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家书屋建设之喜忧——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
刘淑萍
摘要论文通过介绍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农家书屋的现状、建设取得的成效、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困难,提出利用民族倾斜政策,抓住上级部门扶持的机遇,以畲族特色为抓手,建好“特色窗”,多方联动,铸好资金“供应链”等对策,让农家书屋在景宁畲族自治县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和茁壮成长。
关键词景宁畲族自治县农家书屋成效问题困难对策
分类号G258.23
Introduction to Jingning She Nationality Autonomous County Farm House Construction
Liu Shuping
Abstract By introduc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Jingning She Autonomous County farm hous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make use of the national preferential policies,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supplied by the superior department, take the characteristic of She nationality as the hand, build characteristic windows well, use multi-party interaction, cast the money supply chain well and so on, so as to let the farm house root and grow sturdily in Jingning She Autonomous County land.
Keywords Jingning She Nationality Autonomous County. Rural library. Effectiveness. Problem. Difficulty. Countermeasure.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江省南端,毗邻浙闽两省三地八县市。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1950平方公里,总人口17.73万,其中畲族人口1.77万,农业人口15.59万,占总人口的88%,辖21个乡镇254个行政村。
2011年起,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下,景宁畲族自治县开始着手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农家书屋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6月底,景宁县建成农家书屋258个,覆盖全县的每个行政村。截至2014年7月份,全县农家书屋年平均接待读者10.5万人次,文献借阅11万册,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民众的好评如潮。然而,随着农家书屋建设的深入,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管理、经营、维护好农家书屋使其不断为畲乡农民服务,真正让书屋扎根农村、惠农乐农,是农家书屋发挥作用的关键。
2.1紧扣民情,高定位启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2007年起,农家书屋被列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五项重大工程之一。各级政府为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仅中央财政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拨付1000万元和6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农家书屋建设。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为农家书屋的启动和维持提供了重要的保障[1]。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12年起,景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农家书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新农村一项重点建设工程来抓,列入全县十件实事之一,与全县各项重大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同考核。通过召开全县农家书屋达标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农家书屋任务分解大会等,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细化目标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逐项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通过加强督促检查、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行动,积极参与农家书屋达标建设工作,形成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
2.2因地制宜,高要求形成农家书屋本土特色
2012年以来,景宁县按照省、市安排部署,把建设农家书屋作为促进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努力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搭建平台,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因地制宜建书屋。根据景宁县山地多、平地少,村落小而散、人口密度低(86.4人/平方公里)的现实特点,我们采取以点带面、流动服务的方式,因地制宜选点布局,摸准村情民意,方便群众借阅,把党群中心、文化大户、致富能手等都利用起来,作为农家书屋的优选地址。
二是有重点、分批次建设农家书屋。在做农家书屋建设规划中,我们开展大规则的摸底调查工作,根据景宁县各个行政村的人口、人文阅读环境、交通便利等因素将全县254个行政村分为三个批次。第一批是行政村常住人口数1000人以上的71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配送图书3000册,光盘100张、报刊50种;第二批是行政村常住人口数500人以上的83个村,每个书屋配送图书2000册,光盘100张、报刊30种;第三批是常住人口数500以下的100个村,每个村配置图书1500册,光盘100张、报刊20种。到2012年6月底,景宁县建成农家书屋258个,全面实现了254个行政村的全覆盖。
三是工作有创新、有亮点。在实现了全县254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后,创新服务模式,根据群众需求,在县城内设立了4个片区农家书屋,即沙湾、东坑、英川、渤海片区农家书屋流转中心——进城农民工农家书屋,为每个书屋送去图书5000册,方便当地群众和进城务工人员及子女就近借阅书籍。
2.3惠农惠民,高质量发挥农家书屋辐射效应
农家书屋工程是县级公共图书馆向农村辐射的延伸,解决了乡村民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的大问题[2],2012至2014年7月,全县农家书屋年平均接待到馆读者10.5万人次,文献借阅11万册,让广大农民均等化享受了公共文化服务,改善了畲乡农民的精神生活。
