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凌臻 王文龙
(浙江省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浙江台州 31800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现状及监测技术分析
潘凌臻 王文龙
(浙江省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浙江台州 318000)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基本情况、污染状况以及我国的污染检测技术,从而对我国的水体、大气、土壤还有农产品由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状况作了重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防治对策与建议。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状况;建议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且不易于正常的生物降解或者光解,同时可以通过食物链浓缩累积在生物体内,甚至可进行远距离乃至全球的迁移扩散,最终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的一类有机污染物。
1.1 POPs概述
POPs又称为难降解化学污染物,是一类在人体内持久的累积的具有毒性、造成身体危害的有机化学污染物。POPs是所有环境释放的污染物中对人身体伤害最高的物质。人体的中枢以及周围神经系统受伤、生殖系统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都和POPs有着很重大的关系,严重情况会造成人类死亡[1]。在一系列的研究下发现,POPs不溶于水,但脂肪组织极易吸收二放大到7万倍的原始值。
1.2 POPs种类
在《斯德哥尔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公约》中,POPs 被分为主要的三大类12种化学物质。杀菌剂∶ 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和多氯联苯(PCBs)。杀虫剂:狄氏剂(endrin)、氯丹(chlordane)、包括艾氏剂(aldrin)、狄氏剂(dieldrin)、毒杀酚(toxaphene)、滴滴涕(DDT)、七氯(heptachlor)、灭蚁灵(mirex)。化学品的副产物:二恶英(PCDD)和呋喃(PCDF)[2]。
2.1 POPs在土壤中的污染状况
中国某些地区最高残留量仍在1mg/kg以上即使在禁用DDT和六六六20年后。南北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残留1988年调查的中上很明显,得到的结果是南方>中原>北方,南方约3.5倍左右,要比北方多。据调查显示,在天津市一次土壤检测中,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均为100%,灌溉菜地的污染极其严重,DDT达280μg/kg,六六六残留量410μg/kg,这些都表明灌溉水受到严重污染。
2.2 POPs在水体中的污染状况
研究表明,在辽河中下游、华北地区地下水中、中国东海岸3个出海口的沉积物中都检测到不同浓度的多氯有机物,甚至广州河段和澳门内港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也大量存在;明显高于全球近岸表层沉积物中总DDT的含量范围(0.1~44μg/kg)的珠江主干广州河段存在PCDD/Fs,PCDDs(特别是八氯二恶英),维多利亚港的工业区工业页造成香港维多利亚港和海岸线污染;令人震惊的是洞庭湖底泥中五氯酚含量为460μg/kg,是全国用药区的上千倍[3]。
2.3 POPs在农副产品及食品中的污染状况
小麦中六六六含量从95~10780μg/kg下降5~140μg/kg。调查显示,六六六、DDT残留量在禁止使用10年之后,DDT的含量要比六六六高。在蛋、乳制品以及植物油之内的农产品中,有机氯含量仍未降低,尤其是在水产品中竟然高达58μg/kg。
2.4 POPs在大气/颗粒物中的状况
在中国的47个大型城市中便以明确规定禁止焚烧生活垃圾,在北京、深圳以及重庆这三个城市中,有四套设施超标:排气中的二恶英类浓度分别为3.6~19ngTEQ/m3(北京),4.3~11.3ng TEQ/m3(深圳),100ngTEQ/m3(重庆)。在台湾南部的工业集中区中大气PCBs的浓度达到6ng/m3,而台湾南部的农村大气中的PCBs浓度为2ng/m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了大量的环境保护标准用以加强我国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控力度。其中的标准包括:生态质量、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等方面的环境质量标准。但是,涉及12种POPs目前可以引用或借鉴的监测标准方法却只有几种方法,见表2。
表2 目前我国针对POPs的监测标准方法
基于整体性、规范性、实用性、探索性、指导性原则,建立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尽可能与国际接轨的测试方法和一套完整的环境监督管理技术支持体系。
我国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方面还不太成熟,起步较晚,对于相关指标的监测情况也不太完善,缺乏一定的环境背景。所以说,要想改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还需要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加强探索,不懈的努力,从而制定出最有效的可行性方案。
[1]王佩华,赵大伟,聂春红,迟云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J].应用化工,2010,11∶1761-1765.
[2]曹启民,王华,张黎明,桑爱云,漆智平.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6,03∶361-365.
[3]黄绣娟,孟先贵,姚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与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03∶21-24.
[4]刘潇,王婷.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现状及来源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2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