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荩?荩?荩文题设计
过农历年时的应时食品叫“年糕”,贴在门上表现喜庆吉祥的画片叫“年画”,做的比平日丰盛的蔬菜、鱼肉叫“年菜”,除夕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的饭叫“年夜饭”。这些无不渗透着浓郁的年味。请以“年味”为题,自选文体,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荩?荩?荩教师开场
漫步古代诗丛,年味无处不在。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元日》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千多年前的“年味”,伴随着爆竹的震响、屠苏酒的飘香,以及桃符的耀眼,尽情地弥散开来,与初升的太阳一道,让大地盈满无限生机。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征明在《拜年》诗中吟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元日人人外出拜年,拜年的人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只是姿态性地投一张名帖,表示礼数就够了。清新淡雅的“年味”,在那一张张简单却承载着祝福之意的纸帖上飘逸而出。
高考语文真题中不乏扑面而来的“年味”。如2014年北京卷第20题,要求考生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这道题借用微作文的形式,引领考生把目光投向“春节”这一万家欢乐的时刻,用文字集中表现喜庆祥和的气氛。而这种喜庆祥和的气氛不正是阵阵“年味”的释放之功么?
我们提笔表现“年味”时,既可以走进古典文学去捕捉,也应该置身于我们所处的世界,去感受今日的年味。
?荩?荩?荩学生互动
思路①
用记叙的方式表现年味。可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叙写爷爷奶奶盼望儿女们回家过年、团年宴上一家三代推杯换盏以及老人为儿女们赠送年货的几个画面。其中要渲染过年的环境氛围,要点缀生活气息浓郁的细节,还要对“年味”进行必要的议论点染。
思路②
用随笔的形式点化年味。随着作者质朴无华的描述,丰子恺笔下温馨的年俗,老舍笔下热闹的年俗,梁实秋笔下趣味无穷的年俗,鲁迅笔下让人过目不忘的年俗,以及冰心笔下十分喜庆的年俗,如同团年宴上一道道美味的佳肴,一一地呈献在我们面前,飘散着芬芳的文化气息。有的年俗我们早已耳熟能详,而有的习俗别开生面。无论陌生,还是熟悉,都洋溢着浓郁的年味儿,令人咂摸不已。
思路③
用散文的手法描写年味。行文时借助自己的五官,嗅忙年时被“柴火亲吻过的气味”,听“一阵紧似一阵”的鞭炮声,观那大红的“福”字和欢迎亲人回家过年的横幅,“分享”在袅袅热气中品咂小酒、放松心情的欢悦。篇末妙用短语,点染出令人品味不尽的神韵。
思路④
用戏剧的形式展示年味。开头用家家门上的年画、红灯笼、春联作为特写镜头,营造过年的浓烈气氛;然后“剪辑”几个镜头:1、市长与春节期间仍坚守建设工地的农民工一同包饺子,吃饺子;2、村支书把在村口徘徊的空巢老人接到家中,给他斟上一杯酒,令老人感动得落泪;3、团年饭后,儿子推着轮椅上的老父去逛公园、看民俗表演。最后安排一段“旁白”,对“年味”进行诗意的议论。
思路⑤
用议论的笔调表达年味。运用对比手法,先简写父辈曾经的“年味”,那里有童年的欢乐、童年的色彩;而今我们这一辈的“年味”越来越淡,春联没有了,年画也少了,跳狮子、踩高跷已远离了……过年的人们不是在酒桌上畅饮,就是在牌桌上“搏杀”!对比今昔,感叹“年味”的改变,引人思忖。
?荩?荩?荩佳作呈现
年 味
潘 倩
