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玉梅
摘要:城市经济学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55-02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伴随而来的城市问题也愈加严峻,这些问题涉及到城市土地、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财政、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的累积带动了人们对城市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1965年美国学者威尔伯.R.汤普森的《城市经济学导言》的出版预示着城市经济学作为专门研究城市经济问题的独立学科产生[1]。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的一门理论课,同时该课程也被我国城市规划专业委员会列入了八门核心课程之一[2],但该课程在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中所处地位并不高。以我校为例,该课程为专业任选课,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四年制)。为适应市场需求,我校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十分重视各种设计课,所以在学生动手能力增强的同时,忽略了理论基础的培养。然而我国的城乡规划专业日渐成熟,各种经济、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规划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性工作,不懂城市、缺乏社会经济知识的规划设计人员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城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综合性很强,其性质基本上属于理论科学,涉及内容庞杂、枯燥,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上好这门课,一直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
(一)内容的增补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我国的定位为理科,毕业后学生的去向大致为各类规划设计的企事业单位,由于目前的这种需求定位使得各高校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侧重于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经济社会意识的培养不够。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应运而生的应用经济学,是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大三之前除必修课经济地理学有涉及少量的经济学理论外,其余均不涉及。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在教学内容中补充了相关章节的“经济学基础”,如经济学的五大公理,在实际章节中采取先补充理论后解析案例的形式,前期的理论铺垫可以为后续的案例理解提供基础,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以致用。在讲一些传统理论的同时,通过文献、网络资源的补充,增加学生对学科前沿的了解,如在讲“城市体系和城市结构”时,引入“反规划理论”,探讨这样新的规划视角对未来城市结构的影响。
另外,增加关于城市经济热点事件的内容,如回顾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增加学校所在地“苏州”的城市经济发展专题等,引入这些耳熟能详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心理上对理论的恐惧,提升课程内容的吸引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二)与现实就业接轨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就业后大多从事规划设计类的工作,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无疑是绝大多数毕业生今后将要面临的重要执业资格考试,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专业人员注册管理制度实施得越来越严格,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的通过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毫无疑问的是,该考试的通过对本专业学生个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共设有四个科目,其中一门《城市规划相关知识》中,有一部分知识为城市经济学的内容。因此,为了满足学生就业以后的需求,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参考了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
二、教学方法探索与尝试
(一)教学内容案例化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应用性也很强、能力培养困难的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中不能只专注于理论的传授,而应该和现实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与理论相结合,这样既有助于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及现实案例的分析,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讲城市和城市经济时,将新加坡和深圳的城市经济发展作对比,分析两者成功的原因,论证其成功的可移植性;如在讲城市化时,剖析我国中小城镇的崛起过程,借鉴国外的城市化发展过程,探讨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通过将这些现实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引入到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关心现实社会的意识,让学生提前体会本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密切。
另外,由于城市经济学的学科范畴很广,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根据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自身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侧重的调整和安排。对应于城市规划涉及的门类,安排有针对性的专题,如:“城市产业经济”对应于经济与产业,“城市土地经济”对应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环境经济”对应于生态环境规划等。笔者试图通过这些专题的理论、案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的联系,给学生传达规划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设计行为,它还是政府行为,能够引导和调控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课堂讨论常态化
大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经过两年的训练,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面对理论课的学习上也有了一定的惰性。城市经济学涉及理论众多,难免显得枯燥,因此传统讲授法亟需改变,必须要在课堂环节设置上下功夫。笔者结合每个章节的理论目标,选择案例,在介绍完案例的基本情况后,抛出设置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引导,这样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同时也能保证讨论不偏离方向。如在讲城市住宅经济时,引入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向。经过实践后发现,在城市经济学的课堂增加这个环节后,学生对现实社会热点问题的兴趣也更加浓厚,课堂气氛更为活跃,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进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endprint
当然,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也是一个问题。大三的学生课业繁重,加上任选课从心理上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可能会出现有的同学不想参与或消极参与,导致讨论流于表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为了保证讨论效果,笔者做了一些尝试:一是分组讨论,利用已有分组(我校该专业学生从大一暑假的实习开始就自由分成8人左右小组若干),通过组长组织、组员参与的形式,可以有效防止讨论离题或不讨论的情况,组员之间比较熟悉,讨论氛围营造良好;二是轮换发言、互为补充,在整个城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讨论设置为8~10次,组内各成员均有机会发言,可以打消很多同学的侥幸心理,保证讨论的参与程度;三是课堂讨论计入平时成绩,不讨论不得分,由于考查课平时成绩分值占总评成绩60%,因此,讨论的参与度可以得到保证;四是针对每个议题,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了相关的新闻或专家评论视频,在讨论结束后播放,学生可以对比专家和自己的观点,如果一致,可以受到很大的激励,激发其参与下一次讨论的主动性,如果不同,学生也能得到反思,会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三、考核方式的探索—综合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传统的考试形式容易导致学生临场突击机械记忆一些考点,而不能真正地理解课程内容、学以致用。因此,笔者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对考核方式也做了一点改变。
本校规定考查课成绩设置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 60%+期末成绩40%,为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认真地对待整个教学过程,本课程平时成绩由两块构成(10%的考勤+50%的课堂讨论)。因此,学生的平时成绩能够较好地体现整个学习过程的学习态度和参与情况。
为了检验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在最终考核方式上改为案例分析。笔者提供多个案例以供选择,每组同学选择一个案例,分工合作,最后形成案例分析报告一份,案例分析汇报一次。其中案例分析报告要求按期刊论文的形式,着重训练学生论文书写规范性及参考引用的规范。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分工、合作、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合作完成案例分析报告和案例分析PPT后,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教师和其余学生可针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该组的所有成员可以进行回答或补充。最终,教师根据案例分析报告的质量及汇报的质量给予评价和打分。这个部分全组的得分一致,这也可以激发组内的帮带学风,能力强、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带动、帮助较弱的同学。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期末考核采用这种方式除了检验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之外,同时也兼顾培养和检验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论
总之,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考核方式都做了一定的改进,力图使理论联系实际,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经过实践发现,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划与社会经济运行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城市问题的日趋复杂,也对城市规划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理论对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基于此,开设城市经济学等人文科学课程对理科背景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是值得推崇的。当前,社会对城乡规划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地、有前瞻性地安排和设置课程对于今后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THOMPSON W. A preface to urban economics[M].Balt imore:Johns Hopkins Press,1965.
[2]陈秉钊.谈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J].规划师,2004,(4):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