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支持临床医师综合评价的探讨

2015-12-09 07:26马宗仁
云南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医师考核医疗

俞 岚,程 欣,崔 悦,马宗仁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

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是人们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相应的评价形式,据此选择多个方面的因素或指标并通过一定的评价方法,将多个评价因素或指标转化为能反映评价对象总体特征的信息[1]。目前我国对医师的评价主要是依据职称评审和聘任制度,而长期以来以“科研论文”为导向的现有临床医师评价制度难以体现“医疗”为核心的宗旨,科研论文与临床工作存在脱节的现状不利于临床医师的成长与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2]。故建立基于“医疗”的医师信息化评价体系在当前医疗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临床医师工作负荷、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临床技术以及综合考虑其科研、教学、学术影响力等考核指标将在未来的新医改中为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考核、医师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管理以及医院薪酬改革提供客观的量化依据。

一、综合评价的实施人员及对象

1.医院及医院管理者 首先,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核心也是医疗人才之间的竞争,医院急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医师评价体系,引导并激励医师潜心于临床诊疗工作;其次,医院建立一套客观有效的医师评价体系,有利于医院决策的开展与推行;第三,新医改的社会化需求也促使科学化的医师评价考核成为必然。

2.临床医师 作为被考核对象的医师群体其需求更真实而迫切。长期以来存在“重论文,轻实践”的现象,医师的专业技术资格并没有很好地反映出其临床专业水平,现行的临床医师评价制度唯职称、唯学历、唯年资的考核方式一定程度制约了临床医师技能的提高和临床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3]。结合医疗行业特殊性,根据医师不同级别、不同岗位所承担的工作量、诊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以及综合考虑其科研、教学,学术影响力等因素,客观全面地反映医师能力水平。

二、临床医师综合评价指标的建立

1.评价指标选择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 指标应尽可能覆盖医师临床诊疗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以便在综合评价的同时能对医师工作的主要环节分别做出客观评价,如门诊指标、住院指标等;二是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须建立在客观、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和真实性,如非计划再手术情况等;三是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须对医师是公平的、可比的,无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都具有可比性,从而反映出不同医生间的区别,如接诊量,手术或操作完成情况等;四是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须含义明确,采集方便且来源可靠,如发生丙级病历情况等;五是动态性原则 医院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医师考核指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动态变化的特点,如微创手术、新技术开展情况等。

2.医师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

采用目标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的初选,首先确定总体目标下确立医生综合能力素质和工作绩效的情况,同时汲取美国医师行政学院、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等权威机构的医生能力评价、医生工作量核定和风险衡量等相关指标,围绕临床诊疗工作和患者安全为中心,划分出4类指标即医师工作量指标、诊疗服务质量指标、医疗安全指标、学术影响指标,分别在各类指标下再进行细分。

四类指标分别为:一是医师工作量指标 主要衡量医师工作负荷,包括医师接诊量、出诊时间、出院病人数量、手术和操作的数量以及医师所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义诊、对口支援和医疗救援等社会责任性医疗任务完成情况;二是诊疗服务质量指标 主要考核其诊疗过程中住院患者诊疗质量、病历质量、手术并发症、非计划再手术、低风险死亡率、手术级别难度以及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等内容;三是医疗安全指标 考核医师是否有违反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制度的记录、医疗投诉与医疗纠纷、医疗差错与医疗事故、医疗赔付等医疗安全考核内容,注重患者安全也是医师执业安全的基础;四是医师学术性指标 考核医师学习参加培训、接受继续教育,医师科研课题、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发表、社会任职以及学术声誉等情况。

三、临床医师综合评价信息化

1.目前我院医务部自2013年利用计算机建立医师管理与评价,对全院临床医师的执业档案信息进行全面存档管理便于追溯和查询,提高了部门工作效率和痕迹管理的连贯性,以手工方式将医师日常监管情况录入系统,对临床医师考核由原来定性评价转变为从医师履职期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诊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学术影响力等方面按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考核,使得一些“临床型”医师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激励,也为医师个体之间找准差距和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指明方向。

2.未来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实现综合评价信息化与医院信息系统(HIS)进行交互,直接由HIS提取到科室或医师工作量考核数据,使得评价更为直接、客观和准确。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全院各级医师个人按角色权限进行网络登录、短信接收、APP等方式获知个人考评情况,实现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等。

临床医师的评价体制决定了医师的行为方向,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并激励医师以“临床”诊疗工作为重心来体现其职业的价值,打破临床医师“被科研”化的尴尬,充分调动临床医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推进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1]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5-18.

[2]王青,刘嘉祯,费辛,等.临床医师撰写SCI论文的内在驱动力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8):1083-1087.

[3]严晓玲,饶克勤,王班,等.中国公立医院医生薪酬制度改革[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4,31(3):173-176.

猜你喜欢
医师考核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中国医师节》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