一是提升了文化素质。景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其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随着农家书屋的出现,农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科技、文化知识的填充,村里人赌博、喝酒、迷信、打架滋事等种种不良现象也逐渐减少[3]。
二是有力支撑技术帮农。我们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配送图书,让农民能够通过农家书屋的书刊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如经济作物的栽培、家畜家禽的养殖、农药化肥的科学使用等,为农民发家致富、提高家庭收入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三是推进了文化建设。农家书屋让农民能够在家门口便利阅读到书刊和音像电子读物,丰富了农民的业务生活,陶冶了农民的情操,使得农民素质和村风文明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为打造“中国畲乡·小县名城”提供了智力支持,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惠民工程”,更好地实现了“文化扬名、文化安民、文化富民”。
3.1文献资源与实际需求不够匹配
2012年起,我们根据行政村的人口、阅读环境、书屋的硬件等为全县258个农家书屋配置了1500~3000册不等的图书、电子音像制品100(张)、报刊30~50种,仅有的这点资源根本满足不了农民的需要。另外,由于对我们对农民阅读没有深入了解,购置的图书他们有些不喜欢看或者用不上,出现“藏而无用”和“有书无人读”的现象,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很多书屋的新书少、好书少、适合农民阅读的书更少,这样的藏书结构很难引起广大农民的阅读兴趣和满足农民阅读需求。长此下去,必然会导致农村读者群的严重萎缩,农家书屋将成为“花架子”工程[4]。3.2建设初衷与现实运作不够相符
农家书屋的建设初衷是将其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为广大农民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文化消费需要。但就景宁县农家书屋的实际运作来看,在使用服务上还是有待提高,未能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一是利用率低下。由于景宁工业发展进程较慢,经济不发达,景宁县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进城务工,只剩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留守在家。由于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妇女家务繁重、儿童课业负担较重,加上受生活习惯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他们参与农家书屋的热情度不高,致使书屋虽然建起来了,很多图书在架上无人问津。情况好些的,平均每天三五人,差的平均三五天一个人,甚至还会出现“有屋无人”的现象,利用率低下。
二是农家书屋管理困难重重。农家书屋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管理员素质参差不齐,日常管理缺失,开放时间不合理、书屋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有制度而没有执行等原因,以致书屋成为一种摆设。
三是农民的阅读意识不高。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民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他们从事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依靠经验,遇到问题大多是向村里的能人请教,通过主动学习来提高生产技能的农民少之又少,致使很多科技图书无人问津。
四是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大多数农民忙于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根本无暇顾及文化方面的需求。这就造成农家书屋图书阅读率不高,大多数农家书屋形同摆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3职能发挥与激励机制不够融合
景宁县虽然在全县254个行政村建立了农家书屋,实现了农家书屋的全覆盖,但由于大部分的书屋没有专职的管理员,管理员多为义务性服务,存在着管理员不固定、素质不高,管理经验缺乏、管理混乱松散等问题,加上没有相应的薪金报酬激励,管理员的服务积极性也不高,这些都直接制约了农家书屋的职能发挥,甚至出现图书逐步毁损流失、书屋名实不符的惨状,致使部分农家书屋成为可有可无的一种空架子。
3.4经费投入与长远发展不够相称
农家书屋虽然由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一次性”建立起来,但农家书屋的后续发展经费无法得到保障,影响了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出现开办容易维持难的现象。
一是藏书没有后续补充。“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公益性的文化工程”,建设时主要由政府投资,建成后由农民自我管理,没有资金再投入,仅靠社会捐助是难以维持下去的。及时补充农家书屋的藏书是使其充满活力的关键因素。农家书屋几乎不具备自身造血功能,没有后续经费补充藏书。很多农民群众因为缺少新书而失去到农家书屋阅读的兴趣。
二是农家书屋管理员激励问题。书屋业主除了无偿提供房屋之外,还要承担农家书屋开放所产生的各类水费、电费等,更重要的还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进行图书管理,致使管理员不能外出务工挣钱,甚至还要耽误自家的农活,这就使得书屋业主顾虑重重,影响书屋正常运行。
三是提升管理员水平需要经费。由于现有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大多从未接触过图书的管理工作,缺乏对图书进行登记造册、归类整理、保养、借阅等方面的管理经验,极易导致图书损耗、丢失,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让书屋管理员更能达到管理要求,我们必须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4.1巧打政策牌,编好“扶持网”
首先,农家书屋建设应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重视。农家书屋应该通过广泛宣传农家书屋的作用和意义,争取党委、政府在政策上予以更多支持。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我们更应该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争取更多政策倾斜和优惠扶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改变农家书屋由文化部门一家“单打独斗”的现状,转而变成多部门“群策群力”的协作模式,促进各部门协同作战,互动多赢。
其次要多方联动,通力合作。文化部门要主动与其他兄弟单位沟通交流,借助多方媒介向社会广泛宣传,在进一步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环境的基础上,使农家书屋能够赢得各方理解支持,更好地走向社会化。同时,政府部门要主动搭建各类“请进来、走出去”的取经交流平台,发现和推介属地内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典型,在内部管理、使用服务、实际运作等方面,为农家书屋释疑解难、破难解困、保驾护航。
4.2巧打地域牌,建好“特色窗”
