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吉 孙世超(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创造性开展综合性大学阳光体育活动新局面
袁 吉 孙世超(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吉林大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创造性开展综合性大学阳光体育活动新局面的措施:(1)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监督工作;(2)结合实际,狠抓落实;(3)加强宣传 营造氛围;(4)注重表彰,成绩显著;(5)以点带面,以赛促练,深抓细节;(6)深入开展早操,保证学生锻炼时间;(7)建立阳光体育活动预案,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阳光体育 综合性大学 现状 措施
为认真贯彻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人人户晓,深入人心。推行阳光体育活动,旨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全面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深入实施。本文选取吉林大学阳光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对活动现状进行分析,并创造性地提出综合性大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新局面的具体措施。
1.1、吉林大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项目(表1)
吉林大学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校园占地面积622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339万平方米。现有6个校区8个校园,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方位。在校全日制学生六万多人。结合吉林大学的特点,体育学院每年都结合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学校阳光体育活动计划。2014年,吉林大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累计100余次。
1.2、吉林大学阳光体育活动竞赛模式
创新学生阳光体育群体竞赛模式,将吉林大学群体竞赛工作分为五个层次:A级赛事是由体育学院负责的全校各学院参加群体赛事,参加并完赛的学院校运会加20分;B级赛事是各校区负责的具有校区特色的群体赛事;C级赛事是由体育学院派专项教师组织的公开赛形式的群体赛事,参加并完赛的学院校运会加5分;D级赛事是学生社团组织的挑战赛形式的群体赛事,体育学院给予指导、裁判辅导、场地器材和赛事纪念品的支持;E级赛事是体育学院组织的新兴体育项目、体育部长、体育社团负责人、阳光体育志愿者和一级裁判员培训班等E级培训活动,参加并通过考核的学生,给予该学院校运会加10分。通过这些做法,尽可能在不同层面上满足学生竞赛、健身和学习的需要。通过这一形式参加活动的学生从2008年的8万人次到2013年28万人次。群体活动的广泛开展对增强学生体质、营造浓厚校园体育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2007年A、B、C的三级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到2013年的A、B、C、D、E五级阳光体育年度群体活动方案。以2014年为例共有100余项活动,其中24项锦标赛性质的A级活动,参加学生人数达到12万人次;16项校区学生参加的学区性质的B级活动,参加学生人数达到8万人次;22项锦标赛性质的C级群体活动,参加学生人数达到6万人次,18项由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D级群体活动,参加学生人数达到2万人次,20多项由体育学院负责组织的新兴项目和一级裁判员培训班等E级培训活动。全年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赛事的人数预计达到28万多人次。校园体育文化蓬勃开展,形成了体育走进大学生生活,体育促进健康的良好氛围。每名新生发放《大学生科学健身手册》。
此外,每项活动开展前一周左右,将会在吉林大学校内通知以及吉林大学阳光体育网站公布具体活动通知;体育学院会在相应的时间增加一些新的阳光体育活动内容,也将会提前通知有关学院参加。
1.3、吉林大学阳光体育赛事负责人
各类阳光体育赛事负责人是来自于一线的体育专业课教师,并且负责项目为个人擅长的体育项目,而且多数教师都是国际级和国家级裁判,有利于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而且在赛前召开技术会议,讲解比赛要领和注意事项,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1.4、吉林大学阳光体育赛事开展地点
由表1可知,吉林大学由六个校区组成,A级赛事一般在中心校区进行,B级赛事在各个校区进行,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参与比赛,因地制宜,根据校区特点及场馆优势,有选择性的开展相应阳光体育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1、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监督工作
吉林大学历任校长都一直非常重视学生体育工作的开展,成立了吉林大学体育运动委员会以及阳光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会议,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对工作了具体的部署和分工,使责任落实到人,工作具体到每个环节。
2.2、结合实际,狠抓落实
由于吉林省位于中国的北方,冬季较为寒冷,加上学校分为六个校区、八个校园。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为了使活动顺利的开展,应该把体育课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结合,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我们严格执行国家对高校体育课的规定;阳光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学生体质健康达准》测试
相结合,深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测试预约制度,结合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给出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特色体育活动相结合,引入角斗士、排舞、花式跳绳、越野行走等新兴项目和特色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一方面使这些运动得到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这项运动,另一方面也丰富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丰富校园生活相结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篮球、足球、排球、田径运动会等常规项目,也可以通过开展趣味运动会、寝室运动会等活动不仅达到了运动的目的也丰富了校园生活;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长效活动机制相结合,阳光体育活动是一个需要长期开展的体育活动,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在各方面下足功夫,创造有利于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条件。
表1 吉林大学阳光体育活动一览表
50 4月上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羽毛球公开赛 C 51 4月中旬 南岭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台球公开赛 C 52 4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花式跳绳公开赛 C 53 4月下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排舞公开赛 C 54 4月下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武术公开赛 C 55 5月下旬 朝阳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女子七人制足球公开赛 C 56 5月下旬 南岭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三对三篮球公开赛 C 57 5月下旬 新民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体育舞蹈公开赛 C 58 6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软式排球公开赛 C 59 8月下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游泳公开赛 C 60 9月下旬 南岭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网球公开赛 C 61 9月下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轮滑公开赛 C 62 9月下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健美操公开赛 C 63 10月中旬 朝阳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五人制足球公开赛 C 64 11月上旬 南湖校区 吉林大学雪地足球公开赛 C 65 11月下旬 朝阳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毽球公开赛 C 66 12月下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速度滑冰公开赛 C 67 12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跳绳公开赛 C 68 12月下旬 净月雪场 吉林大学学生越野滑雪公开赛 C 69 3月中旬 南湖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迷你”马拉松公开赛 C 70 4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武术挑战赛 