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如何逼近:从凡尔赛到雅尔塔

2015-12-11 09:26吴越
齐鲁周刊 2015年38期
关键词:和约凡尔赛战争

吴越

“绞肉机”的欧洲格局:世界是如何被战争搅到一起的

凡尔赛是法国的著名宫殿,雅尔塔在克里米亚半岛。从一地到另一地,需要横穿欧洲大陆。历史的轮回经历了差不多30年,世界从一个世界到了另一个世界。

1919年,凡尔赛会议的消息传到东方,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五四运动所促发的民众的觉醒,到了雅尔塔体系确立之时,终于建立了一个新的世界。凡尔赛体系形成时,在远东还出了一个华盛顿体系,当时叫“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个被束缚的国家——德国和日本开始了挣脱缰绳的野马狂奔。

西方,世界改变的进程更加猛烈。

回到凡尔赛条约本身。发端于萨拉热窝的枪声,点燃了一战的战火。欧洲两个联盟之间水火不容的关系,促发绞肉机式的杀人游戏得以上演。然而还应该看到,早在1904年,日俄战争就已预示了大战的到来。

1904年,日本和俄罗斯两个列强因在华利益的冲突爆发了战争,双方也在战争中投入了大量新式杀伤武器,一方面给两军造成了巨大伤亡。一方面也让人们窥见了工业时代战争的恐怖面目。以至于日俄战争结束的10年之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些战役中也能看到日俄战争的影子。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功劳”,新的科技使得新的战略形成。当英国在远东找到日本作为自己的代理人,英日同盟的产生,便是“冷战”的开始。但是在欧洲,英国和俄国最终走到了一起,利益都是相互的,在远东,俄罗斯是一个咄咄逼人的角色,经过日本的修理,老实的巨人重新回到英法的阵营。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触发俄、德、法、英等国互相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距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整整过去一个月,最终导致历时四年、造成3000多万人死伤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有历史学家认为,它对世界长期而持续的影响到现在都难以准确评估。但在过去100年里,欧洲人仍习惯将一战称为“欧战”。

这里面潜伏着一对主要矛盾:英德矛盾,后发的强国向老牌帝国争取话语权的斗争,以及老牌帝国维护自己地位的斗争。最终德国战败,协约国对它进行了残酷的教训。他们想彻底斩断德国崛起的能力,但却埋下了德国复仇的种子。

德国的复仇之路:背弃俾斯麦的原罪与复活

有一个说法是:俾斯麦之所以没有一味扩张,因为他知道普法战争后德国的疆域已经到了欧洲列强能够容忍的极限。但后世的德国人被扩张冲昏了头脑。假如希特勒在二战时不进攻苏联,它其实已经完成了复仇……

凡尔赛条约的出现,很容易让人想起更早前的维也纳体系。19世纪国际体系,首先是维也纳体系确定的,然后经过1878年的《柏林条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基本格局用简单的两句话说是这样的:在欧洲大陆内部,列强应该是实行势力均衡;在欧洲以外的海外事件。皇家海军就是最高法院。欧洲大陆不允许再出现拿破仑或者菲利普二世这样的霸权统治者。

一战前和一战后,德国都想成为这个“霸权统治者”。

2010年10月3日是两德宣布统一的二十周年纪念日。除此以外,这一天在德国历史上还有一层不多为人知的意义:截至这一天,德国完全还清了凡尔赛和约中签订的战败赔偿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92年后,这场战争给德国带来的后续影响,至少在财政上,才画上了一个句号。

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公开他们苛刻的“分赃”条款,包括巨额赔偿、领土和殖民地要求,军队缩减规模及责令德国承担所有战争责任。德国代表团一致决定拒绝签字,准备离开。德国谈判代表团成员马克斯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一边宣告世界新纪元的到来,高唱博爱与公正,一边却干起了国际盗贼的勾当,为未来埋下了新的冲突和矛盾。亲眼看着这一切发生让人感到恐惧。”

奇怪的是,凡尔赛和约的条件虽十分苛刻,但德国的战略优势似乎却比从前更明显了。一战前,德国在东西两面均有强邻压境,使其扩张意图备受抑制。出乎意料,和约签订后。东欧已无制衡德国的力量,俄国发生了革命不再卷入欧洲列强纷争;奥匈帝国分崩离析,法国经历战争的打击国势衰微,英美实际上已不肯保证和约的执行。

