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文学”概念源起的宏观背景考察

2015-12-14 03:17:10罗长青
湖北社会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批评文学

罗长青

(1.复旦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433;2.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阳 550001)

随着“新世纪文学”这个说法的逐渐盛行,对“新世纪文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的热点之一。鉴于此点,我们确实有必要系统梳理“新世纪文学”概念的源起。已有研究者为此付诸了艰辛的努力,例如雷达和任东华的《“新世纪文学”:概念生成、关联性及审美特征》[1]、张未民的《新世纪文学的发展特征》[2]和《中国“新现代性”与新世纪文学的兴起》[3]、孟繁华的《中国的“文学第三世界”新世纪文学读记》[4]和《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5]、程光炜的《新世纪文学“建构”所隐含的诸多问题》[6]和《姿态写作的终结与无姿态写作的浮现》等,[7]这些成果有助于学界深化“新世纪文学”概念源起的认识。虽然学术界已经意识到对“新世纪文学”概念建构的学科史价值,但就本文所要探讨的“新世纪文学”概念源起的“宏观背景”问题,当前尚未出现专题性论述。为此,本文抓住世纪之交的“蝴蝶效应”、“模因论”、“世纪焦虑”等文化现象,从重要历史背景角度梳理“新世纪文学”概念的源起,以便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各位同仁提供参考。

一、经济和科技双重背景下的“蝴蝶效应”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N.Lorentz)“蝴蝶效应”理论广为流传的名言。[8](p172)这句经常被引述的名言强调“初始条件”对事物发展的重要影响,即极小初始条件偏差将导致极大结果差异。笔者认为,“经济”和“科技”两股力量对新世纪文学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前者将文学带入了“商业化”时代,后者则促成了文学“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无论作者、读者、批评家们是否意识到,市场、资本、商业、消费都不再是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的烦琐概念,而是能够切实推动文学生产、流通、消费过程发生改变的巨大力量。

1.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地位的“边缘化”。虽然文学是否“边缘化”这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9]但是文学创作和批评没有成为政治斗争的焦点,没有占据社会生活主导位置却是不争的事实。在20世纪80年代,《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等有全国影响的期刊达十多家,鼎盛时期的发行量甚至超过100万册。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行量超过10万册就算知名期刊,相当数量的“纯文学”期刊干脆停刊或改版。当前占据新闻头条的大多是时事、财经、科技、体育、娱乐等方面资讯,极少出现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相关报道。同时,作家和批评家的社会地位可能有所下降,即便是那些荣登收入排行榜前列的作家,他们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影响,也仍然很难与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商、企业家、娱乐明星相提并论。

2.“经济影响”已经渗透在创作出版的各个方面。例如,出版商将“经济效益”纳入出版计划当中,在精确核算出版成本的基础之上,运用现代经济学和社会学知识,预测图书出版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将其当成图书出版的重要依据。例如,在文学作品的出版与销售过程中,各种市场营销手段亦被派上用场,一部“畅销书”的推介方案可能包括新闻发布会、学术研讨会、产品订货会、读者见面会等等,像公开投标、竞买竞卖、广告宣传这类处理商品方式,如今也被用来处理文学作品。出版物开始出现平装、精装、简装等差异化的形式,其价格也存在昂贵、适中、便宜等不同程度差别。文学作品的“商品属性”得到进一步强化。文学创作过程亦变成消费产品制造过程,付资方对作品内容、创作时效、文章篇幅等有严格的要求,作家则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生产。

3.作家队伍的分化与创作格局的调整。“畅销书”和“通俗文学”作家完全可以依靠版税过上较为滋润的生活,但绝大多数作家都不能依靠文学创作养家糊口。作家在经济方面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文不言商,士不理财”传统正发生改变。部分作家开始设公司、办企业、搞经营,由纯粹意义的文化人变成经济型文化人;也有企业家、明星、官员不断著书立说,看上去越来越像个作家。从创作格局来说,武侠、言情、演义三类“通俗文学”势头不减。社会聚焦、法制报道、家庭纠葛为主要内容的“纪实文学”受到青睐。以吃喝玩乐、衣食住行、观光旅游为内容的“闲适文学”也开始占领市场。与此同时,创作“跟风”现象比较突出。一旦某部作品得到了市场肯定,类似题材作品就会跟进。大量同类题材的仿写作品不断涌现,最终造成文学作品的“同质化”。

