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潇静
在我们的世界里,寒冷总是多于温暖,阴霾总是多于晴空。我们从小就缺少父母之爱,就像荒草一样蔓生于贫瘠而荒凉的土地上。不要说我们冷漠,不要说我们孤僻,我们心中依然燃烧着熊熊的情感之火,我们心中依然有千言万语。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孩子!
家,对我们来说,就像一个冰冷的盒子。我们一直在苦苦追寻那一片温暖的天地,可这茫茫人世间,谁会给予我们那份久违的温暖?是父母吗?不,他们不能!为了生存,从我们很小的时候起,他们就远离家乡,去了遥远的城市。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的面容慢慢模糊直至完全消失。“父母”,对于大多数留守孩子来说,是个陌生的词。除了电话里熟悉的声音外,很多人难以在心中勾勒出父母清晰的面容来。虽然我们也知道,他们是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乡背井,但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滋生出怨艾。的确,父母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却忽视了我们内心的感受。他们不知道,就算有再好的东西、再多的钱,也无法填补我们心中所缺少的爱。这份爱一旦缺失,就永远也无法补救。
下雨时,看到别人的父母为孩子送伞,心中不免陡生出一种深深的失落——多希望自己的父母也能送来一把伞,可每一次都只能自己一个人回家,哪怕被淋成落汤鸡。当和别的孩子发生冲突时,虽不是自己的错,也仍然招来别人父母的一顿数落,身边却连一个解围的人都没有,个中滋味,有谁能懂?生活的恐惧一次次笼罩在我们心头,又有谁了解我们的苦衷?每次看到别人的父母为孩子买东西,陪他们逛街、玩耍……自己心里不知有多羡慕!曾有多少次,在梦里与父母相聚,醒来时,发现自己依然躺在冰冷的床上,那梦里的笑声便演变为一场嚎啕大哭。曾有多少次,当同学们兴奋地谈起父母如何为他们准备丰盛的生日宴会时,我们只能默默地远远避开,不想触动自己那敏感的神经以至于潸然泪下。老师上课时让我们说说自己的父母,我们大都选择沉默。也许,沉默是我们对这个话题的最好回答。当老师要求我们写写自己的父母时,我们总要说一些谎话,编一段故事,来填补那空缺的位置。
每个周末,父母都会打来长途电话,问问家里的情况,和我们说说话,末了总免不了加上一句:“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好好读书!”可是当我们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他们却远在千里之外,一点忙都帮不上。他们不知道那种被旁人看轻、被同学排挤的苦楚。久而久之,接听父母的电话竟成了毫无价值的例行事务。
但是,虽然我们缺少人世间最宝贵的父母之爱,却在孤独的日子里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自立。我们在失去一些东西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东西!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或许,我们的生命就像小草。花朵会不堪风雨而凋零,我们不会,我们是坚强的小草,会迎风冒雨,越挫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