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嬿
摘 要:人文教育的复兴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为人文学科,英语专业改革不能以削弱或压制人文教育为代价,而应超越职业化、功利化取向,回归人文教育的应有之义。以人文教育为核心改革英美文学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英美文学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平台功能。
关键词:人文视域;英语;英美文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12-03
对于英语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改革过分注重语言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其学科定位中应有的人文内涵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不少国内专家、学者撰文呼吁英语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提出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坚守注重人文教育的传统[1-3]。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最能培养人文精神的英美文学类课程由于不能带来直接和明显的市场经济价值,依然遭到冷遇和忽视,相当多的学生认为此类课程无用,由此导致这些人文课程的课时和内容被大幅度削减和压缩,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日渐趋于职业培训化,与“大学之道”渐行渐远。因此,面临当前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类课程的生存危机,我们有必要寻找自身课程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思考和探讨合理的课程改革方案,以提升英语专业的人文内涵和专业品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英美文学教学现状
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启发人文精神不可或缺的核心课程。但是近些年来,英美文学课程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境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实用主义的影响,英语专业本身面向社会的多元化需求逐渐发生蜕变,英语专业特有的“人文性”被“工具性”“实用性”“技能性”取代,旅游英语、经贸英语、法律英语等大行其道,而英美文学课程由于不“实用”自然被视为可有可无的鸡肋,导致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下降,头脑空洞,思辨能力不强。另一方面,由于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仍然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人文常识的讲授,而忽视文学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考核内容大多局限于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也能通过考试,这样的教学和考核方法根本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技能,充实心灵,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传递人文力量。而且由于课程自身的难度,在英语专业中一度占有举足轻重位置的英美文学课程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影响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另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跟英美文学相关的课程除了有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这两门专业知识必修课程外,还设置有英语诗歌、英语戏剧、英语小说、英语散文等专业知识选修课程。这些课程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贯通,但是由于缺乏有机统一的规划,各门课像是孤立、散乱的棋子,教师间互不沟通,缺乏对相关课程间横向与纵向关系的研究,导致授课内容重复,知识的连贯性和层次性难以体现,而学生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性的学习过程指导,在“无我”的状态下盲目地跟着课程和教师走,自然也就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无从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了。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明确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优化整合相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利用网络平台,建构一个以人文性为核心的课程群,更大限度地发挥英美文学课程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平台功能。
二、人文视域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策略
(一)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4]根据大纲的描述,英美文学课程承担着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责任。换句话说,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意义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英美文学的一般基础事实和数据,比如识记作家和作品的名字,掌握什么是十四行诗,这就与真正意义上的人文课程的精髓背道而驰了。我们要通过英美文学课程启发学生思考文学作品或文化现象背后的特质和人文内涵,涵养人文精神。现在许多人在谈论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没有了人文精神,大学教育的灵魂不在。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生产”什么,这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出来的更多的是“关心脚下的人”。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人文不但关乎涵养的深浅、人格的高低,更关乎社会的进退、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存亡。当前英语专业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下在不知不觉中也为经济所控制,置英语的人文教化功能于不顾,甘愿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我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重新构建大学教育的人文精神,而秉持对商品经济社会的相对独立性和超越性才能提升大学人文精神,文学教育则是涵养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途径。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的是英语专业是人文学科而非工具性学科,英语专业不是仅仅学英语的专业,而是应该通过英语教育来培养有优秀的头脑和灵魂,充满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强烈的社会担当的人才,而英美文学课程以其生动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正是承载这一情感教育功能的最佳课程。
(二)建构英美文学课程群
建构以人文性为核心的英美文学课程群是以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为导向,整合和优化英美文学相关课程资源,加强课程间的关联性,给学生呈现出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和阶梯性的人文课程群体系,让人文化的教育贯穿英语专业教育的始终。
从大一基础阶段的阅读课就应考虑到人文精神的输入,以往基础阶段的阅读课过于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在新的课程群体系中,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就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来感知人文学科的魅力,同时夯实英文的基础阅读能力。如果这个阶段阅读材料的输入量不够,后续的文学课便是无根之木,缺乏后劲。进入到二、三年级,学生开始真正接触蕴含人文精神的经典课程,如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学生透过一部小说或是一首诗歌,品读经典,在文本中体会自己无法企及的生命经验,培养审美情趣,充实心灵,丰富自我,内化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最后高年级阶段开设拓展课程“英美文学名篇选读”,将分开开设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门课程进行优化组合,涵盖文学理论,培养学生进行文本的深层次解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和批评能力。英美文学课程群以人文性为核心,呈现出了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相互密切联系的整合性的有机课程群体。