科学技术一直影响着文学的发展。在历史上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曾改变了文学的书写方式和存在方式,但近代科技也彻底改变了传统文学的创作、传播、评价模式,特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将文学带入到信息化、数据化、图像化的“全媒体”时代。

1.科学技术正在革新文学创作方式。首先,科学技术能够为作者提供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俗语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只有在互联网时代,“能知”时代才真正到来。互联网信息平台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创作资料,作家只要通过搜索、点击、下载、阅读(观看)几个步骤,就能够迅速地将其转化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计算机能够配备强大的语料库、素材库、案例库,可以为作家提供字词解释、语法规则、案例提示等极为全面的写作参考。当作家写下“车到山前必有路”,计算机便可以提示“船到桥头自然直”。又比方说诗歌创作,当前有方韵书《佩文诗韵》、戈载编纂的《词林正韵》、中华诗词学会的《中华新韵》三种不同押韵方式,但诗歌创作辅助软件能够智能提示作者创作出符合三种押韵规范的作品。科学技术使得作品的修改变得极为便利。剪切、粘贴、复制方式可以让作者轻松地调整行文结构;插入/改写不同编辑状态可以让作者对行文过程进行细微调整;拼写语法检查则能够极大地减轻校对工作量。唯一令人遗憾的事实是,在计算机大幅度提高创作效率的同时,创作手稿亦逐渐成为历史名词。

2.科学技术丰富和发展了文学样式。首先,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当下人们的生活,鉴于文学与生活的特殊关系,科学技术也同样改变了文学创作。如果没有股票、电脑、互联网、高铁、网购的存在,那也就不可能产生以这类现代生活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其次,科学技术也丰富和补充了先前文学的表现手法。比方说,图像、声音、动画、超链接等辅助性表现手法:注释、引用、旁白等非线性叙事;读者对作品的仿写、续写、改写或者评论,与原作者创作的文本形成了“互文性”。在科学技术催生的“全媒体”时代,文学创作正朝着多媒体、非线性、互动性方向迈进。最后,科学技术也催生出崭新的文学样式。除了主流的“科幻”作品之外,还包括一大批“亚文学”产品,例如“短信文学”、“博客文学”、“网游文学”、“影视文学”、“广告文学”等等。

3.科学技术改变了文学传播与评价。“电子书”不仅节约纸张,绿色环保,而且具有大容量,易分享的特征。拷贝100万册“电子书”可能只要一张micro SD储存卡,而存放同样数量的藏书楼足以被人们称之为小型图书馆。如果说“电子化”是就传播形式而言,那么“共享性”便是就传播方式来说了。“电子书”能够通过网络数据获取,能够在便携移动介质安全存放,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上进行阅读。这种“即时性”、“便携性”、“跨平台”阅读体验是传统纸质图书无法实现的。在文学评价方面,“电子化”和“共享性”催生了专业批评的“学术化”和大众批评的“狂欢化”。专业性文学批评日益规范,这有利于促进研究信息的“共享”,方便研究者检索、查找、阅读、引用。相比之下,大众批评则表现出更多的自由化色彩,网络浏览者发表主题、跟帖回复、参与投票,或者收藏、转载、引用他们评价,这些也都可以当成是文学评价行为。

二、“模因论”与“新世纪”概念的学术传播

图1 知网学术趋势中“新世纪”学术关注度

图2 知网学术趋势中“新世纪文学”学术关注度

1993年就有以“新世纪文学”为题的文章出现,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并没有将“新世纪文学”当成是学术研究范畴看待,否则也不至于1993-1997年间仅有4篇题名包含“新世纪文学”的文章:《呼之欲出的新世纪文学》[10]、《新世纪文学的主角》[11]、《新世纪文学》[12]、《媒介变迁与新世纪文学转型》。[13]既然如此,“新世纪文学”这个“能指”的符号究竟如何演变成为当前“所指”的文学批评概念呢?“学术关注度”是“以CNKI知识资源总库中与关键词最相关的文献数量为基础,统计关键字词作为文献主题出现的次数,形成的学术界对某一学术领域关注度的量化表示,”[14]因而能够反映某个学术概念受关注的程度及其发展趋势。为此,笔者(2014年12月30日)在学术趋势(http://trend.cnki.net/TrendSearch/),分别以“新世纪”和“新世纪文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以便考察“新世纪文学”究竟如何逐渐成为当前学术热点之一:

