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健梅 王锡淮
摘要:本文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进行研究,从研究意义和创新能力的定义入手,分析目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通过分析和结合自己多年培养研究生经历及总结的经验,从校园创新氛围、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这四个方面提出见解和切实的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23-02
21世纪,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逐渐兴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将其作为主要的发展模式。而知识经济的核心为创新,我国也将创新列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确立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大量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各类主体中,高校作为基础,为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其作用不可替代,而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过程中,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研究生群体的创新能力的高低显得尤为关键,他们是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息息相关。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定义
创新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高尔顿在1869年出版的《遗传的天才》一书中明确提出普通能力和特殊能力的主张,为日后创新能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理论,将心理学内容应用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现今对于创新能力的研究有三个研究取向,分别为个性特质出发的研究取向、创造过程的研究取向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综合三个研究取向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创新能力定义为一种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将创新能力定义结合研究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可以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分为五种能力,即自学能力、研究组织能力、人际表达能力、理论构思能力和前沿把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培养研究生的悟性、记忆力、好奇心和兴趣、直觉和洞察力、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以及人文素质。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阻力
1.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人与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因此不能将人的活动看作个体活动。人的单独活动受到社会规则、整体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约束和影响,具有社会活动的特性,同时社会的影响也通过个体活动反应出来,可以说人与社会是交互影响的。人的活动也可以说是社会互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现今研究生所处的社会整体的科学文化环境和素质培养状态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情景,构成研究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社会制约因素。
2.缺乏创新欲望。许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对于奋斗目标不够明确,仅仅满足于毕业后找到一份相比于本科毕业生收入更高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生创新欲望的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完成了“为了顺利毕业而学习”的目标,将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用于提前找工作和实习,忽视了对自己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造成创新欲望的缺失。更进一步说,当代研究生的研究兴趣随着时间和环境不断变化,对创新不够感兴趣,同时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够,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3.思维定式。正如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所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思维定式,指个人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所形成的惯用思维模式,当再次遇到类似的外界问题或事物时,会自动将问题纳入已有的思维框架中,并沿着惯用的思维路径进行思考和处理。思维惯性有两个显著特征,即形式化结构和强大惯性。研究生在经过之前十余年的学习后,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方法的固定,思维框架在大脑中已逐渐固定化,弱化创新意识的产生。正如思维惯性的形成需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消除思维定式对于创新思维的激发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因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4.意识与行为之间的反差。绝大多数研究生是具有创新动机的,部分研究生还具有很强烈的创新意识,这点是不可否认的。他们通过多年的学习对于创新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希望能在学习和实践应用过程中产生新的思维、方法和理论,但是这些可贵的创新意识和对于科学的探究精神在实际的科研行为中却执行得不够,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具体地说,一方面他们表现出了积极追求创新的精神状态,在认识上很主动,另一方面他们在行动上去很难落实或者推迟很多才能勉强落实,缺乏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在实践创新行为上没有发挥主动性。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1.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思维的产生来源于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科研素质,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但也绝不能忽视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研究生阶段专业课程因其在学习的深度和难度上与本科阶段课程有明显的提升,这也是硕士与本科毕业生的明显区别之一。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是相对固定的,可以简单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又可分为基础课程、学术前沿课程、研究方法课程、学科交叉课程和实践课程,选修课中学术前沿课程和学科交叉课程相对较多。细分之后的每种课程占总课程的学分比例根据专业有很大的差异。以我所研究的专业方向为例,必修课比例略高于选修课,基础课程和学术前沿课程比例比较接近,研究方法课程、学科交叉课程和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很低。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是相对固定的,近些年虽增加了许多的选修课程,其意义更多的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必修课程区别不大。因此加强学生基础能力的教育,构建及拓展更合理的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或研究生院应安排开设一些创新课程,来引导学生加强自身的创新兴趣和意识。优化选修课的内容和选课机制,允许学生跨专业甚至跨系选修课程,是学生在本专业的基础之上得到综合性更强的跨学科训练。
2.改进考核方式。现今的研究生课程考试,特别是理工科专业课程的考试形式是非常固定的。从考核方式上,基本可以分为平时大作业或实验报告、课程结束时的小论文,以及最终的卷面考试。卷面考试的出题形式是非常固定的,而更加一成不变的是考试的答案。在出考试卷的同时,必须相应地提交标准答案,然而很多时候标准答案的解法只是题目解法的其中一种,而标准解法的来源主要是课程所用教材的例题解法,在考试中由于学生担心与标准解法不同,而不敢或不愿在解题时大胆创新,回答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独特或创新解法。同时考试题目中大多数仍是固定答案的限制性题目,创新型或开放性的题目比重仍然偏少。除了课程结束后的卷面考试,我更倾向于课程结束后完成的小论文的考核方式,因为通过整个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对于整门课程有了一个系统的把握,此时从原有课程中得到启发或者创新点,撰写成小论文,除了可以培养创新能力以外,也对学术文章的写作能力是一种锻炼。任课老师通过阅读学生的论文或者课程学习报告,综合地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考察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深度、专业基本素养。如果写得有新意,同时思路又有可行性,完全可以在报告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下去,研究得更深,可以避免出现学完课程后,就极少在接触该课程的内容,经过时间的淡忘,掌握程度越来越差,最后将学过的知识还给老师,甚至这门课学过什么都不甚清楚。
3.营造校园创新氛围。我们不能将学生看成是灌输知识的容器,更不能看作是被管理的对象,这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丰富个性和创造潜能的主题。每个学生的个性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我们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如果过于刻板,缺少灵活性,则会抑制这些具有丰富个性的个体们,因此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成为当务之急,应更加尊重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在每个环节上没有灵活性,使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则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尊重,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因此改革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为更多元、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营造轻松的校园创新氛围,激励和带动那些具备创新潜力和敢于创新的研究生,让他们脱颖而出。可以说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对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极为关键的,这应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和讨论会、科技报告会来鼓励学生更多、更积极地参与学术活动。同时这样的学术活动应该是跨专业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学生在此过程中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其他学科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并强化了创新意识,激发研究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义,发挥他们蕴藏的创造才能。另一方面建立更激烈的竞争机制,对于创新能力举办各类形式的竞赛,使创新能力突出的同学可以变得更杰出和进步。
4.优化教学方式。兴趣在科学研究中可以说是最好的催化剂,当对所学知识产生出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时,学生会如饥似渴地去钻研,在此过程中会得到许多创新的研究成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优化和改进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对所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改变以往老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望。注重讨论和启发的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在已有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创新的能力,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理解知识、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知识的由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和科学素养。同时老师应该创造出能让学生在课堂参与教学课程和讨论的条件,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学习。另外需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有的自觉和积极性,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更多地思考开动脑筋,掌握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在教材选择上,也应该花费更多精力去精挑细选,选择适合研究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深度的教材,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宗旨即为挖掘学生蕴藏的潜力和积极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