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汉洲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小学思想教育一直强调的。新时期新形势下,校园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有新的举措。我认为,应该着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打造氛围,耳濡目染。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养成,无法“毕其功于一役”,要靠长期耳濡目染地熏陶。学校要倾力于爱国主义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校训、校歌、楼宇道路命名、标语、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等多元熏陶以求实效。南京二十九中建造的赏心亭文化角在这方面具有示范意义。赏心亭原为南京古代一处名胜,唐宋时代文人经常登临其上,啸傲歌咏,陆游、辛弃疾、范成大等人都曾留下许多抒发杀敌立功、收复失地情怀的诗词,惜乎后来毁于兵燹。二十九中五年前在校园建的赏心亭,不仅恢复了一处名胜,更重要的是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亭中镌刻了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四周遍列镌刻爱国等方面名言的奇石,校长还撰写了一篇《赏心亭记》,记述建亭始末与用心,勉励学生立志苦学,报效祖国。课余假日,学生徜徉其中,受到感召与鼓舞。
广挖素材,丰富内容。爱国主义素材如同散落的金矿,需要我们去充分搜集整理,以飨学子。只有占有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抢占先机。例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无数志士仁人,以身许国,视死如归,气贯长虹。这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充分搜集相关资料,运用于教学实践,让学生了解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英雄主义是一种文化。中国的许多建筑、场馆、古迹、节日,乃至文学作品,都饱含爱国主义的元素。我们可以开发为地方教材或校本课程,不仅能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收到良好效果,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注重创新,形式多样。爱国主义教育切忌形式主义,切忌空洞说教,要注重创新教育形式。例如,组织学生观看重大庆典、参观主题场馆,其效果与教师课堂上讲授不可同日而语。至于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自身参与的形式,如诗歌朗诵、戏剧表演、调查走访等,效果会更好。南京二十九中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组织影像社团学生拍摄《南京,1937》专题片。学生们走遍了南京大屠杀的遗址,搜集了大量的实物、音像、图书资料,历经寒暑,终于制作了一部时长120分钟的专题片,轰动了省内外新闻界。学生在亲力亲为的活动中,感同身受,爱国主义的情怀自然在心中扎根。□
(作者系南京市二十九中原校长、教授、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