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空间差异

2015-12-14 03:05温瑞虹许树辉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第二产业产业结构

温瑞虹,许树辉(韶关学院 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空间差异

温瑞虹,许树辉
(韶关学院 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适应,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意义。利用2012年广东省各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数据,计算分析广东省各地级市的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特点,并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广东省各市分成四类地区,比较各类地区的产业结构效益差异,判断广东省各类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阶段,就能总结出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结构效益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产业结构偏离度;空间差异;聚类分析;广东省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则、里昂惕夫模型、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标准模型等是相关研究的代表成果。针对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也有不少学者做了相关研究。杨永贵研究了广东省1978年至2008年的产业结构协同度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1];李宏伟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对广东省人均GDP和结构偏离度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广东省结构偏差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2]。但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时间维度分析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化,而从空间和区域角度对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研究则有所欠缺。因此,本文截取了2012年广东省各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数据,计算广东省各市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各区域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特点和效益差异,总结出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结构效益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且对形成这种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与含义

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可以用产业结构的偏离度测算,即某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该产业增加值比重之差。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为:

产业结构偏离度的主要含义是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不适应状态。一般来说,结构偏离大于零(正偏离),也即该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该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着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相反,结构偏离小于零(负偏离),则存在着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产业结构偏离度越大,表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距越大,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越不对称、不适应,就业的产业结构效益越低下;偏离度越小,就业的产业结构效益越高,表明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较适应、产业发展较均衡。

(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的规律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20世纪50年代,科林·克拉克提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

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随着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产业结构也由低度化向高级化、合理化方向转换[3]。钱纳里和塞尔奎因认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结构,通过统计多国的资料构建出著名的“世界发展模型”[4]。表 1为塞尔奎因和钱纳里结构偏离模式,从中可以看出,随着人均GDP达到300美元之后,随着人均GDP增长,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和总偏离度均逐渐下降。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偏离度都较小,如英国1992年的一、二、三产业的偏离度为0、-2%、2%[5]。

表1 钱纳里和塞尔奎因结构偏离模式 单位:%

二、广东省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二、三产业在调整中快速增长。至2012年,广东省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格局逐渐形成,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9.8∶46.6∶23.6调整为2012年的5.0∶48.5∶46.5。与此同时,广东省人口就业结构也不断变动。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70.7∶17.1∶12.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劳动力比重在第一产业持续降低,在第二、三产业持续上升,至2012年末广东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23.8∶42.1∶34.1。就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表明,从农业中退出的劳动力大部分进入第二、三产业,这是工业化过程的一个典型特征。但是总的来说,广东省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虽然说两者的比例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但是偏离度仍然比较大。

通过对2013年广东统计年鉴中广东各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得到2012年广东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数据,见表2。

表2 2012年广东省各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 单位:%

分析广东省各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一)广东省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转换滞后于经济发展

2012年,广东全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总偏离度分别为18.77%、-6.43%、-12.34%、37.55%。而2012年,广东省人均GDP为43 596元,折合1980年美元为2 494美元。对照表1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结构偏离模型中人均GDP2 000美元的偏离模型16.3%、-3.4%、-12.9%、32.6%,广东省各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和总偏离度的绝对值均高于钱纳里和赛尔奎因模型,说明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偏大,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对称,产业结构效益低下,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广东省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转换滞后于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滞留过多的劳动力,而二、三产业却吸纳劳动力不足。

(二)产业结构总偏离度及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高,区域间差异巨大

广东全省的总偏离度为37.55%,处于较高水平。分区域看,总偏离度最低的为珠三角区域,东翼其次,西翼与山区总偏离度都接近70%。从三次产

业结构偏离度看,广东全省的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最高,为18.77%;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12.34%;第二产业偏离度较小,为-6.43%。从区域看,珠三角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第二产业偏离度为正值,说明珠三角地区一二产业劳动力存在着转出的可能性,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在广东各区域当中是最小的,说明珠三角地区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在广东省是最为适应的,产业结构效益最高;而西翼和山区的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都很大,产业结构效益低下。

三、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市域差异

(一)广东省市域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聚类分析

图1 广东省各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聚类分析树状图

为了定量分析广东省各市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差异现状,可以利用SPSS软件并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作为变量做系统聚类分析,得出分类树状图(见图1),树状图的组间差距明显而组内差距比较小,说明分类效果比较理想。观察树状图,按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相似程度,广东省21个地级市可以分为4类地区:Ⅰ类地区——东莞,Ⅱ类地区——珠海、佛山、广州、深圳、中山;Ⅲ类地区——河源、湛江、茂名、云浮、肇庆、清远;Ⅳ类地区——韶关、汕尾、梅州、揭阳、汕头、潮州、江门、惠州、阳江。

(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四类地区差异分析

Ⅰ类地区——东莞,产业结构偏离度特点为: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小,第二产业偏离度为较大正值,第三产业偏离度为较大的负值,总偏离度较大,达58.67%,产业结构效益不高。东莞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广东省其他地区都有明显差异,主要是二、三产业之间存在严重失衡。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偏低,潜在比较多的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则吸纳劳动力过少,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巨大潜力。