根据当地特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农家书屋,是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农家书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畲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藏深厚,它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散落于民间的文化珍珠,但在社会发展进程的冲击下,畲族文化有的正逐渐消亡,有的濒临消失。如何利用农家书屋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弘扬畲族文化,是我们的一项特色服务,也是我们作为畲乡文化人的一项工作使命。一是可以利用农家书屋开展“畲语培训班”“畲族文化大讲坛”“畲族服饰展览”“畲歌、畲舞表演”等活动来激发他们了解农家书屋、走进农家书屋、利用农家书屋,增强农家书屋吸引力。二是深入农村开展实地调查,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配置一些科学种植、养殖以及特色产业、医学保健等方面内容的图书,提高农家书屋图书的利用率。三是根据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民族特色,配置一些传播和保护传统畲族文化畲民生活需要等相关的出版物、光盘等。如反映畲族特色的大型文艺演出《畲家谣》《千年山哈》《三月三》的音像制品等,激发农民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科技知识的“加油站”、文化知识的“辅导站”、精神生活的“新乐园”[5]。
4.3巧打制度牌,画好“规范图”
农家书屋管理是否规范化、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关系到农家书屋的生存和发展。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应该建立资金管理、图书采购、设备管理、借还登记、保管维护、破损处理等方面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并要要认真修订完善管理员工作职责、工作规范或工作流程,使农家书屋的管理有章可循。二是要健立技能提升制度。队伍建设是基础,是动力源泉。据调查,景宁县的农家书屋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由村干部或热心的老人兼任,由于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管理人员没有经过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培训,缺乏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懂得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和图书管理的基本规范,导致书屋管理混乱,服务形式单一[6],因此提升农家书屋管理员素质是农家书屋建设的关键任务。县图书馆可以通过下乡实地辅导或者组织各农家书屋管理员开展本土培训等举措,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三是要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将农家书屋工作纳入到政府目标考核中,并由文化部门牵头,加强对农家书屋的年度考核评比,进一步细化各项指标,突出工作实绩,对优秀单位在上级奖励性书物配送和有关资金扶持比重上优先考虑,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年度优秀农家书屋”“星级农家书屋”“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等评比表彰活动来更好地激发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4巧打资金牌,铸好“供应链”
近几年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表明,影响农家书屋生存和发展最核心的因素是资金短缺。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新闻出版部门孤掌难鸣。经费投入后续乏力,是景宁及至全国大多数农家书屋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要做到:一是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后续经费投入机制,借助景宁畲族自治县优惠政策和上级各部门的特别关爱,争取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支持,为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农家书屋的日常维护经费提供资金保障;二是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发挥社会力量,拓展农家书屋资金来源渠道;三是与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共图书馆实行图书资源共享,将县图书馆的图书在全县的农家书屋进行流通,从而节省一部分的图书购置经费。
4.5巧打人才牌,提升服务质量
首先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督促各基层点和行政村严格挑选或选派相对稳定、责任心强、综合素质较好的村干部、党员干部或青年群众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其次加大管理员队伍建设力度,提升管理员的服务水平。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员集中培训、下基层现场辅导等方式来提升管理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促进农家书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为更好地发挥农家书屋的基层文化服务功能打下坚实基础。
4.6巧打“载体牌”,提高“知名度”
我们可以巧设载体,通过开展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提升农家书屋的知名度。比如:在春节的时候搞些灯谜活动,在端午节时开展包粽子比赛,邀请农业专家开展科学种植、养殖讲座,开办“畲语培训班”“畲族文化大讲坛”“畲族服饰展览”“畲歌、畲舞表演”等活动来激发他们了解农家书屋、走进农家书屋、利用农家书屋,增强农家书屋吸引力,让农民能真正地享受到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
新农村建设,文化先行。农家书屋建设也是我们践行“文化先行”理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只有不断提升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整体素质,提高景宁县文化事业发展水平,这项关乎百年大计的基础性民生工程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胡章程.农家书屋的喜与忧[J].新观察,2008(11):29-31.
[2]何菲,曹湘平.农家书屋工程持续发展的对策[J].图书馆建设,2009(4):77-80.
[3]张利洁,杨东营.农家书屋工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以甘肃省农家书屋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10):10-14.
[4]邹晓蕾.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建设[J].产业志科技论坛,2011(6):215-217.
[5]奚淼,彭昱丽.从农家书屋管理体制看农家书屋如何更好为农民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212-216.
[6]樊会霞,姚秀敏.从图书馆专业化援助看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6):69-72.
刘淑萍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副馆长、馆员。浙江景宁,323500。
收稿日期:(2014-07-23编校: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