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特别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确立,人类世界更加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树立整体史观,把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相结合,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在教学中,我们除了关注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之外,也要关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间的横向联系和比较。
以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为例,很多老师都做了有益的分析和研究。去年《历史教学》的第1期和第4期就分别刊载了天津开发区二中许军老师《“20世纪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复习教学及反思》,以及天津一中苏海老师《关注历史中的人与课堂中的人》两篇文章,从经济危机对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的影响,到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苏联、德国选择的不同发展道路,分别做了纵向延伸和横向比较,进行了非常好的探究分析,使我们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不同发展道路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么,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之下的中国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中,对于中国国民政府前十年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民族工业的发展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由于教材编写顺序的原因,教师和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课的内容上,在感慨这十年经济建设成就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同一时期的西方工业国家正在发生着的经济大危机。如果关注到这一点,我们马上就会产生这样几个疑问:在西方发生经济大危机的同时,中国的经济建设为何有此成就呢?西方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究竟影响几何?我想,这些问题的提出,对学生掌握历史横向联系的比较方法、了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以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是非常好的课堂切入点和拓展方向。
对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西方研究者有着自身的视角。费正清指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20年代世界经济舞台上无足轻重的中国,却安然度过了那场全球性经济萧条的灾难。作为一个农业占压倒优势和以白银作为法定货币经济的国家,中国起初没有受到工业国家间危机的影响。物价的急速波动、长期的失业、以及低增长率在中国并不新鲜;然而像挤兑黄金、汇率不稳定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工厂工人失业之类的资本主义困难所造成的具有破坏性的冲击,并没有在中国出现。”尽管费正清等人并不看重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地位,但也承认了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冲击”没有在中国出现。他把原因归结为“中国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无足轻重的地位与其国内的日益统一”。①而近些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东亚研究院莱特(Tim Wright)教授指出,虽然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没有经历萧条,但是“经验证据却表明,中国同样经历了萧条时期”。他把货币流动看作是20世纪30年代前期影响中国经济的关键因素,而且大萧条对中国的资本主义利润和农业收入都造成了很大影响。但他同样认为这样的影响并不如社会动荡和气候的影响更大,而且中国整体发展水平和参与到世界经济的程度不高。①这些观点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那么了解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概况,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拓展目标。
近代以来的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
1.从进出口贸易看,“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中国出口货值从1926年的13亿元上升到1929年的将近16亿元。入超有明显下降。而1929年以后,进口贸易激增,从1926年的17亿多元增加到1931年的22亿元,而出口由1929年的16亿元下降到1932年的7亿多元。1932年入超增加到8.6亿元以上,比1926年增加114.1%,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史上入超的最高纪录”。②究其原因,就是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过剩”商品的结果。其中,中国农业生产受到的影响尤为突出。1932年以前,在进口货物总值中,大米还居于第四位,而1933、1935年,大米上升到第一位。棉花、小麦进口也有显著增加。经济危机期间,由于农产品的倾销使中国农业受到严重打击,加深了中国的农业危机。
2.在金融领域,也体现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先后于1933年和1934年颁布《银购入法》和《白银法案》,大幅收购白银,提高银价(这应该也是“罗斯福新政”的一部分),其原因一是美国国内白银集团向政府施加压力;二是要操纵世界白银市场,迫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仍然实行银本位的国家,投靠美元集团;三是通过提高银价,刺激银本位国家的购买能力,以利于美国推销剩余产品,转嫁经济危机。世界市场银价上涨,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934年中国白银净流出1.80亿两。1935年又净流出1.86亿两。结果造成中国国内通货紧缩,利率上涨,一向靠银行贷款维持生产和流通的民族工商业资金周转出现严重困难。大量工厂、商店倒闭,进而引发银行和钱庄破产倒闭。“1935年,仅上海一地民族资本银行倒闭12家,占当时上海民族资本银行总数的17.9%。……这次风潮加重了中国的经济危机……人们称这次风潮为‘白银风潮’”。③
以上所举两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明,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下,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也不能幸免,同样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人教版在描述经济危机给国际局势带来的影响时,写到:“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它们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而这两个实例,应该就是对这一局势很好的解读。
