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秋河
张领娣:此生不离“西河大鼓”
文/李秋河
【人物名片】张领娣,女,著名西河大鼓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河大鼓代表性传承人,现任河间市文化馆馆长。为沧州市政协委员、河间市政协常委。
河间西河大鼓,与唐山乐亭大鼓、沧州木板大鼓并称“河北三大鼓艺”,有大约200年的历史,是我省现存剧本最多、从事表演艺人最多、受众最广的曲艺之一。河间是西河大鼓的发祥地,在西河大鼓的起源和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河间,每当说到西河大鼓的时候,人们经常提到的名字是张领娣。
在2008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张领娣被列为西河大鼓传承人,当时45岁的她是河北省37位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说:“走到这一步,我真的感谢西河大鼓。我和西河大鼓有着不解之缘。我的父母就是唱西河大鼓的,我魂牵梦绕的是西河大鼓,我的手机铃声也一直是西河大鼓。这辈子,我和西河大鼓是绑在一块儿了。”
张领娣
张领娣出生在一个西河大鼓世家,父亲张金贵是西河大鼓朱派传人,母亲会弹三弦。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她父母经常合作演出,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在张领娣还是幼年的时候,她的父母看她吐字清晰,嗓音甜美明亮,是块唱大鼓的料,便有了教她学西河大鼓的心思。在她8岁时,父亲开始悉心传授她西河大鼓演唱技艺。
作为一个老艺人,张领娣的父亲信奉“严师出高徒”。当时他对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学惊人艺,须下死功夫。”那时的张领娣却不懂这些。八九岁的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她当时不解,为什么自己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随心所欲地在大街上疯跑疯玩,甚至自己连上洼里拾柴火打草的机会都没有。父亲给她定的规矩是“放了学必须回家,先写作业,写完作业便按照他的要求练习西河大鼓”。
父亲要求很严格,一句唱腔、一个板眼、一个表情和动作没有掌握好,便要她从头再来,直到一点点儿吃透。他手里还经常拿个鼓槌,错了就敲头。为此,张领娣经常急哭,但哭完了还得接着练。有时候,唱词太长,她记不住,父亲的巴掌一下子就扇过来。妺妺们在院子外边玩耍逗闹,自己却在院子里勤修苦练,当时的张领娣认为父亲对她很不公平。但现在,张领娣格外感激父亲,她说:“要不是父亲,我的基本功不会这样扎实,也学不了这么多东西。”
就这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张领娣便学会了几个小段,并开始随着父亲走乡串村演出,15岁就在沧州文艺调演中获得了一等奖。也正是从那时起,张领娣从心底里爱上了西河大鼓,在学艺上由原来的“父亲追着满院跑”变成了主动自觉。
1982年,19岁的张领娣成为了河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1984年调入河间文化馆,成了一名专业演员。
进入文化馆后,有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张领娣格外珍惜遇到的每一次学习机会。她不仅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不放过老师讲的任何一个细节和疑点,而且像着了魔一样,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练习。在练三弦的时候,怕影响别人休息,就在三弦码子底下放一个铜板或硬币,把音量降到最小。练表情、动作、嘴皮子,更是日复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如痴如醉,不舍昼夜,有时候,一句唱词、一个动作就要练上千百遍。凭借着勤奋踏实的学习精神和甜美明亮的嗓音,张领娣很快脱颖而出,连续在河北省曲艺调演、华北石油调演、全国石油部调演中获得一等奖。
文化馆领导看张领娣是个好苗子,决心让她经名师、见世面,让她的技艺更上一层楼,将这块璞玉雕琢成器。主抓曲艺的金炳华老师先后带她到北京和天津找到了周喜荣和郝艳霞两位西河大鼓名家,从一招一式、一句唱腔、一个鼓点开始学习,接着,又把唐山的段少舫、保定的王艳芬老师请到河间文化馆,手把手、口对口地教习演练,张领娣的表演艺术和表演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
