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群营 李满娣 姚莉菊 李守荣 蔡文杰 胡刚
毛豆又称菜用大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种植鲜食毛豆已发展成为武汉市蔡甸区广大农民发家致富新门道,年种植面积达4 000 hm2。但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和种植面积的扩大,毛豆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毛豆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摸清武汉市蔡甸区鲜食毛豆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及特点,为防控提供可靠依据,近年来,开展了鲜食毛豆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普查、发生特点观察及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通过大量工作,初步查明武汉市蔡甸区毛豆主要病虫害有:病害5种,其中真菌性病害4种(根腐病、霜霉病、炭疽病、锈病),病毒性病害1种(大豆花叶病毒病);害虫6目17种,其中鳞翅目8种(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豆卷叶螟、银纹夜蛾、豆天蛾、灯蛾、棉铃虫),半翅目3种(豆缘蝽、绿蝽、斑须蝽),直翅目2种(短额负蝗、稻蝗),同翅目2种(蚜虫、烟粉虱),鞘翅目1种(蛴螬)、缨翅目1种(蓟马),螨类2种(红蜘蛛、茶黄螨),软体动物3种(灰巴蜗牛、同型巴蜗牛、蛞蝓)。据统计,每年因病虫害造成毛豆减产20%以上。
主要发生在大豆根部,幼苗或成株均可染病。初期茎基部或胚根表皮出现淡红褐色不规则小斑,后变红褐色凹陷坏死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枯死,受害株根系不发达,根瘤少、地上部矮小瘦弱,叶色淡绿,分枝、结荚明显减少。连作地,土质黏重、偏酸,氮肥施用过多,磷、钾肥施用不足,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地下害虫发生重的田块发病重[1]。
病原为大豆花叶病毒,发病症状因品种、感病时间等不同而有差异,常见症状有4种。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出现轻微淡黄绿相间斑驳,对光观察时尤为明显,抗病品种多表现此状。重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斑驳,皱缩严重,叶脉变褐弯曲,叶肉呈泡状凸起,叶缘下卷,后期叶脉坏死,植株明显矮化。皱缩花叶型:症状介于轻、重花叶型之间,病叶黄绿相间,沿叶脉呈泡状凸起,叶片皱缩呈歪扭不规则形。黄斑型:轻型花叶与皱缩花叶混生,出现黄斑坏死,表现为叶片皱缩褪为黄色斑驳,叶片密生坏死褐色小点,或生出不规则的黄色大斑块,叶脉变褐坏死。此外,该病还常引起豆粒出现斑驳,其色泽随豆粒脐部颜色而异,多为褐色或浅褐色;花芽萎蔫不结实,或呈黑褐色枯死。病毒主要靠蚜虫或农事操作摩擦传毒,田间管理条件差、蚜量大、气候干旱发病重[2]。
霜霉病是毛豆上发生较普遍的一种真菌性叶部病害,此病全生育期都可发生,可侵害叶、荚和豆粒。成株期染病,初在叶正面出现圆形至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的褪绿斑点,后变黄褐色;随病情发展,病斑背面产生灰白霉层,为病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发病后期,病斑汇成大的斑块,造成叶片坏死干枯,还可为害豆荚和籽粒,被害豆荚外部无病征,但内部及籽粒上黏附一层很厚的黄白色粉末,为病菌的菌丝体及卵孢子,被害籽粒发白而无光泽,轻而小。
主要为害豆荚,后期为害豆粒。豆荚感病后在表皮形成褐色小斑块,后期变黑,在湿度高时,病斑出现呈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该病蔓延速度极快,发病中心出现后2~3天即迅速扩展,高温高湿、时晴时雨天气有利于发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两面均可发病,一般情况下,叶片背面病斑多于叶片正面。在南方秋大豆播种早时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鼓粒期受害重。初生黄褐色斑,病斑扩展后叶背面稍隆起,出现病菌夏孢子堆,待叶表皮破裂后散出棕褐色粉末,即夏孢子,致使叶片早枯;生育后期,在夏孢子堆四周形成黑褐色多角形稍隆起的冬孢子堆。叶柄和茎染病产生症状与叶片相似。降雨量大、降雨日数多、持续时间长发病重。
豆蚜虫又称蜜虫、腻虫,属同翅目蚜科。蚜虫的为害表现为成蚜或幼蚜集中在毛豆植株的顶叶和嫩叶背面、嫩茎、嫩荚上刺吸汁液。豆叶被害处叶色变浅,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斑,而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茎叶卷缩、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影响毛豆产量[3]。
毛豆红蜘蛛以若螨、成螨在叶背吸食汁液,致叶片出现褪绿斑点,逐渐变成灰白或红色斑。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田块如火烧状,造成植株早衰,缩短结果期,降低产量和品质。