睁开眼,叫醒我的不是闹心的闹钟,而是年的气息,一种像火苗舞动的温暖的年味,足以将不近人情的瑞雪都融化干净。
枕边的新衣还隐约散发出柴火亲吻过的气味,睡眼惺忪的我慵懒地环顾着四周。透过快要被雪死死封住的窗棂,窗外那湿漉漉的寒气让我忍不住打了个寒噤,下意识地裹紧了镶有绸缎的大红被子。陈旧的红木雕花衣柜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神秘而古老。火红的大“福”字显得格外显眼。一旁的实木小桌子上面放着家人几年前的全家福,桌子上还残留着擦拭过的痕迹。这些古老的物件陪伴着爷爷奶奶在这老房子里已走过七十几个春秋,但今天的它们像获得新生一样,弥漫着崭新的味道。
匆忙套上衣服跑向香味飘来的地方。厨房里,灶头的小铁锅上蒸格冒起一片水汽,它用炽热的内心呵护着年糕和红烧肉。灶里的柴火烧得正旺,熊熊火光映着爷爷脸上那如沟如壑的山脉,连皱纹都笑得那样美。灶壁上因为多年的烟熏火燎,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油烟痂,黑黢黢的。灶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配菜和瓶瓶罐罐的调料,一缕缕白烟从灶沿中慢腾腾地升起,和一大片水蒸气在空中缠绵。换下粗布青衣,穿着崭新棉衣的奶奶正在其间忙得不亦乐乎,似乎很享受。我站在厨房门口,想象着“万灶炊烟”景象,除了城市那冰冷冷金属器械的触感和无味的人言。
大门外的鞭炮声一阵紧似一阵,硝烟味更加浓烈刺鼻。年画、大红灯笼、春联粉墨登场。比起城里的灯红酒绿、霓虹闪烁、一些企业单位门前的灯笼、偶尔的零零散散的爆竹声、村头悬挂的“欢迎外出归来的家人回家欢度春节,你们辛苦了”的大红横幅,更能温暖一颗颗疲惫的心,家乡的年透着一股人情味。
常年在外奔波的人儿们,难得谋面的亲人们,如今翘首可盼,兄弟姐妹欢聚在一起,听着老一辈的人聊聊旧时吃过的苦受过的罪,并不是唏嘘过去那些年熬日子有多难,只是感慨如今的幸福生活。没有城里饭局上的觥筹交错,也没有为事业工作的压力而抱怨和不满。只在热气袅袅中嘬一口小酒,借着欢愉的年味给疲惫的心放放假,涤荡一种归家的安逸心情。
是夜,黑魆魆的夜。突然,万千烟花在那个特定的时刻闪亮腾空,异彩纷呈,好不醒目,伴随着纷纷扬扬的瑞雪,激昂的情韵给年味平添了几分情调。
火光冲天,年味正酣。今夜,不眠。
?荩?荩?荩亮点揭示
这是一篇描写年味、吟唱乡情的抒情散文。作者调遣自己的五官,嗅见了忙年时被“柴火亲吻过的气味”,听见了“一阵紧似一阵”的鞭炮声,目睹了那大红的“福”字和欢迎亲人回家过年的横幅,还“分享”了在袅袅热气中嘬口小酒、放松心情的欢愉。行文语言活泼灵动,富含韵味,如“像火苗舞动的温暖”“用炽热的内心呵护着年糕和红烧肉”“一大片水蒸气在空中缠绵”等语句,平添了浓烈的年味。篇末妙用短语,点染出令人咂摸不尽的神韵。
?荩?荩?荩结 语
从广义的角度讲,“年味”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描写“年味”,议论“年味”,应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记忆与彰显。行文时,最好用上虚实相生的手法,让五官的具体感触与心灵的抽象点化融为一体,传达出“年味”的特有气息。
董新明,语文特级教师,已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世界》等70多家刊物上发表教研著述800余篇,发表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100余篇。教研论文获省、国家级一等奖10余项,参与或主持省、国家级两项科研课题实验工作。指导学生发表习作800余篇,先后培养出杨念念、陈婷婷、张元元等30多名优秀文学少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