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贡献

2015-12-15 01:04刘建禄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傅作义日寇抗日

刘建禄

导语:从1931年到1945年,富有反帝爱国光荣传统的内蒙古各族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北满抗联及众多游击队和大青山、晋绥等根据地各族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奏响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在正面战场,国民党爱国军队和进步武装秉持民族大义,同仇敌忾,英勇抗争,进行了一场场空前惨烈的殊死战役。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内蒙古各族各界爱国进步人士众志成城,共赴国难,谱写了一篇篇团结御侮的壮丽史诗。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抗战在我国全民族抗战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反抗日本疯狂侵略和殖民统治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夺取中国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一、“征服满蒙”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首要步骤

所谓“满蒙”,是指我国东北三省和内外蒙古的广阔地区。

日本“征服满蒙”的第一步计划,就是侵占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建立“与中国本土断绝关系的满蒙独立国家”。1931年春,日军现役大尉中村震太郎伪装成农业专家,潜入内蒙古东部搜集军事情报。6月流窜到科右前旗居日很山一带时,由于间谍罪证确凿,被当地驻防的屯垦军第三团捕杀。事后,日本对中村的间谍活动闭口不谈,反诬中国军队无故开枪打死“大日本臣民”。不久,日本关东军就以“中村事件”等为借口,蓄意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在短短4个多月内,侵占了我国东北3省和内蒙古东部的主要城镇和铁路线。1932年3月,日本操纵建立了伪“满洲国”。1933年2月日军占领热河全境后,又把热河划入伪“满洲国”的范围。至此,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全部沦陷,日寇设伪兴安省及几个分省进行殖民统治。

日本“征服满蒙”的第二步计划,就是以绥远、察哈尔为中心,策划内蒙古“独立”运动,进一步肢解我国北疆。1933年4月,日寇将侵略魔爪伸向了察哈尔,很快占领了察北地区和锡盟。1936年4月,在日本的导演下,在锡盟成立了伪“蒙古军政府”,改元易帜。1937年10月日军占领绥远大部分地区后,将“蒙古军政府”改头换面为“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不久又将该伪政府与“察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拼凑成“蒙疆联合委员会”(统称伪蒙疆政权)。

日本“征服满蒙”的第三步计划,就是继续西进,占领河套、伊盟、阿拉善地区,在伪蒙疆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伪“蒙古国”,使广阔的内蒙古地区完全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进而侵占我国大西北。“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就不断派遣特务以“考察”“贸易”“帮助开发”为名,到这些地区收集情报,测绘地形,威逼利诱王公贵族投日。1936年,日本还在内蒙古西端的阿拉善旗所在地定远营和额济纳旗所在地东庙设立了特务机关,修建了简易飞机场,运送了大量军用物资。1937年日军占领归绥、包头等地后,不断加紧进行西侵准备。

日本帝国主义出于霸占整个蒙古高原和“防止苏俄共产主义之东渐势力”等战略目的,还妄图侵占外蒙古,并作为进攻苏联的跳板。当时的外蒙古,已于1924年成立了苏联控制下的“蒙古人民共和国”。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以伪“满洲国”和“蒙古国”的边界问题为借口,在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诺门罕地区,挑起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满蒙”边境战争,实质上是日本、伪“满洲国”与苏联、“蒙古国”的大规模军事战争,史称“诺门罕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蛮行径和企图称霸全世界的狂妄野心受到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强烈反抗和抵制。在内蒙古地区的日占区内,到处燃烧着蒙汉各族人民反抗的烈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国民党爱国军队的顽强抗击,使得日寇西侵大西北的阴谋彻底破产。日寇挑起的诺门罕战争,受到苏、蒙军的强大反击而惨遭失败,迫使日本不得不放弃“北进政策”而选择“南进政策”,结果又卷入了同美、英等国的战争,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正义力量的并肩战斗下,1949年9月2日,日本正式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4年、西部地区8年的日本侵略者,终于被驱逐出内蒙古和中国的土地。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内蒙古地区抗战的最前列

