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顺 李国禄 李海鹏 薛海涛 刘金海
摘要:作为1998年新成立的本科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道路。各个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大量走访调研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改革;社会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101-02
近期,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则提出,“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自此,“转型”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界关注、研讨的热点问题[1-3]。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转变,尤其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适时进行专业改革则是摆在众多本科院校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在广泛走访调研、汲取众多兄弟院校宝贵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或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设置、工程和实践能力培养及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人才培养目标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彰显自身办学特色
自1998年教育部进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新设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后,目前国内有188所高等学校办有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有117所大学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94所大学设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后两类专业中有近三分之一左右的大学设有铸造、锻造、焊接、模具等专业方向[4、5]。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各院校由于原有的专业基础不同,专业定位及发展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培养模式及培养计划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大体可归纳为两种培养模式:一是有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二是宽口径的通才式培养模式。
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学校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下设铸造、焊接、模具三个专业方向,而所处的环渤海地区拥有大量铸造、焊接、汽车、钢铁企业,河北省目前也正在努力打造装备制造业强省,国家也明确提出积极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因此,本校在专业建设上始终坚持立足和服务于本地优势企业,培养和造就更多全面型、综合型、应用型和创造性人才,教育改革中心思想中强调“拓宽基础、提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建设体现出明显的行业(企业)依托性和互助性,应属于第一种培养模式。而有些大学,除了强调对材料的组织、结构、制备过程和性能的关系进行基础性研究外,更注重于面向实际进行应用性研究,培养人才立足于所属地域和行业,服务于经济建设。
各个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所处地域的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前提下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并保持相对长时间的稳定,而在过程培养上要随时进行适度的改革。
二、应切实加强二级学科专业平台课建设,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尽管培养模式不同,但是目前许多院校探索并建立了由一级学科的学科基础平台、二级学科的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方向选修模块及交叉学科公选模块共同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一级学科的学科基础平台中开设了诸如“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固态相变原理”、“材料热力学或物理化学”、“金属材料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等反映大材料特色的学科基础课程;同时对有关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整合与重组,形成了二级学科专业平台课,如“材料成形原理”、“材料成形工艺”、“材料成形设备”等,以使按二级学科层次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好社会适应性。
从目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仍然是按照行业特征来招聘人才,这种情况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并将随着社会和工厂企业的专业人才培训功能的建立和完善而逐渐发生变化。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高校应该切实加强二级学科专业平台课的建设,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在强化基础的同时,可以对现有选修专业课模块进行适当调整,突出所学专业的行业性和专业特色,以满足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例如可开设“无损检测”等课程,将其作为一级学科基础平台课的补充和完善,这不但可以扩大并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同时可以扩大学生的就业适应领域。对于大多地方工科院校而言,目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或方向)的毕业生中只有少部分考研或出国留学,而绝大部分是到企业就业,并且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也基本是铸造或焊接工艺制定、现场施工,模具设计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密切关注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需求,在课程、人才培养标准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收集相关企业对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标准,再依据该人才培养标准对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案进行细化和分解。而若毕业生考研或出国留学的较多时,培养标准、教学大纲等也应适时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三、注重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新时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加强工程素质教育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围绕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这一环节,许多高校均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开设了诸如“工程训练”、“专业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创新和任选实验”等课程,并建立了诸如“无损检测实验室”、“材料物理性能实验室”、“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室”、“试样制备和金相实验室”、“大型综合实验室”等设备较完善的实验中心,实验中心为教学、教师科研提供服务。也有的学校将一些课程(如“材料工程基础”)的部分教学放在企业进行,使得校外实习基地成为校内教学的重要补充。此外作为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内容,很多高校都积极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的高校选拔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提早参加教师的科研小组,使之接触了学科的前沿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此外,高校在学生中还应积极开展资格认证培训。以焊接专业(或方向)为例,自从200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开创性地在高校焊接专业学生中开展了国际焊接工程师(IWE)培训工作以来,河北工业大学也很快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这不但明显提高了即将从事焊接技术工作的人员素质,满足了企业需求,还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专业教育和工程教育相结合,切实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很多参加培训及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的学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技术支持[7]。
不过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比较,我国工程教育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许多工科院校定位不准,不顾自身条件、一窝蜂地追求建设所谓“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性、综合性大学”,片面追求SCI、Ei的论文数量,而常常忽视了工程教育在本科生培养中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很多不足。很多高校还没有建立起制度性的、稳定的校企层面的合作关系,实习这一重要教学环节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另外,虽然有的学校在培养目标中也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设备短缺,使得专业综合实验、创新和任选实验、甚至个别专业课实验不能开设,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
总之,尽管各个学校对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不同,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应重视优秀工程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都要切实加强各类实践教学环节,提倡“校企联合”,并以此来设计和制定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工程训练和实践教学环境与条件等,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四、结束语
在目前众多高校面临转型、大学生就业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各高校的专业改革不必遵循统一的模式,而应从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范藻.高校转向“应用型”关键在落实[N].光明日报,2014-08-05(2).
[2]尤小立.高校“应用技术型”转向的现实纽结[J].社会观察,2014,(5).
[3]胡晓青,李建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4,(2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沈云慈.以应用性为特征的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4):39-41
[7]李慕勤,杨文杰,曹永胜,等.在校学生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与大学生的就业[J].焊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