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姝媛
(吉林油田总医院妇产科,吉林 松原 138000)
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吴姝媛
(吉林油田总医院妇产科,吉林 松原 13800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小剂量组患者的给药剂量为12.5 mg/d,大剂量组患者的给药剂量为25 mg/d,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均有明显缩小;大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稳定可靠,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不良反应;疗效
在妇科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子宫肌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多发作于生育期女性,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月经紊乱、子宫增大、子宫压迫等[1],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分为了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分别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疗效稳定,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50例。小剂量组年龄40~61岁,平均年龄(48.25±5.19)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24±1.54)年;单发性肌瘤38例,多发性肌瘤12例;肌壁间肌瘤39例,浆膜下肌瘤11例。大剂量组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48.21±5.21)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4.24±1.49)年;单发性肌瘤37例,多发性肌瘤13例;肌壁间肌瘤38例,浆膜下肌瘤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小剂量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的第3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33),12.5 g/d,每日晚餐后服药[2],连续治疗3个月。大剂量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的第3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33),25 g/d,晚餐后服药,连续治疗3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比较
治疗前,小剂量组患者的平均子宫体积(328.62±20.27)cm3,子宫肌瘤体积(75.26±12.37)cm3;治疗后,小剂量组患者的子宫体积(245.36±24.35)cm3,子宫肌瘤体积(41.12±15.73)cm3。大剂量组患者治疗前,子宫体积(329.46±20.05)cm3,子宫肌瘤体积(75.61±12.74)cm3;治疗后,小剂量组患者的子宫体积(241.64±26.51)cm3,子宫肌瘤体积(40.83±15.43)cm3。
从数据上看,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米非司酮后,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有显著缩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小剂量组恶心、呕吐4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大剂量组恶心、呕吐8例;外阴瘙痒、干涩6例;潮红盗汗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大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子宫肌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和复发率都很高,严重威胁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3]。从现阶段临床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治疗子宫肌瘤主要依靠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量多、恢复速度慢等缺点,手术费用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4]。因此,临床医师在为子宫肌瘤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生育情况、子宫肌瘤体积、年龄、免疫力等因素。因此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仍是治疗子宫肌瘤的重要方法。米非司酮作为一种抗孕激素药物,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抑制孕激素的形成,阻碍卵泡发育;降低患者体内孕酮的活动,有效控制患者肌瘤组织中的雌孕激素水平,达到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5-6]。
本文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均有了不同程度的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情况来看,大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稳定可靠,不良反应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7]。
[1] 谢漫漫.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09:67-68.
[2] 朱 婷,张天铭.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28:61-63.
[3] 杨爱芳.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8:280-281.
[4] 周跃花,余 燕,王经泉.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肌瘤60例的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2008,04:796-798.
[5] 王红梅,陶文兵.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0,33:135-136.
[6] 古再力努尔·塔依尔.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2,10:31-32.
[7] 李剑兰,宋美兰,封全灵,高 彬,田庆丰.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循证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7:4574-4576.
本文编辑:孙春宇
表1 超声图像特征比较 [n(%)]
本文对疑似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50例进行了超声及病理诊断,确诊16例,诊断符合率仅为32.0%,回顾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可见虽然超声检查具有检查快捷方便、无创、重复性好等优点,但在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中,容易与子宫肌瘤囊性变混淆,出现误诊的情况[3],在与子宫肌瘤囊性变进行鉴别诊断时,一方面,要把握子宫肌瘤囊性变和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在是否存在点线状血流信号、是否伴有其他内膜异位、囊壁的光滑程度、囊内是否有分隔等方面的差异,本文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16例多伴有其他内膜异位、囊壁光滑、囊内无分隔,且多可探及点线状血流信号,与子宫肌瘤囊性变之间有比较显著的差别;另一方面,要注意与患者的既往患病史、宫内操作史、痛经等主要症状发生情况等结合,特别是痛经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诊断指标[4],通过综合判断,获得比较理想的诊断结果。
参考文献
[1] 曾梅珍,彭 琳.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及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24-26.
[2] 梁 锋,孙 莉,孙茂莲,等.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45-47.
[3] 张玉霞.二维超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经中药治疗后疗效观察与分析张[J].中国保健营养,2012,7(10):4160-4161.
[4] 王 晋,宋清芸,任泉霖,等.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图像特征和鉴别诊断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6):540-541.
本文编辑:孙春宇
R737.3
B
ISSN.2095-8803.2015.09.0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