表1 以“新世纪”为题的人文社会科学高频被引文献一览

从图1可以看出,1999至2004年是“新世纪”为关键词的文献高产期,2001年达到峰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图2,以“新世纪文学”为关键词的文献自1997年起在整体上呈递增趋势,分别在2002、2007、2011 年达到峰值。在“新世纪”为关键词的文献高产期,“新世纪文学”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并不多;即便是“新世纪文学”为关键词的文献最为高产的2011年,文献数量也仅仅是超过100篇,这与图1中15000篇的峰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考虑到“新世纪”先于“新世纪文学”受到更多的关注,如果结合理查·道金斯文化传播“模因论”观点,[15]我们就可以这样假设:正是“新世纪”概念在各个学科不断的复制与模仿,最终形成了“新世纪文学”的概念。各类以“新世纪”为题的“高频被引”文献完全能够证实上述假设。

从表1可以清楚看出,以“新世纪”为题的人文社会科学高频被引文献大多发表在2000-2002年间。这与知网学术趋势中“新世纪”学术关注度(图1)基本保持一致。在被引频次最高的20篇文献中,没有一篇“中国语言文学”类高频被引论文。在各类“新世纪”关注当中,“文学”关注还不能引领时代潮流。这就充分说明,“新世纪文学”是“新世纪”这个时髦的概念在各个学科不断散布的结果。与此同时,推断结果也得到中国语言文学类高频被引文献的证实:

表2 以“新世纪”为题的中国语言文学类高频被引文献一览

从表2可以清楚看出,以“新世纪”为题的中国语言文学类高频被引文献,大部分是在2004年以后发表。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前3篇文献是在2005年发表。这与知网学术趋势中“新世纪文学”学术关注度(图2)基本保持一致,同时明显晚于表1“新世纪”为题的人文社会科学高频被引文献发表的1999-2002年。这就再次证实:从知识传播角度而言,“新世纪文学”是“新世纪”这个人文社会科领域的时髦概念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渗透的结果。

三、世纪末的“文化焦虑”与“文学新世纪”的渴望

早在1993年,人们就展开了“新世纪文学”的想象。冯牧的《新世纪对文学的呼唤》、陈荒煤的《新世纪的文学要真正站起来》、吴野的《呼之欲出的新世纪文学》等,这些文章无不流露出新世纪文学发展的期待:

我们正在迎接一个新世纪的来临。新世纪在呼唤新的文学时代。而我们的文学事业,只有为人民奉献出更多更好的文学精品,以文学精品来吸引读者,征服读者。才有可能和时代同步前进;一个社会主义文学更加繁荣兴旺的新时代,才有可能出现。[16]

在21世纪,中国人民不仅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巨人屹立于东方,中国人民还必将把这个社会主义新的经济巨人的光辉形象,通过文艺创作,震撼人心地传遍世界![17]

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一代新的作家将会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学。它将是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们透过社会视角和文化视角的渗透交错,对以高科技、全面的社会改革与生产力迅猛发展为动力的现代城市文明的抒写。[18]

如果据此认为,正是这种文学发展美好期待,导致了“新世纪”与“文学”概念的相提并论,这样的判断还不全面,这是因为,美好想象背后其实隐藏着对当下文学创作状况的焦虑。曾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的批评家陈荒煤,他的意见可能很有代表性: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短暂的时期内,可以出现鲁迅、郭沫若、茅盾、田汉、夏衍、阳翰笙、丁玲等这一批著名的作家,到了“文革”时期八亿人民只拥有八个样板戏?为什么新时期蓬勃发展的文坛,新人辈出、理论活跃、创作繁荣的大好形势,忽然又被认为是“重灾区”?[17]

如果说陈荒煤的看法代表了文艺批评家的痛惜,那么冯牧的意见则代表了文艺期刊主编的担忧。冯牧曾担任过《新观察》、《文艺报》、《中国作家》三家杂志主编,或许由于职业身份等方面的原因,冯牧详尽列举了文学正在面临来自创作、出版、团体、体制等方面的挑战:“严肃文学”所占领的文化市场正遭受“通俗文艺”的吞食;曾经饮誉文坛的部分“著名作家”逐渐淡出人们的关注视野;“纯文学”报刊正在“报摊文化”出版物的冲击之下滑向低谷。最为重要的是,对文艺创作追求“市场价值”与“经济效益”,这位资深的文艺期刊主编表示了严重担忧:

