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志立(河南省濮阳县畜牧局 河南濮阳457100)
我们知道建造良好的鸡舍、选择优质的鸡苗和饲料,科学化的饲养管理,尤其是对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和饲喂科学化的掌控,是养殖成功的必备因素。但在饲养过程中,还有一点是决定养殖成败决定性的因素,并且在饲养过程中较难掌控的,也是诱发许多疾病的根源——温差。
众所周知,饲养管理核心的是温度,并与湿度、通风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三者协调不好就会出现温差,鸡在换毛期温差的最大承受范围为2℃以内,换毛结束后对温差的适应力有所增强,但也不宜超过4℃。雏鸡阶段适宜的温度33~35℃(湿度在65%~70%),以后每周下降2℃。但临床上由于温度表的准确性,悬挂位置的不同,湿度的不同,所表现的温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掌握温度除观察温度表外,14日龄以后的鸡群,还应该参考鸡群情况(25日龄之前可参考鸡分布均匀情况和鸡张口呼吸的情况,25日龄之后可以参考鸡群张口呼吸情况和鸡羽毛的紧凑情况)来判断鸡群温度是否适宜。温差通常说起来简单,但要在整个饲养过程中,有效地掌控却并非容易的事情。
主要是指一年四季的季节温度对饲养管理造成的影响,以及在季节交替时、气候易突变给饲养管理带来的不便。
春季湿度较低,温差变化较大,多风。饲养管理的主要工作:增加鸡舍湿度(尤其是暖风炉采暖的鸡舍)一直到走鸡不能放松;鸡舍宽度在13m以下的鸡舍,通风多以自然通风为主,适当使用顶风机和侧风机为辅,控制通风口不宜过大,进风量不宜过快,并随时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调整通风。
干热和湿热并存;饲养管理的主要工作以降温为主。初夏天气易突然炎热,可使用纵向风机通风降温,此阶段要注意,虽然外界温度已经较高,但风口温度仍较凉,要注意进风口不能直接吹鸡,更不能让风从网面下经过直吹鸡腹部。随着温度的升高,可逐渐使用水帘降温,使用初期要注意缓慢使用,防止水帘进风过凉(可通过调整风机的使用数量和调整水帘周围的小窗户来中和湿帘的凉风)。进入三伏天后,要放开使用一切降温设备,包括风机、湿帘和雾线等。此阶段的注意事项是:(1)在鸡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内,尽量不要将鸡的羽毛打湿,以免风速大而受凉。(2)注意进风死角,尤其是鸡舍两头。(3)注意舍中间的风速是否达标。(4)注意晚上的通风降温。(5)千万不能控水,要及时检查水线。(6)注意舍内负压。(7)饲料应少添加、少储存,以免高温高湿下霉变。
温差逐渐加大,初秋多水,风大;与夏季相比秋季的饲养较难掌握的就是通风。初秋高温高湿应该降温为主,到深秋就是一个以保温为主的过程。因此秋季通风的原则是首选自然通风,其次是顶风机通风,再次侧风机通风,再次主风机通风。秋季通风的注意事项:(1)首选自然通风,如环境得不到控制,再使用机械通风,一定要缓慢开启逐渐增大。(2)进风口要多不要大,保持微风常通。(3)外界温度是通风的第一标准,要及时关闭风机。(4)背向通风。(5)升温通风。(6)如遇降温天气,一定提前升温并关闭通风口。(7)与夏季相比秋季的舍内氨气浓度要高一些,人突然进入鸡舍会有一定的味道,但有一个原则不能超越:“可以让鼻子感觉到味道,但一定不能让眼睛感觉到不舒服”。(8)当纵向风机和侧风机使用时,天窗、顶风机和鸡舍的污水排出口将会成为一个进风口,要注意这些位置鸡的温度是否适宜。
冬季天气逐渐变冷,多干燥,有风,主要的考验是鸡舍的密封及保温情况。这个阶段要注意的是:(1)温差会形成风,通风口进来的凉风是否能吹着鸡。(2)在深秋和初冬季节要注意看鸡舍的墙壁、棚顶和隔断是否有水珠形成,凡能形成水珠的位置,冬季将会有凉气渗入进鸡舍,造成鸡舍内温差拉大和局部鸡群受凉。(3)冬季通风口一般会使用不带内袋的饲料袋遮挡上一部分让急风变成慢风,让大风变成微风,同时又给鸡舍提供氧气。(4)适当给鸡舍增加湿度,尤其是20日龄之前的鸡。(5)鸡腹部坚决不能着凉。
主要指天气在晴、阴、雾、雨、霜、雪和风时对饲养管理造成的不便及应对。在养殖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才能让鸡群较大限度地减少发病,因此养鸡喜勤忌懒。晴天时要注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温度;阴天时要及时给鸡群采取供暖设施,不能到17日龄就停止保温;雾天时要保证机械通风,并保证微风常通,不可捂棚;雨天时要注意及时升温,防止外界温度下降引起鸡舍内温度的下降。下霜时,往往白天热,晚上冷,尤其1:00~5:00,要注意进风口要小或者关闭,炉子正常工作。下雪不冷化雪冷,雨雪天过后要及时给鸡舍房顶清雪,并适当提高舍温,谨慎通风,尤其是化雪时候。天气突变对养殖的影响主要的考验是:快速、及时。不要认为冷一会不要紧,热一会没关系,要知道细节决定成败。