为害大豆的蓟马主要有豆蓟马和烟蓟马。蓟马的成虫和幼虫均能为害大豆,以刺吸式口器在叶背吸取汁液,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局部枯死,嫩叶皱缩变形,子叶肥大,生长点被破坏后,植株生长停止并出现多头,还可为害花造成落花、落荚。
一种多食性和暴食性害虫,为害寄主相当广泛,除毛豆外,还可为害包括十字花科蔬菜、瓜、茄、豆、葱、韭菜、菠菜以及粮食、经济作物等近100科、300多种植物。以幼虫咬食叶片、花蕾、花及果实,初龄幼虫啮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呈透明斑;4龄以后进入暴食状态,咬食叶片,仅留主脉,是武汉地区夏秋毛豆最主要的害虫之一。
一种多食性害虫。初龄幼虫在叶背群集吐丝结网,食量小,3龄后,分散为害,食量大增,昼伏夜出,为害叶片成孔缺刻,严重时,可吃光叶肉,仅留叶脉,甚至剥食茎秆皮层。常和斜纹夜蛾混发,对毛豆威胁甚大。
烟粉虱的生活周期有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态,成虫有趋嫩产卵特性,主要集中在下部。烟粉虱为害:一是成若虫直接刺吸植株汁液,造成生长不良;二是可传播多种病毒病;三是产生蜜露造成煤污病流行。
属鳞翅目螟蛾科,5月上中旬羽化,8~10月为发生盛期,11月前后以在残株落叶内化蛹越冬。成虫夜出活动,具趋光性,雌蛾喜在生长茂密的豆田产卵,散产于叶背,孵化后即吐丝卷叶或缀叶并潜伏在卷叶内取食,老熟后可在其中化蛹,亦可在落叶中化蛹。
豆荚螟为寡食性害虫,寄主为豆科植物,是武汉地区毛豆的主要害虫,8~10月为发生盛期。主要以幼虫在豆荚内蛀食豆粒,被害籽粒轻则缺刻,重则蛀空,被害荚还充满虫粪,变褐以致霉烂[4]。
俗称菜步曲、豆尺蠖,属鳞翅目夜蛾科。该虫以幼虫食害叶片,造成缺刻和孔洞,发生严重时将叶片食尽。初孵幼虫多在叶背取食叶肉,留下表皮,3龄后取食嫩叶成孔洞,且食量大增。有假死性,受惊后会卷缩掉地。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株的花果、嫩叶、茎蔓等,造成蕾、花凋萎,果荚形成秕粒,叶、茎变黄,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死亡。
武汉地区毛豆发生蜗牛主要有两种:灰巴蜗牛、同型巴蜗牛,以前者为主。取食毛豆幼茎、子叶、幼苗、叶片,形成大的缺刻或孔洞。苗期常造成缺苗断垄。
鲜食毛豆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贯彻绿色植保的理念,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措施,控制病虫为害。
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采用轮作换茬,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措施,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耐)病虫能力。
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烟粉虱、有翅蚜;利用杀虫灯诱杀金龟子、棉铃虫、斜纹夜蛾等鳞翅目成虫。
利用蜘蛛、瓢虫、草蛉、寄生蜂等自然天敌控制田间害虫种群,如人工释放赤眼蜂。此外,还应推广生物制剂治虫防病,如天然除虫菊酯防治豆蚜;阿维菌素、Bt制剂、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等鳞翅目幼虫;苦参碱防治烟粉虱等。
根腐病用43%好力克(戊唑醇)3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淋根;炭疽病用32.5%阿米妙收(苯甲·嘧菌酯)1 500倍液喷雾或10%世高(苯醚甲环唑)1 500倍液对茎叶喷雾;锈病用50%翠贝(醚菌酯)3 000倍液喷雾茎叶;霜霉病用72.2%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800倍液或60%百泰(唑醚·代森联)2 000倍液喷雾;病毒病用20%病毒A 500倍液或1.5%植病灵Ⅱ号1 000倍液叶面喷雾;蚜虫、烟粉虱、蓟马用4%阿维·啶虫脒2 500倍液、25%阿克泰(噻虫嗪)5 000倍液、10%烯啶虫胺2 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1 500倍液喷雾;红蜘蛛用1.8%阿维菌素 2 000倍液或5%氟虫脲1 000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卷叶螟、豆荚螟、棉铃虫等钻蛀或食叶害虫用20%氯虫苯甲酰胺5 000倍液或4.7%甲维盐5 000倍液喷雾防治;蜗牛、蛞蝓每667 m2用6%四聚乙醛(密达)颗粒剂1 kg于傍晚撒施在植株周围。
[1]郑建秋.现代蔬菜病虫鉴别与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410.
[2]陈利锋,梁继农,季伯衡,等.农业植物病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10-212.
[3]吕佩珂,刘文珍,段半锁.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续集[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6:461-462.
[4]洪晓月,丁锦华.农业昆虫学.2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7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