当我看到我所熟悉的那些已有很高成就和卓有才华的作家朋友,竟然舍弃了自己毕生追求的文学理想,而热衷于成为巨商富贾并为此昼夜操劳时,我应该坦率地说,我实在有些难以抑止自己发自衷肠的惋惜和感叹之情(更不用说,我们屡见不鲜的,更多的是属于那种“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经商的失败者了)。[16]

这段文字流露出“心疼”、“惋惜”、“失望”之情,文中运用的“竟然”、“难以抑止”、“发自衷肠”等词汇就是有力证据。这也印证了此前的假设,那种对文学发展现状的焦虑,导致了“新世纪”文学的期待。在梳理“当代文学”概念起源过程,洪子诚认为“‘当代文学’如同‘现代文学’概念一样,都有着‘意识形态’的涵义,包含着政治、历史社会、文学诸因素的复杂影响和制约,其中也包含文学运动的发起者、推动者对文学前景的‘预设’”。[19]同样的道理,在当代文学批评界对“新世纪文学”的表述中,“新世纪”绝不仅仅是一个前置性时间状语。与先前的“新文学”、“新中国文学”、“新时期文学”等概念一样,“新世纪文学”其实也包含着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方面的价值诉求。

1.就文学创作成就而言,“新世纪文学”命名也包含着优秀文学作品的期待。与30年前“文革”刚刚结束时期的文学创作比较,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出版完全可以用“繁荣”二字来形容,不过,这仍然不是人们最为满意的文学发展状况。比方说,文学成为政治的传声筒、商业的吹鼓手、影视作品的附庸,这并不一定出自作家的本意,而是政治、权力、资本等看不见的推手使然。只有作家坚持文学创作理想主义,他才有可能从文学独立价值的信念中获得力量,创造出既超越特定时代政治利害关系又超越资本市场的商品供求关系的优秀作品。又比方说,文学作品应该关注当前生活,批判性地介入社会现实。我们当然不能期望文学分析并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因为文学作品肩负不了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诸多重任,但如果文学作品与当前重大问题绝缘,那又不能不说是极为可悲的。优秀文学作品应该以独特的方式,即通过细腻、强烈、普遍性的情感,介入到当前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中,这样才能得到大多数读者的认同。再比方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优秀文学作品又多了文化交流的内涵。只有那些能够走出国门,能够与世界其他各国文学进行交流的作品,才有可能称之为优秀作品。我们知道,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每逢诺贝尔奖评选,中国国内均会出现某些作家可能获奖的猜测。这种猜测透露的就是人们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期待。

2.从文学批评现状来说,“新世纪文学”命名呼唤文学批评价值的回归。著名的文学理论家艾勃拉姆斯并没有在他的“文学要素”理论中预留文学批评的位置,但文学批评对艾氏所提及的各要素均产生切实的影响:文学批评能够帮助作家认识创作过程,提高文学创作水平;文学批评帮助读者培养艺术趣味,提高作品鉴赏能力;文学批评能够深入分析文学作品,创造性地发掘作品内涵;文学批评在作品分析中表达特定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间接性地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是当时文学发展的旗帜,引领着文学发展的潮流,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公开表达对文学批评的不满,对文学批评的指责亦是愈演愈烈。例如“红包批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批评家职业道德的堕落,也有人认为这是应该付给的报酬,[20](p7)两种对立观点的交锋显然也扩大了文学批评的焦虑。又例如批评家的“身份问题”,有作家不公开地指责批评家为“寄生虫,”[21]这是令批评家感到难堪的称呼,但这类恶俗指责却能够引发人们的同情。事实上,无论任何时代,人们都不能期望,批评家都成为没有任何瑕疵的圣人。社会历史有多复杂,文学批评就有多复杂。如果注意到文学批评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就能发现:这些指责不仅并没有否定文学批评的价值,而且还暗示文学批评应该发挥出它应有的力量。

