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本 花开满园

2015-12-11 17:33雷怡安
四川党的建设 2015年12期
关键词:藏区民生教育

雷怡安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书中引用《尚书·五子之歌》的经典句子,将人民、民众对安邦治国的重要性再次重申。

民生,关乎老百姓最切身最真实的需求,吃、穿、用、住、行各个方面,看似零散的部分却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影响深远。将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握在手上,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才能够有强大的动力支撑。

过去的五年是四川全面深化改革、推进 “两个跨越”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四川的民生工程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扶贫、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项目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喜人成果。从“十二五”向“十三五”前行,动力是强劲的,支撑是坚实的。

回望“十二五”,民生点滴历历在目!展望“十三五”,热切期盼在心头!

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7月,在阿坝县麦尔玛乡亚坤玛村的“藏家乐”里,游人如织。一拨外地客人刚进帐篷,热情的主人就端上了酥油茶和手抓肉。“这个藏家乐是县里确定的精准扶贫项目”,村支书朵莫清楚地记得,去年3月,县乡派来了工作组,挨家挨户调查摸底。“村里人均草场少,劳动力富余,我们提出办个藏家乐,带动村民脱贫,可是村集体经济一点积累也没有。”经过申报、评议、审核、公示,不到两个月,阿坝县拨下来50万元扶持资金,“藏家乐真的办起来了!当年的收入就有30万元。”

五年前四川省农村贫困人口达1356万人,全川有六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四川省委作出庄严承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个地区一个民族。”

“十二五”期间,四川以“四大连片扶贫片区”为重点,在大小凉山彝区推进“彝家新寨”建设,在藏区推进“藏区新居”建设,在秦巴山区推进“巴山新居”建设,优先帮助最贫困的村和农户建房,不落下一村一户。目前,“巴山新居”已建成4.8万户,“藏区新居”建成2万户,“彝家新寨”建成1万余户。已累计助力脱贫近1000万人,交出年均摘掉200万顶“穷帽”的漂亮答卷。

省委书记王东明在谈到扶贫、生态、转型、三农“四件事”时,说:“四川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只争朝夕、担当担责、主动作为,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坚定决心和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顽强斗志,奋力夺取脱贫奔康的全面胜利。”

如何在“十三五”的规划中,更好地落实精准扶贫,使更多的老百姓收益获利?落地的政策是必不可少的。成都市发改委主任何礼向记者介绍,成都下一步将以“造血”方式精准扶贫,特别是从技术、资金、项目、智力方面提供支持。成都市旅游局正组织“结合当地的情况策划特色旅游产品,搞探险、骑行、马拉松等特种旅游项目,探索一种可行的产业扶贫机制。”

民生教育,让梦想照进

现实

梦想是什么?藏族姑娘肖芳会告诉你,走出大山,有份稳定的工作;藏族小伙尼玛甲则会说,当兵入伍到军营里锻炼;彝族姑娘马海阿依莫会说,将来考上大学……对祖祖辈辈放牧种地、家境贫寒的他们来说,这些梦想曾经只是梦想,然而没想到有一天梦想真能照进现实。

2009年,四川省在藏区启动“9+3”教育计划,组织学生到内地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如今,这一计划已从四川藏区扩展到了彝区,惠泽了4万多名学生,让高原深山的少数民族学子搭上了“梦想列车”。

省委、省政府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今年实施的“十项民生工程及19件民生实事”中,教育是重头。从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到定向招录免费师范生,从学生的作业本到高海拔学生取暖,教育民生项目紧扣群众之需,更加细致和务实。

省教育厅承担的十项民生工程17个量化考核指标中,有8个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余项目进展顺利;19件民生实事5个量化考核指标中,有4个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14年,古蔺县投入1500余万元,完成了所有村级校点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实现了网络“班班通”,所有学校都接入了“四川省中小学数字校园云平台”,进入数字教育“高速路”,被推荐为教育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示范应用典型区域。

资中县挖掘资金的边际效益,在安排公用经费时,对有住校学生和规模较小的学校给予了适当倾斜;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把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了实现《四川省教育与就业扶贫专项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四川省教育厅决定从2016年起,在师资队伍建设、贫困学生资助、民族地区教育方面,制定和落实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就业创业,成才的路不止一条

就业还是创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今年才从电子科大毕业的两名年轻人,一名选择了去一家IT公司上班,一名在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全省把充分就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出台了多个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等政策。把大学毕业生等特殊群体就业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

2014年年末,全省城乡就业总量为4833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60.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531万人,增加149.1万人;乡村3302万人,减少88.7万人。

社会的发展、大众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今年11月,省委书记王东明前往天府新区成都、眉山、资阳片区调研。在天府新区时,当得知不少年轻“创客”是回乡创业的家乡人时,王东明要求各地和省直相关部门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促进川人川商回归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激励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兴业。

医疗卫生,让百姓没有后顾之忧

家住在金牛区花牌坊附近的赖素蓉,现在有点小感冒或者小病痛再也不往大医院跑了。她说大医院人多,看点小病在社区医院就能够解决。赖素蓉到社区医院挂号到拿完药大约用去了半个小时的时间。6种药的花费为300元左右。她说过去在大医院看病要花2000元甚至更多,现在节省了不少开销。

“十二五”期间,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构建起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缓解“看病难”提供了有力支撑。

“卫生计生是重要的民生,要让民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表示,打造一支既能满足民众基本的健康需求,又能站在世界医学之巅的卫生计生队伍是“十三五”的关键。到2020年,卫生计生人才总量将达80万人,总体水平位居西部前列。(责编:李静)endprint

猜你喜欢
藏区民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