在内蒙古地区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9月22日就发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号召被压迫民众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求得民族的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内蒙古的抗日救亡斗争蓬勃兴起。1931年10月,时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的王若飞曾来到绥远,同乌兰夫(蒙古族)等一起动员组织领导当地的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绥远成立了反帝大同盟,1933年察哈尔成立了民众御侮救亡会,组织开展各种进步文化活动,宣传抗日,唤起民众。在日寇加紧对绥察地区的侵略后,1935年12月20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对内蒙古人民宣言》,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假借“大蒙古主义”企图占领内蒙古土地财富、奴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阴谋,号召内蒙古各族人民“自觉地组织起来,进行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为内蒙古人民指明了抗日救亡和民族解放的道路。

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建立蒙古族抗日武装工作。1935年底开始,日寇加紧拉拢时任锡盟副盟长、苏尼特右旗扎萨克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成立伪蒙政权。百灵庙蒙政会保安队千余名官兵在乌兰夫等中共党员的宣传策动下,在爱国军人云继先(蒙古族)、朱实夫(蒙古族,中共党员)的带领下,于1936年2月21日举行暴动,打响了内蒙古西部蒙古民族武装抗日的第一枪。起义部队被绥远当局改编为蒙旗保安总队,后改编为蒙旗保安旅。抗战全面爆发后,这支部队在大黑河一带进行了抵御日寇侵占归绥的战斗,随后南渡黄河转移到伊盟坚持抗战,实际成为中国共产党掌握的最大一支蒙古族抗日武装,为保卫伊盟和陕甘宁边区北大门起了重要作用。

日寇侵占绥远大部分地区后,1938年5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鉴于大青山地区的重要区位置,作出了“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的战略决策。八路军120师迅速组建了大青山支队,李井泉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姚喆任参谋长,于8月间挺进大青山,创建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坚持到抗战胜利。许多指战员和地方党政工作人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能列出姓名的就有1000多位。1941年牺牲的晋绥游击区行政公署驻绥察办事处蒙政处处长贾力更(蒙古族)、1944年牺牲的绥南专署专员程仲一,2014年被国家民政部列入全国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

在内蒙古敌占区还成立许多党领导下的抗日武工队、游击队等抗日武装。日寇占领归绥不久,中共党员杨植霖、刘洪雄、贾力更(蒙古族)、高凤英(蒙古族)等就组织一支蒙汉抗日游击队。1939年秋中共土默特旗蒙古工委组建蒙古族抗日游击队,很快发展成为绥西地区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抗日游击队。1939—1941年,中共北满省委组织抗联部队三进呼伦贝尔,在莫力达瓦旗、阿荣旗一带开辟了新的游击区,播撒抗日火种。1940年秋,中共冀东地委和八路军冀东分区曾派工作组到热河南部的喀喇沁旗、宁城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建立区级抗日政权。1943年7月,大青山骑兵支队抽调部分指战员组成由老红军安正福任队长的武工队,在和林格尔一带开展游击战。1944年毛泽东主席曾批示:“安正福武工队是敌后斗争的方向”。

1945年8月8日和10日,苏联和“蒙古国”分别向日本宣战,苏蒙联军兵分几路进入内蒙古东、中部地区,向日军发动强大攻势。8月9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10日至11日,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关于受降和对日展开全面反攻等7道命令,其中有4道命令涉及内蒙古地区。晋绥军区、绥蒙军区部队在平绥铁路沿线发动反攻,收复了察哈尔、绥远的部分县城。

三、国民党爱国将领和爱国进步人士奋起开展抗日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东部地区爱国将领和爱国进步人士,面对日寇的野蛮侵略,奋起开展武装斗争。1931年10月日寇向通辽地区发动进攻后,哲里木盟科左中旗卓里克图亲王府统领李海山(蒙古族)和旗巡防骑兵统领刘震玉(蒙古族)先后任辽北蒙边骑兵第1路、第2路司令和东北抗日义勇军第5军区第3梯队、第4梯队司令,带领数千名蒙古人,在枪马给养全靠自备的困难条件下,与日寇浴血奋战一年之久。1932年10月,东北军陆军2旅旅长苏炳文在海拉尔召开东北民众救国军成立及誓师大会,就任总司令,会后发起著名的海满抗战。1935年奈曼旗爱国进步人士周荣久拉起百余人队伍,号称抗日救国军,在旗所在地八仙筒一带坚持武装抗日一年之久,史称“八仙筒抗日”。

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国民党爱国将领也奋起抗日。1933年4月日寇向察哈尔进犯后,5月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在张家口组建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6、7月间发动了著名的察北战斗,先后收复了康保、宝昌、沽源、多伦四县城。特别是收复日伪军近万人盘踞的塞外军事重镇多伦,是内蒙古地区第一次收复失地,被誉为“多伦大捷”。