除了课程间的纵向传承,英美文学课程群内的教师还可以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上适当融合和打通,以加强英美文学课程间的横向联系。在基础阶段的阅读课上涉及与英美文学相关的话题时,教师不妨因势利导,为学生制造一种阅读期待。比如阅读过程中遇到文学作品的某个人物或作品中经典的某句话、某个诗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点拨其在文学作品中的魅力,激活学生自主阅读文学文本的欲望,将人文教育渗透每一个阶段。文学与文化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文化是文学的内涵,镶嵌在文学作品的每个角落,透过文学来审视文化会让文学作品展现独特的风采。在英美文学课程中遇到和文化相关的话题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横向思考。比如,在诗人华兹华斯笔下,我们看到了英国的湖区和随风摇曳的水仙,体会到了自然的巨大魅力和力量,它能为人类带来永恒的精神财富。再比如,英国史前的巨石阵,在哈代的笔下却成为了苔丝寻求暂时庇护和安慰的异教石碑柱,最终成为苔丝悲剧命运的祭坛。文学与文化的融合与碰撞能把概念化、抽象化的现象或常识生动地呈现出来,带来震撼,触动心灵。这个时候,文学承载了文化,而文化又通过文学得以传播。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合理是能否将人文教育渗透到课程群每一阶段的决定性因素。长期以来,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主宰,强调人文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记忆,压抑和剥夺了学生的心智体验和审美自由,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人文技能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处于劣势,表现在语言能力、人文素养、思辨能力等方面不足,缺乏发展后劲。针对这种情况,英美文学与文化课程应利用自身人文课程优势,以学生为中心加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近年来,认知诗学理论被引入到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中,对英美文学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认知诗学关注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的认知体验,强调互动性与文学语境性,即读者文学阅读中的心智活动与日常认知中的相通之处。在英美文学的课堂实践中,教师不妨运用这一新的教学思路,将文学作品中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挖掘出来,帮助学生架起文学作品和日常认知体验的桥梁,让学生以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的身份进入到文本中去,在感同身受的环境中阅读文学作品,认识人生,审视自我,并丰富审美享受,提升阅读兴趣。比如,英国诗人本·琼生有首关于人生的哲理小诗《高贵的天性》,我们要度过什么样的人生,这是日常生活中会反复思考的一个话题,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认知阐释。让学生先分享对这一话题的感受,再引导学生解读作品,诗人用“橡树”和“百合”来阐释人生的价值不取决于生命的长短,文本阅读经验与个人生活体验的互动不仅让学生体会文学的魅力,还帮助学生丰富人生思考,构建自我人生价值。
英美文学作品是以传统的印刷符号为标志的“文本文化”,对信息化时代的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但英美文学作品自身蕴含的丰厚的人文宝藏使其与以电影、电视、网络等图像符号为标志的“影像文化”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动态势。比如去年大热的一部电影《星际穿越》中反复出现的一首诗《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让人印象深刻,这首诗是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于1951年创作的,诗人鼓励年迈的父亲不要屈服于命运的摆布,要咆哮、怒斥,要与死神奋争到底。而影片中运用这首诗来表现地球即将灭亡,但人类依然不屈不挠地为生存而拼搏的决心,读起来令人震撼。原本高高在上的文学作品通过影音手段具象化、生动化,拉近了读者和文本的距离。另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根据叶芝的诗歌《When You are old》改编的歌曲《当你老了》,没有“春晚”和“我是歌手”电视舞台的重新演绎,这首诗歌不会被大众熟知,不会和读者产生共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适当的影音资源,可以激发学习者和作品的共鸣,培养阅读兴趣,引领学习者深入阅读,构建人性化的学习环境。
但是即便是高质量的阅读输入也要通过有效的体验输出,以保证习得的知识外化为人文技能和内化为人文精神。当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之后,再以多种形式将掌握的知识和潜能发挥出来,才能实现完整的人文性建构。教师在课内外引导学生开展多样性的体验式学习,如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将人文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阅读感悟到的知识通过写作、翻译、讨论、朗诵、歌唱或戏剧表演等形式展示出来,这些实践性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人文素质,思辨和创新能力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5]。
(四)建设课程群网络平台
传统的课程网络平台通常是由单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协作完成建设,教师和学生的网上互动只能在本课程内进行,交流相对封闭。而在英美文学课程群的网络平台下,通过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三个层次的模块建设,将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相互照应的连环、递进式的课程体系清晰、完整地呈现出来,相对于分散的课程网络平台具有更大的优势。课程群内的教师和学生在课程群平台上可以互动交流,分享所思所想,感受情感交流的乐趣,教师通过平台了解自己所教课程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内在关系和学生所处的水平或存在的问题,而学生在课程群平台的统一规划下,可以清晰地了解群内一门课程对另一门课程的意义和关系,加强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和整体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有选择、有目的地主动学习,锻炼表达和思维能力,增强人文素养,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英美文学课程有多种相通的人文资源,如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西方历史、哲学、艺术及影视作品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资源库最直观地实现课程间的信息共享,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课程群网络平台集课程资源建设、管理、互补、共享及互动交流为一体,在方式上,使实施构建英美文学课程群的改革更具操作性,同时可以避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可能带来的随意性和简单化。
(五)优化考核机制
传统的英美文学课程考试方法采用单一的闭卷考试模式,而且过分注重学生对文学史实的识记熟练程度,这种考核评价不适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产生负面的阻碍作用。英美文学的学习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过程,它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个体化感受,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部作品会有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体思考。因此,死记硬背的客观知识和一成不变的标准化试卷不应该成为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唯一评判尺度,要从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体验能力入手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人文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考核方式的特殊性,即对过程的评价要重于对结果的评价,对主观隐性知识的评价要重于对客观显性知识的评价。课程考核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与教学过程相统一,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习作、小论文、作品改编、翻译或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加强考核的全过程和多元化,这样才能为学生平时的学习提供正确导向,激励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基于人文性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三、结论
人文教育的复兴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作为人文学科,英语专业的改革不能以削弱或压制人文教育为代价,而应超越职业化、功利化取向,回归人文化教育的应有之义。英美文学与文化课程群的建构是把人文化教育放在首位来整合课程设置,学生在课程群的统一规划下,通过英语来学习文化,品读人生,净化心灵,开阔人文视野,滋养人文情怀,锻造人文品格,提升思辨能力。正如蒋洪新教授所说,人文教育在某种意义上看似大而无用,实则无所不用[6],令人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孙有中,金利民.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改革初
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
[2]查明建.比较文学对提高外语院系学生人文素质的意义
[J].中国比较文学,2005,(2).
[3]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
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
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0.
[5]邓颖玲.注重英语专业的人文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3).
[6]蒋洪新.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专业建设[J].中国外语,
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