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凌佳++丁怡++郝艳萍
摘要:“90后”大学生是指出生在1990~1999年间的大学生。有数据表明“90后”大学生毕业后计划就业的人数逐年走低,主动失业人数增加,这对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影响主动失业的因素主要有就业期望、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经济情况等。以个人建构理论的建构经验周期为出发点,着重分析了“90后”大学生主动失业现象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工作思考。
关键字:“90后”大学生;主动失业成因;个人建构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01-02
“90后”大学生是指出生在1990—1999年间的大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接受调查的应届毕业生失业率为17.6%,大学生就业形势正日趋严峻。近期,大学生“主动失业”一词引起社会关注。有数据显示,“90后”大学生中“主动失业”人群增加,对于不称心的工作,一些毕业生宁愿选择失业或继续深造。大学生失业会增加教育的社会成本,造成教育深化并与之恶性循环。因此,分析“90后”大学生主动失业的根源是十分必要的。
一、“90后”大学生主动失业现状
1.主动失业规模。自2012年起,“90后”大学生陆续毕业。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80万,根据当年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12届高校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为9.1%;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半年后蓝皮书显示失业率为8.2%;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两月后失业率数据为17.6%。可以估算,每年平均60万左右的“90后”大学毕业生无业可就。而在这部分大学生中,约60%的人是出于各种因素,放弃了已有工作机会,继续找寻更好的机会。由此计算,我国每年约有近40万“90后”高校毕业生选择主动失业。需要提醒的是,实际工作中不乏已签约但其后又裸辞的学生,因此我国主动失业的“90后”大学生人数可能高于估计的数字。
2.主动失业的类型分析。根据“90后”主动失业大学生的具体表现,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梦想现实落差派。这类毕业生主要是对工作岗位要求较高,宁愿失业也不愿意选择不称心的工作。第二、考研出国再试族。这类毕业生主要是第一年考研或申请出国未获得满意结果,打算第二年再尝试而放弃可能有的工作机会。第三、就业恐惧症候群。这类毕业生对就业压力和职场环境较为敏感,持有一定担忧心理,这种心理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就业逃避。
二、主动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个体选择的多样性,影响“90后”大学生主动失业的因素有很多,如工作压力大、离家远、跟兴趣专业不吻合、初入职场的恐惧感等,都可能成为他们主动放弃就业机会、在家待业的理由。下面列出主要的几项。
1.就业期望。“90后”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树立了子女在家中的主体地位,赋予了他们较强的主体意识及要求平等的思想特征。从发展的角度看,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工作中,不乏“90后”大学毕业生过于看重个人力量的例子,他们不善于关注群体效应,自我封闭意识比较强,既不愿向他人学习,也不愿与他人分享。这种过强的主体意识,导致他们在没有对就业市场进行全面分析的情况下,给自身订立了过高的职业目标,并且不会轻易改变目标。
2.工作压力。在各种文化百花齐放、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塑造了价值选择多样的“90后”。他们的成长环境较为宽松,也对于事物的认识和选择更加多元。另一方面,不少“90后”大学毕业生虽然对多元化的社会有所了解,但对于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尚无明确认识,遇到问题有一定惰性,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已找到实习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因为接触到了以往求学过程中未曾碰到的种种职场压力,觉得十分辛苦,进而做出逃避就业的选择。
3.人际关系。因特网因其便捷性和低成本,使“90后”大学生拥有更多接受信息的渠道,从而迅速掌握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本领。与此同时,新媒体也逐渐成为“90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载体,如QQ群、微博、微信等,他们天天宅在宿舍或家里刷屏成为“潮流”。与虚拟沟通能力的日新月异相对应的是他们与人面对面的社会人际沟通能力日益下降。这直接影响其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以至出现毕业后角色转换慢、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而近期美国盖洛普公司一项覆盖全球100万工作者的调查指出,处理不好与同事的关系是导致离职最重要的原因。