1933年初,日本将魔爪伸向我长城各口一带,企图侵犯我华北。时任绥远省政府主席、35军军长的傅作义主动请缨出绥参加长城抗战。3月,傅作义率部开赴张家口、多伦一带担任察北防务。5月,疾驰北平外围密云、怀柔一线战场,在牛栏山一带与日寇激战多日,使敌不能得逞,被誉为“长城抗战最后有力最光荣之一战”。

1936年6月以后,日伪军多次进犯我绥东地区。傅作义将军率领国民党绥远驻军奋起抗击,先是取得了两次红格尔图保卫战的胜利,接着乘胜收复了日寇在绥远的战略要点百灵庙、大庙,取得驰名中外的“百灵庙大捷”。绥东抗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有力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忱,并且成为诱发西安事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1936年9月和1937年春,国民党宁夏政府根据国民政府指令,先后派出军队进驻阿拉善和额济纳两旗,迫令日本特务机关限期撤离,并捣毁了飞机场。此后直到抗战胜利,日寇再也未能染指这两个旗。

1938年3月,转战伊盟的国民党东北挺进军总司令马占山率部自伊盟渡过黄河抗击日寇,一度收复托县和占领萨拉齐火车站。4月中旬北进大青山区时,在固阳县红油杆子村受到优势日军的包围,马占山身负重伤,骑兵六师少将师长刘桂五壮烈殉国。毛泽东主席曾称赞马占山是“始终如一、抗战到底的民族英雄”。2014年国家民政部将刘桂五列入全国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

1939年1月,傅作义率35军和绥远省政府移驻绥西河套地区陕坝,3月就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统一指挥国民党河套地区驻军35军、骑兵7师、从宁夏开来的81军35师等部队。当年12月,国民政府对日军发起冬季攻势。傅作义率部奇袭包头,激战3天4夜,重创日伪军,一度攻入包头城内。1940年1月,日军为“膺惩傅军”,从包头分三路向河套地区进犯,占领了五原、临河、陕坝等地,并在五原派重兵驻守,妄图长期占据河套地区,并作为向我国大西北进攻的跳板。傅作义率部英勇反攻,先后收复临河、陕坝,3月又收复五原和乌梁素海、西山嘴一线以西地区,被誉为“五原大捷”。绥西战役不仅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个光复重要失地的战役,而且保障了大西北,被誉为“开反攻胜利之先河”。

在日寇侵战内蒙古期间,大部分蒙古族上层人士从国家和民族大义出发,坚决投入抗日阵营。日寇占领归绥后,土默特旗总管荣祥退守到伊盟坚持抗日,并担任蒙古抗日游击军第三军区中将司令。1939年,西公旗(今乌拉特前期)已故扎萨克石王(石拉布多尔吉)的福晋奇俊峰、东公旗(今乌拉特后旗)额王的福晋巴云英、茂明安旗(今达茂联合旗)奇王的福晋额仁庆达赖冒着巨大危险,投奔绥远省国统区抗日,被誉为“抗日三女王”。在内蒙古东部,科左中旗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两次拒绝担任伪“满洲国”要职,隐居北平直至抗战胜利。呼伦贝尔厄鲁特旗(今达斡尔族自治旗)总管凌升(达斡尔族)曾任伪满洲国兴安北分省省长,因不满日寇的殖民统治而走上反日道路,1936年4月被日寇以“反满抗日”、“通苏通蒙”罪名杀害。

1945年6月,国民党成立第12战区,傅作义任司令长官。8月,指定傅作义为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受降官。傅作义率部从河套、伊盟等地出发,代表国民政府接受这三省日军的投降。

四、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倡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并扩大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明确决定和指示。1936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内蒙工作的指示信》中明确提出:“为了进行内蒙人民反日的民族解放战争,必须建立民族统一战线。”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绥蒙工作的决定》中,要求把唤起和团结蒙汉民族一切力量,一致联合抗日作为绥蒙工作的总任务,并提出团结蒙古民族抗日的一系列具体政策。1940年4月在《关于绥远敌占区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蒙古工作应当成为绥远敌占区党的中心工作之一,今后应特别加强对蒙古的上层工作,极力避免蒙古工作中的关门主义倾向。”

