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维科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从而促进了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化工企业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化工储罐区经常用于贮存易燃、易爆、有毒等化学原料。如果化学储罐区管理手段不完善就会容易引起有毒物质以及火灾等等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加强化工储罐区安全评估,对于降低事故发生率,实现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化工储罐区;安全评价体系;评价原则
一、评价方法简介
(一)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简介。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将重大危险源评价分为固有危险性评价与现实危险性评价。其中固有危险评价主要可以分为事故易发性评价以及事故严重性评价。在这之中事故易发性评价主要指的是由危险物质易发性与工艺过程危险性的耦合得到,事故严重度以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表示;现实危险性评价是在固有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各种控制因素对控制事故发生和事故后果扩大的作用后得出的评价结果。
(二)DOW简介。DOW评价方法于上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到上世纪90年代已经先后推出了7版,本文对DOW的简介主要介绍1994年推出来的第7版。DOW大量使用了实验数据和实践结果,在对目标进行评价的过程中DOW评价法以被评价单元的重要物质的物质系数(MF)作为基础,用一般工艺系数(F1)对影响事故大小的主要因素进行确定,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表示影响化工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影响因素。MF、F1和乘积作为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指数,以确定事故的影响区域,估计所评价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除此之外,通过物质系数(MF)和单元威胁系数(F1×F2),就可以获得化工企业单元威胁系数(DF),在此基础上可以计算评价单元可能导致的最大财产损失。然后再对工程拟采取的安全措施采取补偿系数,进而计算出企业因安全事故导致的企业停工时间和停工经济损失。化工安全事故DOW最大的特点是使用经济损失的大小客观的反映出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大小以及所采取的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二、评价原则
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评价所得出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甚至不同的评价方法直接得出来的结论之间的差距是十分大的,评价结果之间也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在对化工企业储罐区进行安全评价中,合理的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安全方法选择不恰当,不仅会影响化工企业正常生产作业,其评价结果失真,会导致化工企业储罐区安全评价失败,无法对储罐区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认为,加强储罐区安全管理所应坚持的评价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在进行评价系统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被评价化学原料的特点以及贮存环境等要素。例如,在进行评价方法的选择时,如果贮存的化工原料是容易引起火灾的物品,那么在评价体系的选择上应该选择火灾以型的模型类评价方法。如果贮存的是剧毒物质,在评价体系的选择上应该选取毒物扩散泄露模型。其次,综合性原则。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具体的适用环境和适用条件,都具备一定的优势,也具有不同的缺陷。例如危险指数评价方法在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化工类工艺过程的安全评价方法。而故障类的安全评价方法主要适用于机械以及电子系统。截至目前,还没有一种评价方法适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社会生产部门,这主要是由进行安全评价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的。再次,全面性原则。安全评价指的是化工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的生产管理手段,在进行生产的工作中只有将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严重程度以及引起系统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评价,才能使全体员工在心理上提高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发现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并及时排除。
三、化工储罐区的安全评价模式
(一)危险预先分析。要对化工企业储藏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分析,并对存在的危险及时发现,要利用最新的技术加强对化工储藏区的管理。改进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
(二)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不仅仅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安全评级方法,同时还可以对化工企业储藏区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三)概率风险分析。概率风险分析主要指的是一切化工厂事故都是属于随机事件,不存在着“发生”与“不发生”之间的区别,只在于发生概率的大小。因此,在使用本方法的时候要求基础数据准确、充分,并且分析过程要确保完整性、全面性。
(四)事故后果分析。事故后果分析主要指的是在事故发生后,事故后果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火灾爆炸伤害模式和有毒物质泄漏后的扩散模式的确定是化工贮罐区事故后果分析的关键。
结语:化工企业的物质储藏区构成了化工企业安全隐患的重要源头,是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对化工企业储藏区安全评价的选择上,应该打破单一评价方法的思维误区,将多种评价方法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优势,如此方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王成泰.化工储罐区安全评价模型研究[J].安徽化工,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