所NBC的临时直播台上,主播单刀直入刺探马云的国际战略“野心”。阿里巴巴进入美国资本市场后将会给美国带来怎样的风云变幻,显然是美国媒体共同关心的问题。同时,在中国企业海外扩展的历史中,相当多的企业由于缺乏清晰明确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和规划,国际投资经验匮乏,因此失败率高、收益低、跨国指数低,这也让美国人不得不观望、疑虑。
面对所有外国媒体对阿里未来国际版图的好奇,马云都以他的企业哲学回应:“我们来到美国融到的不是钱,而是千千万万人的信任。阿里巴巴的梦想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们是来帮助美国的中小企业做生意的。因此,一切帮助小企业成长的方式我们都会考虑。一个中国企业国际化绝不等于在国外有业务、有工厂,最重要的是要有国际化的战略。所谓国际化的思想,不是从那个地方挣多少钱,而是因为有你,那个地方发生什么变化。”
阿里上市8名特殊的敲钟人中有一位就是来自美国的农场主彼得·威尔伯格。2013年他的水果公司参加了天猫美国的预售活动,短短十余天时间网店累计卖出108吨车厘子,创下中美电商贸易史上最大单笔水果订单。马云这招好棋让“帮助美国小企业做生意”的口号在上市仪式上完美展现。
正如马云所说,阿里巴巴把自己定位成为一个国家企业,就像韩国的三星,德国的奔驰,要做“中国人打造的世界性公司”。“在美国上市后,我们面临的是国际化人才的挑战,这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我觉得不能把美国的钱都拿到中国去,可以把钱花在海外多一些。我们不能把全世界的钱搜集起来拿到自己家,而是要像美国一样,吸引你们家的人才,买你们家的公司。”(文/左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