积极争取国民党爱国将领抗日,并支援配合他们的抗日行动,是内蒙古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内容。1933年冯玉祥等爱国将领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影响下进行的。1936年傅作义组织绥东抗战时,毛泽东主席8月6日致信傅作义,提出“互派代表,速定大计,为救亡图存而努力”,并派南汉宸同志去绥远与傅作义联系。当年11月绥东战役打响后,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12月1日发出《关于绥远抗战通电》,号召全国人民援绥抗战,同时宣布红军准备立即开赴晋绥抗日前线。12月21日毛泽东、朱德在发给傅作义将军的贺电中,赞誉绥远抗战是“全国抗战之先声”,称赞傅作义率部英勇抗战,“为中华民族争一口气,为中国军人争一口气。”全面抗战开始后,傅作义退守到河套地区,中国共产党派出几十名党员和干部,帮助组织绥远省总动员委员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傅作义率部反攻归绥、发动绥西抗战的行动中,中共组织和大青山支队都给予积极的支援和配合。

在大青山等抗日根据地,先是建立了统一战线性质的各级动委会,然后逐步过渡到抗日民主政权,并广泛发动蒙汉各族人民参加抗日武装。

五、内蒙古各族人民抗日斗争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通过抗日战争,内蒙古各族人民实现了巨大的民族觉醒,不断坚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信念。在内蒙古地区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指引着胜利的方向,始终代表着蒙古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并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以民族区域自治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的构想;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施坚持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调动了蒙汉各民族的抗日力量,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指引抗战不断取得胜利的中流砥柱;内蒙古地区的共产党人,以不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谋利益的模范实际行动,成为坚持抗战的领导核心和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蒙汉各族人民在抗战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有光明的前途。正如乌兰夫同志所说:“内蒙古民族数百年来的民族解放斗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领导,展开了划时代的一页”。由于有了这样深厚的政治、思想和群众基础,1947年5月1日在内蒙古地区东部诞生了我们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9月内蒙古西部绥远省和阿拉善、额济纳两特别旗,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绥远方式”,实现了和平解放。

通过抗日战争,内蒙古各族人民进一步发扬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在抗战期间,维护国家统一、珍视国家主权,始终是内蒙古各民族人民的崇高信念;蒙汉各民族坚持团结抗日,是坚持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巨大力量源泉。内蒙古抗战的胜利,又极大地增强了少数民族热爱中华民族和祖国母亲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强了他们作为中华民族光荣成员的认同感、自豪感,提高了他们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不断发扬光大,上世纪50年代被周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胡锦涛同志赞誉内蒙古“为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光辉典范”。

通过抗日战争,进一步激发了内蒙古各族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斗志。在日寇侵占内蒙古的14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军民直接伤亡8万余人,被捕俘、劳工、人为制造灾难等间接伤亡人数43.7万人,总计损失财产在1000亿元以上。历史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4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769.5亿元,居全国第15位;人均生产总值达71044元(11565美元),居全国第6位。当前,内蒙古各族人民正在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和非凡的创造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通过抗日战争,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统一战线。内蒙古抗战的胜利,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内蒙古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分歧和矛盾,被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取代,从而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区军民共同抗战。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初期,内蒙古大力发展和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又发展成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法宝。

通过抗日战争,内蒙古地区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干部,特别是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干部。在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内蒙古地区干部队伍、特别是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许多蒙汉族干部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工作,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党中央还从延安、晋绥、晋察冀等根据地派来大批干部。这些干部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英勇牺牲精神,为抗战胜利、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和内蒙古全境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又在各条战线上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内蒙古继续培养了一批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做民族工作的汉族同志,他们成为全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

通过抗日战争,内蒙古地区和全国各地共同孕育并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伟大斗争实践中的精神结晶,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具体表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感;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抗战胜利后,内蒙古各族人民传承抗战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战胜了无数的曲折和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光辉成就。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内蒙古各族人民决心继续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不断以新的辉煌成就来告慰抗战前辈和英烈,并坚定不移地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作者系内蒙古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原内蒙古政协文史委主任)

猜你喜欢
傅作义日寇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傅庆泰教子
不朽的抗联战士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日寇血手又伸到华中来了!
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感赋
傅作义一生最敬重的人
自制石雷抗日的民兵英雄
傅作义一生最敬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