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中国金牌数将创新高

2015-12-14 08:31
环球时报 2015-12-14
关键词:平昌冬奥赛场

环球时报/2015-12-14/ 第12版面/娱乐·体育 /作者:本报赴韩国特派记者 刘瑾

随着韩国平昌和中国北京先后成功申办冬奥,未来几年,东亚即将迎来一轮冬奥热。赛场外,中韩正在各自展开筹备工作;赛场内,两国在短道速滑等项目上的“短兵相接”也是一大看点。日前,韩国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平昌冬奥会顾问金东圣在首尔接受《环球时报》专访,畅谈短道速滑的“中韩之争”以及两国举办冬奥会的前景。

环球时报:你17岁参加世锦赛便摘取短道速滑1000米金牌、500米银牌、5000米接力金牌和个人全能金牌,同年还在世青赛上垄断短道速滑的所有冠军。在你看来,韩国短道速滑领先世界的秘诀是什么?

金东圣:其实现在韩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水平有所下降,不能说是“领先世界”。我们最开始是向日本人学习了短道速滑,他们认为运动员的良好表现70%靠技术,30%靠身体素质。然而韩国人一直采用相反的训练方法,我们此前获得金牌都是靠苦练来让运动员的体力跟上,这样才能在赛场上战胜对手。

环球时报:中韩两国近年在短道速滑上的竞争呈现白热化,你如何看待两国实力的交错变化?

金东圣:短道速滑是韩国和中国都十分重视的项目,但这项比赛已经不只是这两国之间的竞争了,加拿大、俄罗斯等其他欧美国家的水平都在提高。各国都在聘用顶级教练,作战技术已经普及,不再是某个国家的秘诀,所以夺冠的最重要因素依然是身体素质。韩国和中国的女选手很不错,但男子的水平都有所退步,还要加强训练。

环球时报:2018年和2022年冬奥会都在东亚举办,你对韩国的参赛前景有什么预期?

金东圣:平昌冬奥会时韩国是主场,运动员熟悉环境,韩国拉拉队气势也足,我对韩国短道速滑的夺金前景看好。但这届冬奥会能否成为韩国拿金牌最多的一届,目前很难说。希望金牌数可以排名前十吧。我认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是中国获得金牌数目最多的一届冬奥会,因为你们有许多年轻选手,而韩国大多数实力干将那时已经进入“大龄时代”。

环球时报:平昌冬奥筹备工作一度陷入困境,目前资金问题是否解决?

金东圣:韩国和中国都是首次举办冬奥会,这说明两国的实力得到世界认可。加上东京2020年举办夏奥会,这三届奥运是世界了解东亚的好机会。据我所知,资金问题是平昌组委会和江原道组委会意见不一致造成的。现在离冬奥开幕所剩时间已经不多,无论如何,双方都在协力筹办。平昌是韩国降雪量很大的城市,举办冬奥可以让选手最大程度地发挥技术。至于奥运遗产的再利用,虽然平昌人口不多,但高速公路一旦建成,开车到首尔只需1个半小时。冬奥结束后,应该会保持相当多的游客流量。

环球时报:退役后你从事什么工作?

金东圣:退役后我曾经在韩国娱乐圈发展过一年,但做艺人需要性格开朗外放,这么多年的运动员生涯决定了我的性格不适合在娱乐圈发展,所以就退出了。我现在在做教练的同时,也在KBS电视台担任短道速滑比赛的解说员。平时会去学校和企业做宣讲,给年轻人讲述我的成长故事,例如我的父亲在1997年看我比赛时突发心脏病去世等等。我希望自己的一些经历可以给年轻人以鼓舞吧。

当我还是运动员的时候,有奥运冠军的光芒环绕,即使有不好的言论也会被身边的掌声和赞美掩盖住。退役之后就有了落差,哪怕出一些小问题就会遭遇攻击性的言论。但我是运动员出身,可以凭借意志来克服这些,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

环球时报:你会以何种方式参与平昌冬奥?

金东圣:2018年平昌举办冬奥时,我会担任短道速滑比赛的解说员。其实现在我已经开始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比如给自己的妻子、母亲讲解短道速滑方面的知识,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观众解说。之前曾经有人请我去中国做教练,当时是拒绝了。但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不论是韩国、中国或是其他国家,我都愿意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教给新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冬奥人才。▲

猜你喜欢
平昌冬奥赛场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液压挖掘机改装抓木器的技术研究
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
走进平昌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