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琪
“八匾名门”之后张伯诚
◆ 王 琪
当岁月之河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去时,粗心大意的历史不知湮没了多少高才雅量的风流人物。“八匾名门”之后张伯诚,就曾经被这样遗忘和错过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如此模糊,以至于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只粗略地注意到,他曾经是某一个时代闻名陇上的数学名师,人称“张数学”。
张伯诚名志正,字伯诚,后以字行世。号槐溪居士、乐善老人、朴斋主人、惊胆轩主人。甘肃省甘谷县人,生于清光绪21年(公元1895年),卒于1965年,世居县城水门巷。水门巷是甘谷一条有名的古巷,历代许多名人多居住于此,氤氲得这条古巷温文尔雅,温润沉静。一个春日的午后,我穿过繁华热闹的大十字,走进这条清幽的古巷,来寻觅张氏家族的老宅。清澈明亮的阳光,一如婴儿的眼眸,洒遍古巷的每一处角落。水泥罩面的古巷道,坚硬无比,尘封了无数春花秋月的故事。我轻盈的脚步,无法穿透厚重的水泥路面,去触摸古人遥远的背影。一只铁锁锁住了张氏家族今日的大门,然而,却无法锁住曾经的故事,过往的岁月。我徘徊在有“八匾名门”之称的张氏门前,任由思绪如蝴蝶般在春日的天空下自由飞翔。我仿佛看到了不同朝代的人们,在张家大院里仰望那八方大匾时赞叹的目光和仰慕的神态。一块块匾额,犹如一座座耸立的山峰,沉淀着张氏家族800多年来的荣耀历史和光彩口碑。
张氏祖先可追溯至北宋大儒张载。张载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关学创始人,殁后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其庙庭与周敦颐庙、邵雍庙、程颐庙、程颢庙合称“北宋五子”庙。其后诗礼传家,代有传人。明嘉靖进士张镗,清乾隆拔贡张浚,皆为张氏传人。张伯诚的父亲张和,因“德行著闻,为乡里所敬服”,被光绪皇帝钦封授予八品寿官,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由于张氏家族从儒重道,德行兼备,文风鼎盛,治家严谨,从而德贯陇右,闻名于世。所以,明清以来,社会贤达纷纷题匾留墨,极盛时八匾悬于庭院,墨香四溢古冀,所以人们称张家为“八匾名门”。在这些匾额中有明嘉靖中丞胡缵宗题赠的“金玉满堂”匾,有清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题写的“中华人瑞”匾,有在蒋介石故里作过县令的甘谷才子李则广题写的“渭水呈祥”匾,还有“盛德深仁”匾,“二铭家学”匾,“文风通行”匾等等。只可惜这些匾额大多在“文革”中被毁坏,令人浩叹。
春日的水门巷,安详宁静,沐浴在一片盛世的阳光下。我沿着古巷的方向,遥望端座在岁月深处如雕花般端方正直的张伯诚。春风沉醉,春和景明,我仿佛看到他微笑着朝我缓缓走来。他自幼聪颖过人,博闻强记,承袭家学,功底深厚,“学养似天河,丰神傲公侯”。儿时即熟读《四书》、《五经》、《纲鉴择语》以及大量古典诗文,及长后工诗文,善书画,长吹箫,儒雅风流。坊间盛传他从小用功上进,读书勤敏,常常通宵达旦,书窗灯火,一个月仅照明,就要用一缸清油。在那个时代,他和所有的古代文人一样,苦苦挣扎在科举仕途的独木桥上。然而,时代却改变了他的命运。1905年,随着清帝一纸 “废科举,兴学堂”的谕旨,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划上了句号。于是,他没有像他的父辈那样走上一条科举仕途的道路,而是进入了当时的伏羌县立高等小学堂,开始学习新学。1915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在“辛亥革命”影响下,毅然立志报考了中央参谋部甘肃陆军测量高等专门学校。这是一所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了数学、测绘、军事等新学,不但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更重要的是在他儒雅的文人气质中,注入了一种军人的大气与豪放、正直与担当。测校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推荐到甘肃陆军测量局供职,并被中央参谋部部长张怀芝任命为测量局审查一职。在测量局的几年里,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背着沉重的测量仪器,顶烈日,冒严寒,跋山涉水,行走在甘肃、宁夏大地。先后测绘了皋兰县县城图(五万分之一),榆中县县城图(五万分之一),洮沙县县城图(五万分之一)等地形图,并参与测绘兰山道全图,安肃道全图,宁夏道全图,甘凉道略图,泾原道略图等道地形图及甘肃舆图,以及兰山道所属祁家坡地形图、金家崖地形图、关山地形图、夏宫营地形图、把石沟地形图等许多战略要图。为甘肃测绘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甘肃测绘史上重要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
