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峰 赵晟 王柳柱
摘要:论文在分析环境地学双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教”、“学”共进的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提出了点面结合的内容设置原则、主动与被动交互的教学方法、渐进式-回环式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设计,以及开放式的考核方式。教学体系强调教学效果,淡化考试,以培养学生的系统观、时空观为目的,为环境科学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地学基础。
关键词: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43-02
环境地学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是环境科学与地学的交叉学科。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环境地学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球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该系统中人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实施双语授课,依托国际学术期刊、专业网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科知识与进展,也可以为后期课程积累专业词汇,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科学问题研究。环境地学双语课程教学实践显示,现有教学体系从“教”与“学”两方面均有不足之处,存在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教学过程推进不合理、师资队伍与学科背景不合理、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教学体系设计缺乏“教”与“学”的统筹兼顾。所以,有必要对环境地学双语教学的教学体系进行梳理,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一、环境地学双语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筛选、层次不清晰。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有侧重环境科学的,也有与自然地理学接近的,各有特色。现有教材一般以地球环境系统的圈层系统为对象,按照圈层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系统的关系[1,2]。有以环境介质为依据进行划分的,分为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及问题等[3,4],也有从地球系统的整体观出发,以环境变化的过程研究为重点,综合分析环境变化的区域影响,为解决当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供对策[5]。在现有教学中,教学内容安排上缺乏侧重点,加上学时所限,讲解流于表面,导致学生感觉学了很多东西,但又似懂非懂,学习效果偏差。
2.师资队伍配备不到位。交叉课程的特性决定了环境地学的课程内容的复杂性,任课教师除需要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外,地学背景更是不可或缺。同时,还需要具备大气、土壤、海洋、水文等学科背景,因此,形成多学科的教学梯队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双语教学中还存在教师队伍简单的问题,甚至出现一个教师包办所有课程内容的现象,导致部分内容的讲解不到位,讲课效果不佳的现象。
3.学生学习效果不高。学生语言水平不够,是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一问题在普通高校中比较突出,该类院校中生源基础相对较差,语言能力相对较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与学生沟通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学习效果差,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效果导向的双语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从教学体系的构成环节出发,探讨科学的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紧扣“教”、“学”双方,从内容、手段、过程、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其中,内容是根本,手段根据内容进行设计,过程与效果紧密结合,过程的设计决定了教学效果,效果的评估又通过反馈途径,促进内容的调整,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如图1)。
1.多层次、点面结合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择是整个课程体系设计的关键所在,直接决定了课程体系的设计方向。教学内容选择要有层次,既要涵盖课程的基本内容,又要重点突出,体现特色教学,对热点研究问题进行追踪、讨论,同时满足多个层面的要求。首先,作为课程的基本要求,从地球环境系统入手,依次介绍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等重要子系统,体现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地球环境系统概念,从该系统的形成、圈层分异、演化入手,引入人类活动的影响,阐述人-地交互作用;同时,结合院校特色,形成课程的特色章节,选择特定圈层进行重点讲述;最后,引入热点研究话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兴趣。
以海洋类高校环境科学专业32学时课程为例,课程内容设置上要尽量涵盖地球环境系统的各大圈层,讲述圈层发育、人类活动对圈层的影响,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约占总课时的50%);其次,对海气、陆海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讨论,选择海岸带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影响,讨论近岸环境污染、渔业资源问题等问题,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最后,结合学科前沿,介绍重要的地球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形成“基础-特色-热点”共存、多层次的课程内容体系。
2.多方法融合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选择直接与教学效果相关。传统的教学手段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教师的讲课技巧、知识背景要求非常高,在不具备这一条件的情况下,常出现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课,而学生完全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既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也打击教师授课的积极性。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教师授课上,可以采取讲述式与互动式交替进行,部分基础知识可以以讲述式为主,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PPT、视频等多种手段,配合传统的板书,对一些知识点通过板书方式进行强化。教师上课以引导为主,抛砖引玉,向学生展示研究对象的概貌,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资料,鼓励学生搜集各种资料,拓展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过渡到互动式、自主式学习。学生可以就课程内容的任意点进行讨论,设置一定比例讨论课,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内容的讲解与讨论中。同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前半段完成讨论课题的选择,课程后半段集中进行讨论。
3.科学、多元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亦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接收度,不分主次、不分重点的“漫灌”式教学过程,会使得学生迷失在庞大的教学内容中,抓不住重点,进而影响学习效果。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论文提出渐进式、回环式两种教学过程设计模式。所谓渐进式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深入分析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整理出课程内容的脉络,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理论知识的讲解由浅入深。课程内容从地球环境圈层系统的形成开始,依次进入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智慧圈层,每一部分以介绍圈层的结构、层次、过程为基础,逐步加入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引用各类前沿研究成果辅助教学。所谓回环式教学过程设计,是指巧妙利用课程内容之间的相关性,适时重复,加强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课堂听课之后如果不加以复习,或后续课程中不再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则会很快遗忘。地球环境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这一特点决定了本课程一些教学内容,由于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多次出现,例如大气环流与风海流,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授时,可以对交叉部分的内容进行梳理,适当重复,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endprint
4.合理的师资队伍构成。教师队伍组织上,建立教学梯队,由多学科背景、多职称梯度、科研一线教师参与教学。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多具有丰富的课堂经验,主要参与基础内容部分的讲课;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课,结合自身课题,介绍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高职称教师往往兼具教学与科研优势,但各项任务也相对繁重,在课程教学中以质量把关、基础内容授课为主,同时帮助培养青年教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此外,根据地球系统的组成,可以在适当环节邀请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以充实课程内容。
5.开放式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对应整个课程教学体系设置,采取开放式的课程评价方式,考核过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国内一般院校的考核方式,平时、作业、讨论、期末考试,分别占10%、20%、20%、50%,期末考试成绩占据相当大的分量。对课程考核内容进行改革,实行开放式的课程评价方式,可增加作业、讨论课比例,降低卷面考试的成绩比例,把课程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学习中,尽量改正学生临考复习、突击准备的不良学习习惯,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参照10%、30%、30%(40%)、30%(20%)设置。平时成绩主要体现在出勤率;作业以两次以上为宜(32学时),作业也可形成难度梯度,包含(基础题+附加题)两个部分,兼顾基础较差的同学,同时激发优秀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课成绩包括课堂讨论中PPT汇报与课程报告两部分,同时考查学生表达与撰写两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环境地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特点决定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多年双语教学的实践,暴露出现有双语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论文从教学内容筛选、教学过程设计、师资队伍配备、教学考核形式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在教学体系设计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为根本目的。通过该教学体系实施,学生可以真正掌握课程知识,教师可以从教学过程中反思教学与科研工作,做到“教”、“学”相长。通过论文研究,为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建设提供初步的改革经验,切实发挥环境地学课程的学科地位,为环境科学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赵烨.环境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天杰,宁大同,薛纪渝,等.环境地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储金宇.环境地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4]郑乐平.环境地学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5]郑度,谭见安,王五一.环境地学导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