昼夜温差是养殖过程中较累人的一个环节,主要是白天温度逐渐升高,和晚上温度逐渐下降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供暖设备和通风设备,才能较大限度地降低舍内温差。最明显的4个阶段:7:00~11:00,升温阶段;13:00~15:00,高温阶段;17:00~22:00,降温阶段;1:00~4:00,低温阶段。当然以上4个阶段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要灵活掌握。
舍内外温差是指舍内温度与舍外温度所形成的温差,温差形成风,因此了解舍内外温差对通风口的开关、大小和方向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主要是鸡舍热源周围的鸡与鸡舍整体温度和离热源稍远的鸡的不同,尤其是采用暖风炉供暖的鸡群,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暖风炉用的散热片或送风袋应该尽量安装在靠墙的两边,面向墙壁或地面吹风。用小炉子采暖的也应该向两边靠拢。优点:(1)可以减小和缓冲外来的冷空气。(2)避免局部高温,使鸡脱水,影响鸡群的均匀度。
进口包括了人员设备的进出口和进风口,一般进风口瞬间进来的风较凉,也容易忽视,因此临床上70%以上鸡群的呼吸道病,都是由于进口温差引起。当舍外温度与舍内温度,有10℃以上的温差时,鸡舍内温度可能不低,但鸡的体感温度就已经接受不了,因此应在进风口的位置用饲料袋遮挡在网边上或进风口容易受凉的鸡群周围;人员的进出口也要有一个充足的育温环境,并在进口2米内,用饲料袋或塑料纸对网面至地面的位置进行保护。以防人员进出凉风乘机入侵。
主要指鸡群随日龄的增长,自身对温度需求的变化和鸡群自身产生的热量的变化。这个过程要注意2点:(1)日龄增长的同时温度应该缓慢下降,始终保持20%左右的鸡张口呼吸。(2)当后期机体自身产生的热量能满足需要时,也不要着急停止供暖设备(可适当加强通风),防止突然降温。
主要指舍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情况和有没有通风死角,尤其是饲养规模在8000只以上的鸡舍。一般情况下,育雏的位置靠近暖风炉的位置,温度始终要高一点,离热源远一点(靠近风机)的位置始终要低一些。为弥补这一缺点,可以将散热片尽可能向后移动(送风袋靠近炉子的出风口全部扎死让热风向后输送),但这一操作比较费煤,有时效果还不理想,较好的办法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离热源较远的位置生上一个或几个小炉子。另一种情况是,鸡舍四周温度低,中间温度高(尤其夏季降温时),通风时要充分考虑。夏季通风降温,要注意最低进风口要低于鸡群的高度(尤其是地面饲养的鸡群),风机前面约1~1.5m的位置不要有鸡,这些都会是通风死角。
主要指鸡群在舍内的分布均匀情况和整体的饲养密度是否合理。鸡正常的体温是42℃,控制密度温差的一个原则是不让鸡相互拥抱取暖。 一般鸡场饲养密度,地面饲养为不超过10只/m2,网上饲养的也一般不超过13只/m2。夏季根据降温设备情况可适当少一些,冬季如果通风设备不理想,建议一定不要盲目扩大密度,以免诱发气囊炎、大肠杆菌病和腹水症等疾病。在饲养的过程中建议及时用网片将鸡分成几段或几片,不让其来回自由奔跑,以免鸡都挤在一起时热,分散开来又凉。当然密度温差也受扩群及时与否的影响。
指在鸡群扩群前后产生的温差,临床上15%的呼吸道病与扩群有一定关系。 什么时间扩群较好?当温度能够满足时,鸡群密度应越小越好,但最大的密度承受在于,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不管是吃料还是喝水,都不应该有鸡在后面等着或者挤着吃料喝水。扩群的注意事项:(1)扩群前,适当提高鸡舍内温度(可以提高到30%~40%张口呼吸的鸡),并持续到扩群后24小时以上,逐渐下降至正常温度。(2)扩群前,对即将要扩的位置加温,不低于鸡舍内现有温度,当温度能够满足鸡时,先将塑料隔断拉下,注意2小时内不要放鸡。(3)一般塑料隔断有2层,相距不超过5m,隔断必须全密封,尤其是网面以下更不能有凉风,挡鸡的网面一般距离塑料隔断有1m以上的距离,不能让鸡直接接触塑料隔断。(4)扩群时尽量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免疫前后不扩群,鸡群在亚健康时慎重扩群。
主要是指笼养鸡、网上饲养的鸡,临床上许多温度表都挂在鸡背的高度,而鸡较脆弱、较怕受凉的是腹部。 温度表及温度探头,悬挂的高度不同,所测的鸡舍温度不同(悬挂位置越高,温度越高)。在秋冬季节必须将探头放在网面以下5cm处。笼养鸡宜在上2层育雏,待换毛结束后再移到最下层,1,。%因此建议温度探头的位置应该在第二层下5cm处。
主要指养殖户在鸡苗进舍前,舍内温度过高,与鸡苗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温差。一般鸡苗进舍前,建议提前4(地面饲养6)小时升高温度至35℃,以后缓慢降至27~30℃。来鸡后将鸡平放在网面或地面上,揭开纸箱盖子后,缓慢升温至33~35℃。另外注意一点,除最炎热季节降温外,网面以下尽量不要走风,以免鸡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