一位背着书包的小姑娘,像春风中盛开的花儿一样,摇曳着朝巷口跑去。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想到了历史上那些为发展桑梓教育开拓奠基的人,献计捐资的人。没有他们的默默奉献,就没有今天驰名陇上的甘谷教育,他们永远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人。这其中就有张伯诚。张伯诚一生热爱文化,热心教育,就像一只乐于奉献的春蚕,几乎把大半生的时间和心血都花费在了为家乡培养人才上。早在甘肃陆军测量局工作的时候,他就担任过甘肃一中、甘肃师范和甘肃陆地测量训练班的的数学教师和测绘专职教员。1925年,家乡名士宋子材心系教育,慷慨解囊,创办“伏羌县公立中学校”。学校初创,筚路蓝缕,师资奇缺。他闻讯后,立即辞去兰州一切职务,连夜赶赴甘谷,协助宋先生倡办中学。宋先生延请的教师都是当时全国有名的俊杰之士,如教国文的冯国瑞,教历史的李恭,他教数学。他的数学课,生动活泼,成绩斐然,曾一度享誉陇右,人称“张数学”。他个人生活十分简陋,却对学生非常大方。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他常常自掏腰包,自制诗谜,猜中一条谜语奖励十块大洋。流传甚广的一条诗谜是:不是圆来不是方,常怀二心定短长。有人识破它名义,得奖拾元姓名香(谜底为椭圆)。他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敬业爱岗,治学严谨,数十年为家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桃李遍天下。1935年,为发展乡村教育,他还捐资400大洋,和邑人王子丰等人筹资创办了东关保国民学校,并亲自设计施工方案,监督实施,还兼任马王庙学校的校董,为振兴家乡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为了表彰他在发展地方教育上的功绩,1946年甘肃省政府以(6068)号训令给予嘉奖,并被推为学界代表,县议会参议员,深受家乡百姓爱戴和学界推崇。
春日融融,古巷深深。站立在张氏门前,静静地感受从古老宅院里散发出来的历史气息和张伯诚的高华品德,不禁让人心生感慨,馨香盈怀。他一生不喜欢政治,从没有加入过任何党派。但却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民生情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决然把四个儿子全部送到抗日前线,保家卫国。三儿子荣基在战场上和日寇拼过刺刀,头部、胸部、腰部、手上多处受到重伤,九死一生,事迹十分感人。1947年9月12日午后,甘谷县西南山地区,雷雨交加,山洪暴发,沙沟决堤,瞬息之间,洪流越过西关,漫没山货市,所经店铺、民房均被淹没,县城危机,民众危机。他不顾个人安危,紧急奔赴现场,利用自己所学的测量知识,眼观目测,指挥民众奋力抢险,深受邑人称赞。他还曾与邑人贾仪卿、李国华等有识之士创办了甘谷石印局,托好友宋恪从天津购来织袜机,兴办实业,并兼任伏羌县商务会会长,协调处理商务事宜,为促进甘谷地方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1957年,甘谷县第一届政协会成立,他被邀为县政协驻会委员,后任政协常委,农业水利组组长。虽已年过花甲,体弱多病,但仍不遗余力,关注民生,热心公益。多次撰写提案,就扫盲问题,中、小学生升学与就业问题,禁止私盐开采问题,禁种罂粟问题,大像山旅游景点保护等问题提出独到而中肯的建议。长年累月,跋山涉水,走遍南北两山,踏尽东西两川,测绘了甘谷县行政图,甘谷县五万分之一地形图,甘谷县草山、牧场略图,清明、蒋安两乡水土保持图,南岭渠、清溪渠、沐浴渠等多项重大水利工程图,为甘谷的水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由他主持测绘南岭渠工程完成后,其模型先后在地区、省上和中央进行了展览,并引起联合国粮农计划署的关注,以至于成为后来该组织援建甘谷南岭渠工程项目的最原始资料。这一工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成功后,被联合国水利专家评为“不可思议的人间奇迹”。
经历了沧海桑田,感受了世态炎凉,晚年的他更是风清云淡,秋水长天,淡定从容,看破世事,自号”惊胆轩主人“。农忙时亲自担土背粪,到往返十五里开外的地方躬耕陇亩,自食其力。闲时信手写两篇书法,画一幅山水,描几丛兰花。他还十分喜欢吹萧,似乎那缓慢、低沉的萧音,最能表达他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忧患、对芸芸众生的悲悯以及报国无门的悲愤。他的书法走的是颜真卿的路子,冲和淡远,古意盎然。他随手画的兰花,飘逸潇洒,带给人一种安静苍远的心境,别人看后惊呼艺术,他却笑笑不以为意,随写随弃。因而,他那些充满书卷气的书画作品存世极少。
1965年秋,张伯诚先生在甘谷老家安详去逝,享年71岁。临终时叮嘱后代,他去逝后,丧事简办,不发讣告,不设灵堂,不吹响器,棺木用从旧房子上拆下来的檩子去做。家人遵其遗嘱,三天后悄然安葬于老家祖坟。
“染指无非晨洗砚,折腰乃是晚浇花。”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先生曾在兰州测量局时写过的这副对联,这是他一生光明磊落的人格写照。张伯诚先生是甘肃省测量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闻名陇上的“张数学”。然而,他一生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一心向善,爱国爱家,他就像一株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端方正直,高风亮节,如一曲悠远苍凉的萧音,隐忍低调,内敛沉静,他更像他家中曾经悬挂的那些牌匾,虽然落满时光的尘埃,却无法掩盖其历久弥新的深沉之美、古典之美和永远之美。
时已黄昏,该起身了。夕阳的余辉,为古巷镀上了一层金边,走出巷口的瞬间,我回望了一眼张氏老宅,它依然沉睡着,好似还沉浸在那场繁华的“八匾”大梦中,梦中,还有那些行走在春天大路上的张氏子孙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