3.从文学理论发展来看,“新世纪文学”命名体现了对建构民族文艺批评理论体系的渴望。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是苏俄文学理论在中国独领风骚的时代,那么,20世纪80年代则是西方文艺理论在中国蒸蒸日上的时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艺理论界开始反思文艺理论借鉴的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界、借鉴与创新关系。这方面的重要论述有代迅的《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文论发展的若干问题》[22]、陈剑晖的《回归古典——对90年代批评的反思及对新世纪批评的展望》[23]、李春青的《文学理论还能做什么?——关于新世纪文学理论生长点的思考》[24]、南帆的《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25]、赵勇的《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生长点在哪里?》等。[26]从上述批评文章来看,中国文学批评长期依赖西方文艺理论资源,同时又渴望建构属于自己的文艺批评理论体系,这种“所做”与“所想”的矛盾,恰恰是新世纪文学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学者甚至认为,文学批评不仅抛弃了原本可以继承并发扬的中国传统文论,而且也没有产生出有别于西方的创新性话语体系,这种深层次价值判断扭曲现象可以称之为“文论失语症”。[27]当然,主流意识形态对民族主义所作的宣传,包括“伟大复兴”(1997)、“大国崛起”(2006)、“中国梦”(2012)等,无疑推动并强化了人们对民族文艺批评理论体系建构的渴望。

对文学创作成就的热切期盼,同时也渴望文学批评能够走向正途,以及建构民族文学批评理论体系,这与30年前人们在提出“新时期文学”概念时所持的未来文学繁荣心态又何其相似。如果说,“新时期文学”概念展示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学希冀,那么,“新世纪文学”概念则彰显了“商品经济”时代的文学诉求。二者均可以看成是不同时代的“文化焦虑”与“文学梦想”的复合。至此,我们也可以这样总结,“新世纪”是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背景之下,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引发过广泛讨论的学术话语现象。“新世纪文学”则是“新世纪”话语现象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具体表现,其中包含着人们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发展的困惑、焦虑、期待。

[1]雷达,任东华.“新世纪文学”:概念生成、关联性及审美特征[J].文艺争鸣,2006,(4).

[2]张未民.新世纪文学的发展特征[J].作家,2006,(7).

[3]张未民.中国“新现代性”与新世纪文学的兴起[J].文艺争鸣,2008,(2).

[4]孟繁华.中国的“文学第三世界”新世纪文学读记[J].文艺争鸣,2005,(3).

[5]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J].文艺争鸣,2005,(5).

[6]程光炜.新世纪文学“建构”所隐含的诸多问题[J].文艺争鸣,2007,(2).

[7]程光炜.姿态写作的终结与无姿态写作的浮现新世纪文学读记[J].文艺争鸣,2005,(4).

[8][美]洛伦兹.混沌的本质[M].刘式达,译.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9]高楠.精神超越与文学的超越精神——“文学边缘化”说法质疑[J].文艺研究,2006,(12).

[10]吴野.呼之欲出的新世纪文学[J].当代文坛,1993,(1).

[11]学正.新世纪文学的新主角[J].文学自由谈,1995,(2).

[12]洪水.新世纪文学[J].21 世纪,1997,(5).

[13]杨博.媒介变迁与新世纪文学转型[J].当代文坛,1997,(5).

[14]中国知网.CNKI学术趋势帮助[EB/OL].http://trend.cnki.net/TrendSearch/help.htm,2013-04-22.

[15][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卢允中,张岱云.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16]冯牧.新世纪对文学的呼唤——《世纪印象》引发的一些感想[J].文艺争鸣,1993,(2).

[17]荒煤.新世纪的文学要真正站起来[J].文艺争鸣,1993,(1).

[18]吴野.呼之欲出的新世纪文学[J].当代文坛,1993,(1).

[19]洪子诚:“当代文学”的概念[J].文学评论,1998,(6).

[20]樊发稼.也谈“红包批评”[N].文学报,2008-4-24.

[21]黄发有.批评家是寄生虫吗?[J].南方文坛,2003,(4).

[22]代迅.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文论发展的若干问题[J].文艺评论,2000,(3).

[23]陈剑晖.回归古典——对90年代批评的反思及对新世纪批评的展望[J].文艺评论,2001,(5).

[24]李春青.文学理论还能做什么?——关于新世纪文学理论生长点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5]南帆.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J].文学评论,2004,(1).

[26]赵勇.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生长点在哪里?[J].文艺争鸣,2004,(3).

[27]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

猜你喜欢
新世纪文学批评文学
文学批评新生代
我们需要文学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新高考》更名为《新世纪智能》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华中学术(2017年1期)2018-01-03 07:24:05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我与文学三十年
小说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