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其然,本名:陈红兵。80年代习诗并开始发表作品。多次在各种征文中获奖。作品散见于《四川日报)》、《四川工人报》、《四川建筑报》、《凉山文艺》、《孔雀》、《滇池》、《绿风》、《四川经济日报》、《散文诗世界》、《荒原》、《青年作家》、《天门文艺》、《新诗》、《时代文学》、加拿大《北往》、《剑南文学》、《诗选刊》、《乡土》、《星星》、《中国诗人》、《四川文学》等报刊。并有作品收入《今生我在现代爱情诗歌精选集》、《中国当代红色诗歌选编》、《爱情照耀着我们》、《百名诗人作品集》等多种选本。
诗写初荷
(一)
夏天没有成熟
除了疯长的草,池塘的荷
小心翼翼地借路过的清风,等待
将隐忍的泪水从窄处滑落
让感觉不再干瘪,无力
雨点是个好伙伴,诗意
在笔端无声地化开
只要闭上眼睛,感觉
就会走进另一方山水
(二)
打开池水,红或者白
从一点到一片,洇湿
整张虚拟的眼界
枯黄的宣纸上,苇丛长高
朦胧的水雾
交换亲昵,交换温度,交换色彩
起笔处,惹动水珠的
其实就是一缕淡雅的清风
(三)
六月并非修辞,古老意境
有风吹过,疾驰的瘦马伫立,
翻卷的莲叶,象失去耐心的琴音
急切而又杂乱
雷声很重,但风声很轻
天幕间卸下的秘密,只是
一个小小的误会,撕裂了
整个荷塘里的文字
初荷
她站在青春期
微隆的乳房,撑开
一个少女的独白。
阳光还很稚嫩,很多梦
都裹在长长的晨光里
堤岸有零散的蛙鸣,晨读的风
一路遗落书翻过的痕迹
五月渐渐走远,变窄的身体
偷偷尝试着一个初吻的高度
旧纸伞还在,翠色的羽翅
已遮挡不住婀娜的腰身
有小鱼醒来,拍绿了野草
一些散落的名字
却在清水中缓缓游动
荷叶上行走的禅
(一)
我在想象荷的优雅
想象寺庙里的宁静
铺放的宣纸
香烟与清风反复梳理
这似乎真的与佛结缘
静静的池水,是佛的前半生
慧根植于泥塘的低凹处
任风雨流放,混沌里
渐渐平息的风景
恰好停留在落笔的空白
小荷高于水面的静寂
让丹青成为一种孤本
梵音逆风而来
冥想的红烛站立在虚像里
有流动的红尘
尘缘已是高处的露珠
像一个艰难的跋涉者,行走
在光影与阴影的窄处
如泛开的水墨
(二)
从五月到七月,荷叶
始终让出清风,让出妖冶
让出一切蜂与蝶的痕迹
只留蝉鸣和红蜻蜓
风过,无声无音
这蓝色的味道,绿色的味道
就是荷塘
留下的一个偈语
(三)
我预备了三载的兰舟
用夜色靠近,时间
是一个圆型的背影
不说思念,不说孤寂
安祥,自会叫醒月色
在老柳树下,蛙声与虫鸣
像一场虔诚的晚功课
高高低低的诵读声
从不同的蒲团下走散
雨敲打荷塘里的宁静
纷纷坠落的花瓣,在露水里断了退路
碧蓝如洗,四周空了下来
(四)
从出水的尖角,到展开荷叶
一路向西,向西
花蕾,花朵,莲台,残荷,
淡墨与枯水的平衡
三尺水宣,装八百里的荷风与清静
不见喜悲,不说枯荣
风,始终在轮回的时光取与舍
有歌声划过,袅袅余音
如淡淡的白云
简与繁,曼妙的诗意
像一片被风皱过的瘦水,即使零落
也有一本经书端坐在莲台
大雨之后
洗过以后,有出奇的清爽
出浴的树木,出浴的花草
还有出浴的房檐,都滚动着新鲜的水珠
小花伞刚刚收拢,让一场短暂的
寂静,在湿漉漉的长发上
开始喧哗
远山,一个侧卧的倩影
光影开始清晰,开始
吸入每一口自由清新的花香
干净的色彩变幻着天空的翅膀
每一片草叶,都期待另一片草叶
落下的露珠
我在荷塘边,听雨声追打着水声
绿色的风,停放在荷叶上
而我的镜头中,到处都插播着
露珠拥挤的声音
一个人的雨夜
(一)
闭上眼睛,就是天籁
任风去吹,任雨去下
雨伞在不远处
路灯在不远处
音符,如线条般地长时间地抒怀
拉直,又轻轻的扭曲
闪亮的树叶,暗合
不断晃动的光线
声音是纯粹的
一场宏大的奏鸣,在夜里
没有任何间隔
任由孤独的情绪倾泻而出
(二)
思念,淅淅沥沥
像一篇放旧的情书
每一个光亮处
都有无数个伤心的理由
窗台,放着失神的眼泪
只有两只风铃
拉着手,说着
被风吹走的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