对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经济发展状况,人教版提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制碱工厂在1927—1936年建成了15家。1931—1935年,制成的碱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中国国民生产总值,1935—1936年,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①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有如下几方面的因素,可供我们教学参酌。
1.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统一
诚如前文费氏所言,民国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日益实现的国内统一”。但在高中必修1教学中,对于国民大革命,仅以国共关系破裂、宁汉合流作为国民革命的结尾。其实,宁汉合流后,南京政府继续二期北伐,盘踞北京的张作霖退居关外,在皇姑屯被炸死,张学良改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实现统一。教材中提到北伐战争“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其实就是指辛亥革命之后形成的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了。长达十多年的动乱、割据、内战告一段落,这是辛亥革命后民主革命胜利的结果,也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这一内容的补充,有助于学生理解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基本背景。
2.收回关税主权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发起“改定新约”运动,其中,收回关税自主权,是主要内容之一。通过这一运动,美国率先与中国签订一项平等友好的关税协定,随后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先后与中国达成新的关税条约或通商条约,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关税自主的实现,既是民国时期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与成就,同时也给南京国民政府带来了巨额收入,这成为这一时期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币制改革
上文提到,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大量收购白银,导致中国白银外流,出现“白银风潮”。面对这一局面,国民政府果断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法币,取缔白银流通,实行白银国有。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后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一切公私交易、完粮纳税均以法币结算,白银黄金禁止流通。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定。币制改革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影响,它稳定了金融和对外汇价,刺激了物价回升。这里我们也可以从罗斯福新政中得到借鉴。1933年3月,罗斯福上任伊始,美国政府就发布命令,除财政部批准外一律禁止黄金出口。并强令全国私人公司和个人把储备的黄金交到黄金储备银行,停止兑换黄金。随后又禁止一切黄金出口。至此,美国放弃了金本位制度,在此基础上增发货币30亿美元,导致美元贬值、通货膨胀,从而减轻了债务,提高了商品的价格。由此可见,经济危机之下,政府的金融调控政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同一节课中,我们讲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还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②这又是何故呢?法币实行的是一种虚本位制,它要求国家外汇储备及社会有效供给必须相适应。所以法币发行之初,国民政府十分谨慎,法币信誉极好。但后来国民政府财政困难时,就大量发行法币消除财政赤字,结果引起恶性通货膨胀,所以才有1948年金圆券的出台,它表明国民政府无法用有效的政策对金融进行调控,最终引发了经济的全面崩溃。
4.对民族工业的扶持
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1929年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1930年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1934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有效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国民政府大力提倡国货,并将其作为发展工业的基本政策。国民政府曾发布通令,要求政府机关带头购买、使用国货。这些应该都是教材中提到的“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具体政策体现。
由上述可见,民国经济特别是民族工业,在抗战前10年中得到较快发展,其原因应得益于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及其对财政金融政策的重大调整,关税自主和币制改革的成功等,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1933年,中国近代工业产值只及英国的1/50、德国的1/64、美国的1/162,人均国民收入仅为12美元,是美国的1/26”。①这可能也是前文费正清、莱特教授提到的“中国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无足轻重的地位”的理由。
以上仅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下的民国经济发展做一简介,希望对老师们了解教材所述内容的历史大背景及中外经济对比,能稍有帮助。历史学家吴于廑先生提出了整体世界史观,他认为,世界历史既有这种纵向的进步,还有横向的发展。所谓历史的横向发展,是指在人类社会进程中,“各个文明点、文明单位诸如城市、民族、国家、区域之间所发生的种种联系。与纵向进步一样,横向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是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者(人)与外界(自然、社会)的关系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不断扩大和加强。这就意味着人类必须向更广阔的空域求生存、求发展,意味着人类生产的历史地图日益扩大,意味着各个文明的活动范围由孤立隔绝的存在,到彼此联系连成一片,最后到结成一体;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在生产生存过程中对自然的依赖越来越小,而对他人、对社会、对其他文明单位的依赖愈来愈大”。②这一理论,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瞻前顾后”,还要“左顾右盼”,从整体历史发展的角度,关注历史表象背后的诸多因素,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作者简介】郑晓峰,男,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天津市和平区教研室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