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茜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260)
高职院校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
成茜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260)
随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型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规模的扩大,旧的管理制度也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创新高校管理制度,成了全面发展高素质的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的必要手段。
量化评比;自我管理;知识储备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水平和经验十分重要。近来来,许多高职院校为了节省资金,对于聘请教师的要求下降,导致一些没有教学经验,且自身水平不高的一些教师出现在课堂上。甚至一些教师,并不具备相关的从业资格证。对教师进行量化评比,让学生对于老师的上课标准进行打分,让学生自选老师的课。将教师的课堂教学、理论实践、教学考试、听课质量等作为量化评比的重要依据。定期进行排名展示,学年结束进行综合排名。对于排名一直靠前或一直靠后的明确奖惩机制。加强教师之间的竞争力。提出明确的量化标准,将量化的结果,与教师的职位,奖金等各类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进行挂钩。这样能够让教师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水平。清除一些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实质帮助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教师中间开展量化评比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在学生中间开展量化评比同样也是提升学生自身水平的重要手段。由老师对于学生的日常表现、课堂状态、考试成绩作为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老师评定的结果,直接影响学生的总体成绩,与学年末的先进个人和奖学金的评定以及最后工作岗位的分配直接挂钩。且对于定期排名展示量化结果中,成绩靠前的同学上报学校,进行一定的奖励。由老师和学校对学生进行量化评比,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相互竞争的意识,能够让学生提前适应一种职场的状态。
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同时展开量化评比,能够让学生和教师相互牵制相互发展,在一种合理的竞争环境中提升自身的水平。如果,只开展某一类的量化评比,可能会导致某些个体之间不合理的竞争。对于量化评比的展开,是考察教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提升教师和学生尤其是教师队伍的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
高职院校的学生区别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所以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更应结合自己院校的特点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方法。高职学生相对普通高校来说年龄较小,管理难度较大。但如果还是靠教师的管理,在某些方面会导致很多学生的主动性缺乏。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就直接走向工作,面向社会。高中的教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结合院校自身的特点,借鉴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形成适合自身的自我管理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可采用轮流管理的方法。以班级或者专业为一个大单位,以寝室为小单位,采用轮流值班的方法,在值班期间内负责班级或者专业的具体事项。在值班结束后将具体情况汇总给班长,由班长上报给老师或者学校。并在值班结束后,将本次值班的情况和心得汇总总结,在同学面前进行公开。以学年为时间单位,能够让每一位同学都做一次管理者,对于管理班级或者专业的各项事情,有一种直观的印象。
采取这种轮流管理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充当管理者,对与统筹各项工作有着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每个人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这也让别人在当管理者的时候,同学之间能够互相体谅,互相配合。效果比教师直接管理,或者只让一部分的同学来管理有效的多。对
于管理能力弱的同学,能够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同样的,对于管理能力相对较强的同学来说,在管理好班级或者专业事务的同时,不断巩固自身的管理能力。这样的一种管理模式,能够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发展状态。也能够让他们在一种相对平等的状态下相处。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会少数人的管理模式,更加能够让学生接受。也相对于普通高中教师禁锢式的管理模式,矛盾来的缓和一些。对于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些学生,在学校的管理经验能够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工作机会和进入真正的管理阶层的机会。在学生时代处于管理阶层的经验,也能够让他们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够有条不紊,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普通高校无任何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这也让他们在毕业后能够尽快的适应工作和社会的管理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主要的学习方面还是自身的技术专业,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对来说较为匮乏。而院校在这方面也是以专业技术为主,对于学生的知识资源的提供也有限。当今社会不仅需要技术型人才,更多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只精于自己的专业技术而没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很多时候在工作上只能处于被动的局面。所以加深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事关重要。学校不是培养操作机器的傻子,而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对于学院方面,首先要提供足够硬件设施。图书馆的书本储备,以及书本的种类及质量,都应当得到充足的保证。知识的储备不仅是对于书本知识的储备,还有社会上的各种。比如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机的运用只停留在最简单的层面上,对其具体的实用功能并不了解。学校开设计算机专业,能够让学生充分的使用计算机,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也不会寸步难行。对于学生来说,自身的知识储备十分重要。学好技术是一方面,但其他的知识储备,更能够增加自身的积累,提神自己的厚度和涵养。对于综合素质的提升尤为重要。
对于知识的重视程度在某些方面更能够体现一个高职院校的水平,和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从长远考虑,知识的储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教育。
高职院校的的学生是未来国家某类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国家对于高职人员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不断上升。而未来职业技术人才的水平直接影响国家在此类产业上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而目前高职院校人员存在素质低下,管理混乱的各项问题层出不穷。对于高职院校的管理机制的转变迫在眉急。
引进教师学生双重量化评比的标准,能够进一步提高教职工及院校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不让高职院校只是一些学生的混日子的场所。而学生自我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学校在某些管理方面的缺失,学生之间相互制约,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管理环境。而对于知识储备的要求,更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的水平,学校的整体水平上去了,学生的素质也不会太差。而且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更是一个学生做人做事的依据。
总体来说,每个高职院校有其不同的院校特色,在面对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方面,不能够盲目跟风,因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院校特色的改革创新方法。
[1]《高职院校管理新论》李大洪.
[2]《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仲耀黎.
G718.5
A
1671-864X(2015)11-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