表3 Ⅰ类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

Ⅱ类地区——珠海、佛山、广州、深圳、中山,产业结构偏离度特点为:总偏离度较小,为8.24%~28.46%,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均较小。Ⅱ类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较为适应,产业结构效益较高。

表4 Ⅱ类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

Ⅲ类地区——河源、湛江、茂名、云浮、肇庆、清远,产业结构偏离度特点为:总偏离度都非常大,达69.13%以上,各产业结构偏离度也很大,偏离度最大的为第一产业,在偏离值34.57%以上,第二产业偏离度绝对值在17.96%以上,第三产业偏离度也在13.55%以上。Ⅲ类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特点说明其产业结构效益很低,各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不适应,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表5 Ⅲ类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

Ⅳ类地区——韶关、汕尾、梅州、揭阳、汕头、潮

州、江门、惠州、阳江,产业结构偏离度特点为:总偏离度较大,都在28.04%以上;第一产业偏离度较大,为17.11%~28.01%;第二产业偏离度相对较小,绝对值为6.24%~25.58%;第三产业偏离度最小,绝对值为1.68%~15.85%。Ⅳ类地区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的正值说明此类地区的第一产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则有不足,存在着劳动力转入的较大潜力。

表6 Ⅳ类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

对照表1钱纳里和赛奎因产业结构偏离模型,可以认为Ⅱ类地区(珠海、佛山、广州、深圳、中山)产业结构偏离度接近人均GDP4 000美元的模型,Ⅳ类地区接近人均GDP2 000美元模型,Ⅲ类地区则接近人均GDP500美元模型,Ⅰ类地区(东莞)比较特殊,但从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来看,其工业化程度明显高于Ⅳ类地区。同时,从聚类分析树状图也可以观察到,Ⅰ类与Ⅱ类地区之间的相似程度比Ⅰ类与Ⅲ、Ⅳ类地区之间的相似程度更高。因此,笔者认为按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适应性以及产业结构效益排序,Ⅱ类地区>Ⅰ类地区>Ⅳ类地区>Ⅲ类地区。

(三)广东省产业结构效益的空间分布

图2 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空间差异

图2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利用地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更加直观地描述广东省各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空间差异状况。图2中色调越深的区域表示其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和效益越高,可以看出广东省产业结构效益呈现出珠三角区域>东翼>西翼与山区的空间分布态势。

四、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空间差异的成因

第一,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造成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区域差异与广东省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是基本一致的,这也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以及钱纳里和赛尔奎因模型。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深圳、广州、佛山、珠海、中山是广东省人均GDP最高的地区,尤其是深圳与广州,随着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各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适应性强,产业结构效益是广东省内最高的。而人均GDP较低的东西两翼和山区则产业结构偏离度高,产业结构效益低。

第二,各地区产业发育程度不同,也是产业结构偏离度不同的重要原因。Ⅲ类和Ⅳ类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太大,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太低,且升级缓慢对就业结构的转变形成了制约。

第三,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空间差异的形成还和广东省各区域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各区域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密切相关。如广东大部分区域历史上都曾经采取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有关,大力发展重工业,压低消费资料的生产,造成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不足,因此大多地区第二产业结构为较大的负偏离。东西两翼及山区的劳动力教育培训在广东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力素质偏低,这也影响了这些区域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使得这些区域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偏高。

五、结语

通过计算与分析,本文可以得出三个主要结论:其一,广东省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转换滞后于经济发展。其二,按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特点可

以分成四类区域,这四类区域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差异明显,说明广东省各地区的产业结构效益有明显的高低层次。其三,从空间维度看,广东省产业结构效益呈现出珠三角区域>东翼>西翼与山区的空间分布态势。而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包括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战略和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

广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明显失衡,这是产业升级不力的一个后果,反过来也会制约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广东省各区域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应该结合各自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结构效益。

[1]杨永贵.广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现状、影响、成因与对策[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5):35-39.

[2]李宏伟.广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偏差问题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3]C克拉克.经济进步的条件[M].伦敦:Macmillan,1940:28-32.

[4]H钱纳里,S鲁宾逊,M塞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吴奇,王松宝,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26.

[5]广东省统计局.经济普查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五:广东产业结构现状、特点及调整优化研究[EB/OL].[2014-10-12].http:// www.gdstats.gov.cn/tjfx/t20070105_43496.htm.

Spatial Differ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i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WEN Rui-hong,XU Shu-hui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coordin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In this paper,the author calculate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iation of each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and then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ta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iation.After the clustering analysis,the ci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ar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of regions.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four regions reveal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i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and finally,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is pattern.

spatial difference;industrial structure deviation;cluster analysis;Guangdong

F127

A

1007-5348(2015)01-0113-05

(责任编辑:陈景增)

2014-11-2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广东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性研究”(GD13XYJ20);韶关市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转型背景下的韶关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Z2012025)

温瑞虹(1975-),女,广东清远人,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文地理与城市规划。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第二产业产业结构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