D 71 4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花式轮滑”挑战赛 D 72 4月中旬 和平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桥牌挑战赛 D 73 4月下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研究生阳光体育杯篮球赛 D 74 5月下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小个协会篮球挑战赛 D 75 9月上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中国象棋挑战赛 D 76 9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国际象棋挑战赛 D 77 9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特殊人群”飞镖挑战赛 D 78 9月下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长跑挑战赛 D 79 9月下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小个协会相对跳高挑战赛 D 80 10月份 南湖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攀岩挑战赛 D 81 10月份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跆拳道挑战赛 D 82 11月份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羽毛球趣味挑战赛 D 83 11月份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研究生“阳光体育杯”乒乓球赛 D 84 12月份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冬季户外挑战赛 D 85 12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环湖无痛苦跑步”体验赛 D 86 6月上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100米飞人挑战赛 D 87 3月上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角斗士培训班 E 88 3月下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广播操培训班 E 89 3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花式跳绳培训班 E 90 3月下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排舞培训班 E 91 4月上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无痛苦跑培训班 E 92 4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太极拳培训班 E 93 4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橄榄球培训班 E 94 4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越野行走培训班 E 95 4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三路长拳培训班 E 96 4月下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狂潮舞蹈培训班 E 97 5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运动会志愿者培训班 E 98 3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会体育部长培训班 E 99 3月中旬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体育社团骨干培训班 E 100 10月份 中心校区 吉林大学学生阳光体育志愿者培训班 E
2.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从而落到实处,加强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校园广播、学校电视台、学校报纸以及学校特色专栏加强其宣传,并开设了阳光体育活动专栏,定期更新专栏,通过这些活动从而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
2.4、注重表彰,成绩显著
在体育活动方面一直做到有始有终,建立常态的评比表彰制度,每年进行评比活动,每年的校运会上由学校书记和校长对在阳光体育优秀学院、优秀辅导员、优秀学生、优秀指导教师给予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状,以唤起全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更多师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同时注重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从而提高了各方面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5、以点带面,以赛促练,深抓细节
以点带面,以赛促练,使全校学生体验到体育的乐趣,把体育融入到生活中,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性地结合吉林大学特点,踏踏实实地落实关注学生成长年活动,组建测试与研究团队,深入到各校区为学生进行体质测试,耐心细致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解答疑难问题,提供健身处方,切实为学生科学健身服务。
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网页连接,网上预约和查询机制,给测试者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定期通报各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认真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开展“达标争优”活动,对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的学生,将颁发“阳光体育奖章”。
积极鼓励各学院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体育学院一如既往地给予场地、器材和裁判的支持。全校阳光体育活动已经纳入学校常规计划,形成了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全校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大力推行群体体育活动形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加强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建设。
2.6、深入开展早操,保证学生锻炼时间
在中心校区、南岭校区、南湖校区、新民校区、朝阳校区、和平校区等六个校区,周一至周五每天早6:00——7:00,开展早操活动,学生工作部和体育学院安排,有组织地进行阳光体育晨练活动,将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早操纳入体育课教学体系。早操成绩占体育课成绩的30%,成绩由学生辅导员评定。辅导员和体育教师要全程参与组织指导早操工作。
2.7、建立阳光体育活动预案,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在比赛过程中,所有相关工作人员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每一场比赛组委会都要安排负责人对比赛进行监督,以确保比赛各个环节顺利进行。
裁判员按照比赛规则要严格、公平公正执法。对比赛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裁判员应保持良好判断能力和掌控比赛的能力,妥当处理。
学校大型赛事活动期间,保卫处应在比赛时加强场地周边的巡视,严禁与比赛无关人员进入比赛场地,干扰比赛秩序,确保比赛正常进行。
校医院应为学校大型赛事活动安排医务代表(值班医生),随时准备处理比赛中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
每名参赛运动员视自身身体情况可终止自己的比赛,任何人不得阻挡。裁判员应密切关注运动员身体情况,比赛中发现运动员出现身体异常情况,可强制其停止比赛。
自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放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通知至今,已有将近10年的时间,如果有效的计划、组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认为首先要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监督工作,发挥领导控制职能;其次结合实际开展活动,以点带面,狠抓细节,在学校中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塑造体育文化氛围,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开展早操,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最后要树立典型,表彰积极单位及个人。同时,要重视阳光体育活动安全保障,建立安全预案,保证活动的安全进行。
[1]刘小俊.“阳光体育”内涵与发展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01):25-27.
[2]刘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构建[J].体育学刊,2012 (03):97-100.
[3]杜世全,盛治进.安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1):98-100.
[4]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08):10-14.
[5]赵子建.阳光体育长效运行机制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 (05):94-98.
[6]李霞,袁宏,周小敏.中小学“阳光体育”运行机制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02):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