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2015-12-09/ 第06版面/关注中国
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中国简报》12月7日文章,原题:从学界到政坛:当学者治理中国时中国不久前任命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过去10个月里,包括陈教授在内已有5位大学校长获任中国国务院部委和所属机构的高级领导职位。
中国官员拥有高学历并不新奇。但当前接二连三出现的学者型官员在从政前,已在学界工作多年。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不仅迥异于主要教育背景是工科的上一代技术官僚,也不同于担任干部后获得学位的职业政治人物。他们很多具有海外教育、工作经历。这可能会在今后影响中国的政策方向和领导风格。另外,这些人从政后,可能把观念相近的学者招入政府。
如今已有迹象表明,学者往往对政策选择更加开放和创新,更愿承担非常规政策的政治风险。他们可能会是中国全面改革的支持者。比如,信息安全已取代常规安全问题,成为美中关系的头等大事。中国最出名的信息安全学者,不久前才担任工信部副部长的怀进鹏,呼吁升级中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并保护互联网安全。新职务赋予他发表观点的一个平台。
相比职业政治人物,学者型官员往往更亲民开通。他们懂媒体,面对媒体自信活泼,往往通过媒体采访和公关主动与公众接触,这种能力对处理快速演变的新闻事件非常重要。
他们参加过国际会议、与外国学者交流并接受外媒采访。其英语水平高,因而能在国际上更好地阐述中国立场。这些人可能改变认为中国领导人刻板的传统印象,提升中国软实力。
从事过大量公共事务的背景有助于他们阐明决策者意图从而促进信任。这将改善中国政府的执政水平。这些学者在任期结束后可能重返大学,向中国大学生讲述亲身经历。政治科学和公共政策的教育会因此变得更加专业、务实,这将惠及中国未来的领导人。▲(作者ZhiboQiu,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