4.经济情况。目前,薪资水平已不构成大学生就业考虑的首选。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上看,这是符合人类需求递增方向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90后”家庭都努力为子女创造最优越的学习、成长、生活环境,这使其在将要完成学业后,独立面对社会时往往表现出实践能力弱等问题,无法摆脱对家人的依赖。而“90后”家庭也普遍看到了这一点,他们舍不得自己的子女在职场上奔波辛苦。2014年,上海市一份针对高校毕业生家长的调研报告显示,在受访者中,近六成家长对子女暂不就业表示理解,有的父母甚至主动提出愿意无条件、无限期供养自己的子女。在无任何家庭经济压力的情况下,“90后”高校毕业生群体呈现就业动力不足等现象。
三、基于个人建构理论的主动失业成因分析及思考
主动失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是一种应避免的现象。以上各因素之所以会影响“90后”大学生,并致使其做出主动失业的生涯决策,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生涯规划系统出了问题。国内学者沈克祥认为,影响生涯未定向的因素有内在、外在之分:内在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存在不合理的生涯信念、缺乏良好的生涯态度以及个性特质缺失。学习个人建构理论能给我们以有益启示,要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涯建构系统,需从个人建构的经验周期出发,找到症结,并及时给予干预与修正。
个人建构理论(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是由乔治凯利(George Kelly)于1955年发展出来的人格理论,在心理学应用较为广泛。生涯建构理论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受他所预期事件的方式的引导,人的行为就是建立在人各种预期上的一种联系不断的实验,该理论强调“每一个人自己就是科学家”。近年来,经过生涯心理学家们的不断总结与努力,个人建构理论在生涯咨询上也有广泛应用。endprint
1.主动失业的形成。个人建构理论认为,个人建构系统是有其经验周期的。从第一步预期,到第二步投资,到第三步接触,到第四步接受或推翻,再到第五步建设性改变,构成一个完整的建构周期,它推动着人不断进行生涯实验。主动失业情况的发生,正是建构周期中间的一环或某几环出现了问题。如上文影响因素中的就业期望,即相当于一次生涯实验中的预期,接着学生开始努力搜寻与之匹配的职业,直到第三步,即接触就业岗位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学生发现实践中几乎很难找到符合其预期的选项,然而他们却既不愿接受这一现实,也不愿调整预期。那么按照个人建构理论中的“当人们发现原有的假设与事实不符,而又不愿意接受结果并及时修正假设时,心理困扰便从此开始”这一说法,他们会因处于一个建构周期中无法再进展的环节而做出观望等待的决定,这就是主动失业的形成。其他影响主动失业的主要因素如: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经济情况亦为如此,在建构周期实验时,当以上因素对自身的影响与预期不符,而个体或对个体影响较大的家人既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时,就易导致其不断使用这个失效的个人建构而裹足不前。
2.基于个人建构理论的主动失业应对思考。高校的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就是在于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扰,并一对一地运用生涯理论或心理相关理论帮助其进行生涯修正与调整。基于个人建构理论的启示,这个协助调整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澄清分析对象。这里指的分析对象,主要是指学生可能会做出的生涯选择,可以由主试老师列出固定对象,被试学生做出反应,如一次对比建构的对象可以列为考研、工作、待业等,也可以结合被试学生的要求列出分析对象。(2)列出对象的优劣两极。在个人建构理论中,所谓“建构”就是指在个体思考或判断时的基本认识架构,通常以两极对立的形式并存。主试老师需引导学生对分析对象进行思考,列出对象的优势与劣势。如:经济收入高低的对比、弹性时间多少对比、工作压力大小、竞争是否激烈、工作环境好坏,等等。(3)逐一评估分析对象的差异性。可以请被试学生在矩阵中,采用5点量表对分析对象进行优劣评分,并依次排序。在此过程中,刺激被试学生不断分析察觉自身各项成本,从而做出适合自身的生涯决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出个人建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解释“90后”大学生主动失业现象,对分析主动失业有较强借鉴意义。但还应看到,如果“90后”大学生是在对自身进行理性分析后而做出的考研、出国等暂不就业的决定,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其积极一面的,因此对于他们的主动失业不可全盘否定。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注重个体差异性,对不同对象分类别、分层次地开展指导,促进学生的个人生涯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宛尼.90后主动失业人群增加[N].工人日报,2012,(07)
[2]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5-125.
[3]杨继莲.大学生失业的社会影响及对策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6):155-158.
[4]李爽.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调查研究[J].中国市场,2010,(39):168-170.
[5]韦慧.个性90后大学生求职:求稳、重地域、爱自我实现.[EB/OL].2013-08-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