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玳梧
摘要:高职院校为确保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养目标的实现,实现从内化于心的价值取向到外化于行的价值行为的转变,就要始终坚持把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精神的感知,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感悟中充分运用好典型带路,共同进步。此外,高职院校有义务、有责任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生工作服务质量。
关键字: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实践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47-04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除了把握其目标、任务和原则外,还要注重把握各类环境的影响,在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实施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对策,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在各个组成要素的作用下而产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联结方式,从而实现整体目标和整体功能的运行方式。具体地说,高职院校为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养目标的实现,实现内化于心的价值取向到外化于行的价值行为的转变,就要始终重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精神的感知,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感悟中充分运用好典型带路,共同进步。此外,高职院校有义务、有责任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提高学生工作的服务质量。
一、坚持学习首位,增强理论教育的吸引力
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天职,教学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任务。针对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不高的情况,最主要、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感悟。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和学习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要建立起一种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以其他课程教学渗透学习为辅助渠道相结合的教育引导范式。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外,还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和网络化的教学手段,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程度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1.在教学内容上要重点突出,分类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重点就在于教学内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应注重不同类型的课程有分别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如在针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上,重点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初步知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正确性,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和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自觉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定性。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应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意识,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切切实实地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在反思中进一步认识到社会生活哪些事情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哪些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在《形势与政策》这门课堂的教学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国际意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了解国家的重大事件,知会国际的重要局势,在关注时事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和理解。课堂教学还应该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层面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差别的教育。如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理解较为透彻,在课堂教学上就应该重点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和提高理解程度,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能够更加充分、全面和有效。
2.在教学方法上要推陈出新,注重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靠单纯的解说方式和理论灌输是不够的,要使得其真正能进课堂、进学生、进头脑,教师应该把握教材的总体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特性的学生,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目的。教师也应该学习和善于运用访谈的艺术,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的深度。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讲授时综合多运用图、文、声、像、貌等多种表达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自觉增加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同时还要注重运用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的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3.在教学对象上要因材施教,提高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实行不同形式的教学,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收到教育和学习的效果。如对于理论掌握较好的文科背景的学生,要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和理解程度都能够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对于理论掌握较差的理科背景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理科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讲解一些比较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通过与其他课程的对比学习,使得理科学生达到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的认同。
4.在其他课程渗透上要找准时机,主动出击。对每位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并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是每位教师应尽的义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也至关重要。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师来说,要主动注重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上要通过讲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求知,课堂交流上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敢于思考,课后沟通上要教会学生平等交往、与人为善,在实验室里要教会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合作,这些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品质,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能够很好地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和引导。
二、注重实践感悟,提高实践学习的实效性
与理论学习相对应的,社会实践也是高职学生学习和感悟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并不是能够通过实践的次数来衡量的,而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够形成。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价值观,还必须要通过实践这一载体去认识、去感悟,才能提高认同度,才会自觉培养和践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高职院校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社会实践的内容,完善社会服务管理、基地建设和考评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在社会实践中去验证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
1.合理规划好社会实践的内容。在社会实践的内容上,例如运用实地考察、社区挂职、调查研究等形式,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在社会实践中理解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有益性和重要性,自觉接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社会实践途径,除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外,还可以组织以政策宣讲、环境保护、支教扫盲、关爱留守儿童等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深入企业、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化对于世界、区域、地方,世情、国情的了解,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2.完善社会服务管理。社会服务是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认识,贵在践行。志愿服务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奉献行为,要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学生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学生志愿者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居家养老以及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大型文体赛事等志愿服务。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开展便民利民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素质拓展和思想品德考核学分,使之体现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价值。
3.完善实践基地建设管理。社会实践基地的管理是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的特殊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特点使得其具有重大的培养人才的优势,这一优势运用的好将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发挥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社会教育资源引入机制,按照互惠互利和优势互补的原则,强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结合自身的实际,建立一批能满足本校学生社会实践需要的相对固定的基地,形成多层次的社会实践基地体系,满足学生实习和学习的需要。