当1919年和会上的仇恨消退后,欧洲外交人士逐渐发现,“战争责任”的归属要复杂很多,从而产生一个问题:对德国如此严苛的惩罚是否公平?一旦大家产生这种疑问,尤以英美执行惩罚德国的条款的意愿就开始动摇。在德国大众眼里,和约一直都是“战罪谎言”。最终,和约既未建立起实质的均势,也未消除建立起道德均势的心理障碍。从长期来看,德国在凡尔赛和约后的地位,比战前更有利于主宰欧洲。曾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的和会代表们发现,离开巴黎时,新秩序不过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了。

在日本,类似的事情同样发生。这其中伴随着中国作为一个弱国被不断蚕食的悲剧。

挣脱与维护雅尔塔体系的远东困局

1939年。德国进入了二战的战备阶段。25年前的男女老少在他们对于战争的渴望终于被实现时,一股复仇的冲动弥漫整个德国,孩子们冲着满载士兵出城的列车挥手。老兵们大声呼喊道:“新一轮的战争,我们要打得更猛,更迅速,更不留情!”这其中,也包括一战老兵希特勒。

“这场战争是我的大学……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最伟大的时期。”希特勒后来谈到一战时这样说。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希特勒在一战中的经历对他后来领导纳粹德国引发一场全然不同的、更加极端的战争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战结束时德国的境况更加坚定了他将新的一场战争彻彻底底打到最后一兵一炮的决心。他在《我的奋斗》以及其他场合的演讲中说道:“这场新的战争之于德国,要么意味着全胜,要么意味着彻底的毁灭。”

自然,德国走向了毁灭。也走向了重生。

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在纽芬兰附近海域上的一次会晤中拟定了《大西洋宪章》,这是第一份预见战后建立普遍和永久的国际安全体系的英美文件,从而拉开了创建国际新秩序的序幕。到1951年9月《旧金山和约》的签订,雅尔塔体系宣告形成。十年磨一剑,与凡尔赛体系仓促的一年半相比,也已注定有了更高的安全性。

所谓雅尔塔体制是指二战后期,美、英、苏、中等国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以及由此确立的旨在遏制德、日军国主义复活并以此为逻辑起点的战后国际和平秩序和法权体系。

二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有了相当的调整,但总体说来,其旨在遏制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制度根基及由此形成的地缘政治基本格局没有改变。苏联解体之后,雅尔塔体系在欧洲确实是解体了,其标志是在雅尔塔体系中被分离的东西德统一,苏联波罗的海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及原属于苏联地缘政治势力范围的东欧转入西方阵营。俄罗斯失去苏联时期在欧洲地区的地缘利益,同时也失去对东欧的“保护”责任。

但是,在远东地区,却不能说雅尔塔体制解体,因为构成雅尔塔体系的制度要素和大国保障远东和平的法律责任没有变:俄罗斯仍然继承着雅尔塔体制赋予苏联的占领日本北方四岛的权力;美军依然驻扎冲绳;中国在雅尔塔体制中被恢复并确认的对台湾主权的法律地位没有改变。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曾表示:“今天的日本和二战前的德国有不少相似之处,对此我们深感忧虑。”一个被束缚的日本,正在试图重新走上毁灭之路,伴随它的,是否是一个新的轮回?而此时,中国已非当年的弱国,在中国走向世界和日本冲破雅尔塔体系双重力量的控制下,一个全新的原东格局正在形成。

此时,在美日同盟以及日本对南海、东海、台湾所做的诸多手脚的背景下,或许只有中国是清醒的。也应该看到,日本的最终目标不是中国,而是它的土地上驻扎的美国大兵。如果说德国历经两次毁灭才得以重生,在新的对决中,远东格局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猜你喜欢
和约凡尔赛战争
汽车安全测试的“凡尔赛”语录——凡尔赛C5X安全解析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加油站“凡尔赛”:油价终于不涨了
加油站的凡尔赛:油价终于不涨了
凡尔赛C5X
保卫世界和平的战友——郭沫若和约里奥-居里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