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美育教学 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2015-12-09 23:55:10路宜娟
人间 2015年32期
关键词:葵花美育素养

路宜娟

(吉林省和龙市光明小学,吉林 和龙 133500)

改进美育教学 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路宜娟

(吉林省和龙市光明小学,吉林 和龙 133500)

审美教育使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塑造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打造以“葵花朵朵向阳开,心中永远充满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改进美育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

美育;育人环境;人文环境;审美素养;人文素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特别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目前,美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属于薄弱环节,与当下提倡的素质教育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改进美育教学,宣传正确的审美取向、培养健康的审美态度和加强审美的正能量影响,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更新观念,强化美育的重要地位,发挥校园主阵地和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通过打造学校特色,明确学校办学方向,拓宽办学途径,搭建实践活动平台,以美育人,以情育人,使学生在审美体验的乐趣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深入推进美育工作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成为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关系全民素养。当前的美育已经不是简单的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它是各学科的综合体现。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美育,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除了从美的画面、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还要从生活中、学习中发现美,这才是真正的审美教育。。

几年来我校通过创设美育环境,开发多样美育内容,开创多样化的美育手段,运用多种美育方法,着力打造以“葵花朵朵向阳开,心中永远充满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涵盖了课程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养等诸多方面,“美育”作为一大亮点位列其中,美育工作已经贯穿于我校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美丽的花园,色彩缤纷的文艺百花园。

校园是本活的教科书,创设学校环境,发挥校园主阵地的美育功能,我们的立足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我们在研究中选好定位,把切入点放在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上。

1.校园的绿化、硬化、美化、亮化。

为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办学水平,近三年,学校多方筹措资金,争取各方支持,加大了硬件建设的投入,学校教学楼墙体的翻新、操场的休整、围墙的修建、食堂的建造、乒乓球室、科学实验室、多功能语音室、阅览室、网球场、排球场、钢架式篮球场的建设、一、二年级班级的室内改造、各种教学设备、仪器、图书、乐器的配备,使学校拥有了理想的硬件设施,校园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积极开展校园绿化美化活动,栽花、种树、除草、浇水、墙壁的粉刷、卫生清扫……这一系列活动,无一不是师生共同努力完成的,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洒下了师生们辛勤的汗水,同时坚持卫生天天查,红旗周周评,主题月月有,切实做到校园的绿化、硬化、美化、亮化。

2.独具特色的主题校园文化的建设。

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在发展中逐步创建体现学校特色的“葵花朵朵向阳开,心中永远充满爱”主题型校园文化建设。

为此我们设计了与主题相适应的校标、室内外展板、葵花主题雕刻、葵花教师墙、葵花明星墙、葵花展示板、葵花大字,增强环境建设的功能性。我们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的特点设计建设了20多个特色教室;我校所有的环境布置,设施装饰无不体现出学校文化的特点。从校园花木的置放到图案设计,从学校大门两侧的葵花墙和笑脸墙的构思到走廊、教室的设置,从台阶上的名言警句到楼梯两侧焦文锋主任50多幅葵花文化主题的书法作品……每个角落的构建或装饰都巧妙展现了葵花绽放姿态。我们让环境建设彰显发展性,让环境引发师生关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观念与意识。

3.张扬个性的班级、走廊环境建设。

对于班级环境的建设,溶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为一体,陶冶师生的情操,张扬学生的个性,孩子们在班级、走廊环境的建设中亲自动手实践。

我们根据每层楼学生的特点布置走廊环境。校内校外的每一个角落都显示了设计者的巧妙用心,孩子们也确实在这些设计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身心都得以健康和谐的发展,审美意识得以增强,审美能力得以提高。

二、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深入的课堂教学,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与情怀,使其情感世界得以更好地社会化。它要求美育教学要着重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倾向,养成他们以人为本的价值情怀。因此我们以人文环境的建设为中心,重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1.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所特有的激励、凝聚、导向、塑造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根据学校“全面发展、突出发展”的办学目标,通过广播、手抄报、演讲、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广泛宣传,适时向师生提出了“勤奋、自主、合作、创新”的要求,并展开讨论明确了目标,制定了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利用班队会、重大节日、读书读报、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围绕“创设和谐宽松育人环境”,以少队部为龙头,开展多种形式的育人活动,提升美育效果。

2.开发、多元的课程文化建设。

我们根据“葵花朵朵向阳开,心中永远充满爱”这一主题型学校文化,提炼出我校的课程文化的特色:每周开展三次必修、选修“二课堂”活动,定期开展各学科研讨课活动,即每周一节国学经典必修课,二节以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为主的选修课,包括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科技等多门学科的延伸,让课程成为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载体。

通过学校各具文化特色的设计、匠心独运的学校装饰,学校的每一寸空间都成为了隐形的课堂,环境设施成为了课程资源,丰富的实践活动成为灵活的课程。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我们注重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形成了“生活处处有课程,一言一行皆教育,少教多学重培养,综合能力必实现”的课程观,让生活美、自然美走进课堂,从而实现全面而又主动的发展。

3.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建设。

“孩子是学校的灵魂”,我们关注学生发展,让每一次活动都给每一个孩子留下成长的痕迹。在开展美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经历了由重点艺术特长生培养到对全体学生普及艺术教育的过程,学校明确提出要让每个孩子在艺术的摇篮中成长,并为此开设了多个艺术类兴趣小组。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绘画组、葵花艺术团、科技组、网球、乒乓球、书法班、红领巾广播站、文明监督员等文化机构的设立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优美的环境,逐步完善的配套设施,洋溢青春活力的特色课堂,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学校的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活动中,处处体现着美育元素,充分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涵养美育意识,修炼审美能力,逐步成为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渠道。

三、改进美育教学策略之梦想

1.构建起学校“大美育”格局。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完善与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实施的美育工作体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多切入点、多途径实施美育。通过学校文化实施美育,创新美育载体,丰富美育内涵,打造各具特色的美育文化。通过学科课程实施美育,增强教学艺术性,寓教于美,引导学生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通过校外实践实施美育,组织指导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欣赏优秀影视剧和文艺演出等,让其接受美的熏陶,增加美的品位。通过艺术体验实施美育,发挥艺术学科教师和特长生的带动作用,为学生搭建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

3.加强美育科研工作,发挥有效支撑作用。要通过教科研提高师资水平,开发学校美育课程,营造浓厚的美育科研氛围,不断提升美育工作效果;将美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实践探索,确定学科美育教学计划,整合课程方案,提高师生对美育的认识,努力营造重视美育、研究美育、推进美育的浓厚氛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审美教育正可以借助引导孩子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从而达到修身养性、提高道德修养的培养目标。”我们将继续在美育的路上虔行,争取将美育工作做的更有实效,让美育真正成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的助推器!

[1]马建辉,《坚持改进美育教学的正确方向》N中国教育报。

[2]孟韵,《校园文化氛围与素质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1999,(2):21.

[3]任瑞珍,《强化素质教育 培养全面人才》[M].职业卫生教育.2003.5.

[4]潘霄,《良好的育人环境功能》 [J];吉林教育;2011年12期。

G632

A

1671-864X(2015)11-0038-02

路宜娟,工作单位:吉林省和龙市光明小学, 职称:小教高级;第一学历:延边第二师范学校 第二学历:东北师大中文系汉语言专业,目前主要从事小学教学和小学教育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葵花美育素养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葵花之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葵花点穴手
小演奏家(2018年9期)2018-12-06 08:42:02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