4.完善社会实践的考评管理。完善的社会实践考评管理制度是吸引学生更多更广泛地参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保障,也是学生主动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标准,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学习情况、思想道德情况和行为习惯。高校应该设立社会实践导师制度,完善考评机制,健全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要求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必须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构建接收单位、组织单位和指导教师“三位一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定期开展社会实践经验成果交流会,交流认识和实践情况;开展社会实践基地和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三、提倡榜样引路,激发学生内在的成长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主动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更应化为党员的自觉行动。高职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既受到重要的外因影响,也受到决定性的内因影响,这个内因就是学生的自愿、自觉,学生内在的成长性。这种自觉和自愿就要建立在榜样的带头作用的基础上。在实际的情况中,学生党员比其他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更高,党员的责任也要求要发挥自身的先进性。为此,高职院校要着力树立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支持和提倡师生特别是党员教师、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自觉履行自身义务和职责,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促进高职学生自愿、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重视锻造优秀教师的良好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责要求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要做传授知识的教育者,也要做良好行为的传播者。教师的教书育人,在其身上所展示出来的良好的形象,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体现,要加以宣传,使其成为学生效仿和学习的对象。在高职院校注重提倡榜样引路的过程中,主要的就是要锻造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养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对优秀教师形象的锻造上,利用学生评教的机会,发挥学生评教作用,提高学生对教学管理的参与程度,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督促教师保持良好的教学行为;可以利用课后的交流机会,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好朋友,可以在亦师亦友的良好氛围中、在潜移默化的良好教育中,对于学生行为和价值观的选择进行培养。
2.重视学生党团和学生干部的模范效应。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核心骨干队伍。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重点培养对象、学生干部在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管理等方面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典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和学习中、工作中得以有效渗透。通过发挥广播站、宣传栏、网络等传播媒体的作用,及时对好人好事进行褒扬,大学生身边的事迹最有感染力和感召力,要更好地运用大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教育学生,使得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有榜样、有示范、有目标、有方向。
3.重视党员的先进性建设。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建设,鼓励学生党员做好榜样带头作用。党员本身就有义务、有责任做出示范作用,成为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头羊和先锋队。党员是维系执政和赢得群众支持的重要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有比同类学生更高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上要更先一步、实践上更高一筹、弘扬上更深一层。高职院校要为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要促进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促进党建工作进公寓、进宿舍、进社团、进社会实践基地,并建立临时党组织,把党组织的优良作风和党员的先进作用带到公寓、宿舍、社团和社会实践基地中去,让党员的先进性时刻都有发挥的平台,把对于党员的先进性建设融入教学育人的全过程,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四、重视文化熏陶,发挥校园“软”环境的引导作用
文化对一个人的行为选择、价值判断都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对人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成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大学精神的积淀,关系到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整合各类传播媒介功能,发挥各类活动和社团的影响作用,发挥舆论的引导功能,通过“实”、“精”、“活”和“特色”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创造出有益于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设氛围,实现文化育人。
1.校园文化建设要求“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只有在实实在在的环境中,才会有更大的成效,获得更多高职学生的认同。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包括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建好图书馆、校史陈列室,写好校史等,让学生在回顾历史中,培养爱校情怀。要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举办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如爱党、爱国、爱民和自尊、自强、自立等专题知识竞赛活动,或组织参观、考察一些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广大学生了解历史、了解民族、了解国情,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校园文化建设要求“精”。只有精益求精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有序、更加有效地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这方面,就是要加强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库建设,始终坚持结合自身实际基础上,运用各方的力量打造优秀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从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要结合实际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出本校的学生活动品牌和社团建设品牌;以文明素质养成活动、精品团日活动建设、宿舍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以带动并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以先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校园文化建设要求“活”。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要活用宣传工具,营造舆论氛围。要充分运用校报、广播、网站等校园文化建设各类载体,宣传校园重大事件,传递正能量,强化网络等传播途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中的作用;要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支持学生发展专业技术型社团和兴趣爱好型社团,使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二是要活用企业文化。高职院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本身就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中的表达。高职院校要抓住企业进校的机会,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实现融合,让学生们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企业精神。
4.校园文化建设要求“特色”。每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和校企合作理念,这是每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所在,这其中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要凝聚大学精神,创造自身特色,就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使校园文化建设不间断,使之在教学、科研、管理的各个管理环节以及校风、班风、学风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其魅力所在。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以校园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向导,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性、技能型和对口的高素质人才。要通过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三观”教育,提高学生认识;要通过积极培育、凝练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通过讲校史、唱校歌、诵校训、戴校徽、鸣校钟等大学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者、实践者、弘扬者。
五、提升管理水平,发挥校园“硬”环境的保障作用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需要有一定的管理与服务功能的载体,让高职学生在行为约束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个具有管理与服务功能的载体,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与服务,是高职院校的“硬”环境氛围的营造和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实际情况,以解决学生的切身利益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健全宿舍管理、做好贫困生资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和灵活分明的奖惩方式,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和质量,在学生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提升中赢得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自觉践行。
参考文献:
[1]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35.
[2]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2-13.
[3]余林,王丽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86-93.
[4]曾光顺,李立菊,许艳丽,蔡淳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纵横,2013,(12).
[5]赫伯特·J.鲁宾,艾琳·S.鲁宾著.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M].卢晖临,连佳佳,李丁,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7.
[6]林斯坦.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增强高校德育实效[J].中国高等教育,2001,(19).
[7]周立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0).
[8]王征.论社会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J].西部教育研究,2010,(13):38-39.
[9]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10]杨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质性研究——基于16名在校大学生的分析[J].思想理论研究,2013,(19):78-79.
[11]周宇.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生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05,(05)
[12]习近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DB/OL].新华网,2014-02-26.
[13]代金平,王锦冰.信息时代网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6-160.
[14]漆策.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浅见[J].江西服装学院学报,2013,(03).
[15]于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