1991年,在河间文化局领导的安排下,张领娣正式拜西河大鼓赵派传人、天津北方曲校教授田蕴章为师。局领导的意思是,虽然张领娣一直学的是朱派,但赵派创始人赵玉峰是河间的,不能让赵派在河间失了传,得拜赵派老师学艺。张领娣理解文化局领导的一番苦心。通过学习,她在熟练掌握了赵派唱法之后,又把赵派、朱派两种唱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取两家之长,再加上自己的探索创新,表演和演唱技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河间文化局还从保定剧团“挖”来三弦名家王维青,专门给张领娣伴奏,实现了河间西河大鼓艺术组合的高度完美和统一,整个表演优雅而流畅,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组织的关爱和支持给了张领娣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天津拜师以后,学艺归来的张领娣已经不单单把演唱西河大鼓看成是自己的工作,而是当成了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西河大鼓这门艺术已经深入到了她的骨髓和血脉,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一次,她患了感冒,一个多月嗓音沙哑,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把她吓坏了,她小心地询问身边的人,会不会真的哑了,还多次到医院去问医生。接听朋友电话时,她也会担心地问起对方,自己声音是不是太闷,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样了,她说她最担心的就是嗓子,“可千万别影响了我的西河大鼓”。张领娣对西河大鼓的一片痴情,让她的朋友们感慨不已。
“事业无止境,艺术无止境,对艺术和事业必须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张领娣常常在心底对自己这样说。无论是上级组织的各种文艺调演和比赛,还是河间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以及市里组织的“三下乡”“心连心”演出,张领娣都积极参加,精心准备,不允许自己有丝毫马虎,不能让观众有一点儿失望,也不给自己艺术生涯中留下一点儿遗憾。
为了给西河大鼓这门传统的艺术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用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张领娣每年都要拿出五六段现代题材的新书目。她经常求助河间一带的鼓词创作者:“抽时间写段吧,又没米下锅了。”每次接到新书的时候,都是她最兴奋的时候,先是迫不及待地看一遍唱词,然后便坐下来细细地安排唱腔。有时候,为了给一段唱词配上最合适的唱腔和动作,达到最好的演出效果,她要反复揣摩和改进,连吃饭睡觉都不踏实。安排好唱腔,再背词演唱,其难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但张领娣却总是以此为乐,从不叫苦。
这些年来,张领娣演唱了《雄鸡长鸣》《两盒罐头》《老李和小李》《一台水泵》《一块宅基地》《拆篱笆》《儿迷心窍》《河间清官册》《白求恩大夫在河间》等一大批贴近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实际的好作品,极大地感染和教育了群众。每次演出都掌声雷动,好评如潮。
付出总有回报。自从艺以来,张领娣先后30多次登上全国、河北省、沧州市等各级文艺演出的领奖台,受到了难以计数的表彰和奖励,并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沧州电视台相继为其拍摄了专题片《河间府里唱西河》《西河大鼓溯源》,详细介绍了她的成长历程。《河北日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也多次对她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2004年,张领娣演唱的西河大鼓《俺村的新事实在多》获得了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人们为张领娣高兴,张领娣却为西河大鼓高兴,她说:“这是西河大鼓的荣耀和辉煌。”
张领娣为西河大鼓学员进行训练辅导
西河大鼓确实有过荣耀和辉煌。在上世纪70年代,仅河间就有200多名演员活跃在城乡舞台上。但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河大鼓这种民间曲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落,开始大幅滑坡,如今已是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每每说到这,张领娣就忍不住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她说,自己之所以积极参加一些演出活动,就是为了展示西河大鼓的魅力,唤起人们对西河大鼓的热情,吸引更多的人们关心、喜爱、演唱西河大鼓。
现在,张领娣最上愁的是至今没有正式的入门徒弟。谈起其中缘由,她说:“首先你得爱好这个,然后才能专心学。现在最大的难题是没人爱好。一方面是这个难学。没三年工夫,很难学到家,不像流行歌曲,大街上天天放,耳濡目染,谁都能哼上几句;另一方面,这行不挣钱。现在挣钱门路多,费力学几年才能出师,出师后又能怎样?现在年轻人一毕业找工作都着急,让他进剧团学说书,他自己也不愿意。”
为保护和传承西河大鼓,张领娣利用沧州市政协委员、河间市政协常委这个身份,四处奔走呼号,在大会小会上提了很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还撰写了《保护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的提案,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其中,河间市文化局一马当先,下大力气对西河大鼓的起源和现状进行了细致的挖掘和整理,并一级级向上申报,终于使得西河大鼓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张领娣向记者介绍,从2009年开始,河间文化局连续利用暑假在文化馆举办西河大鼓培训班,为传承西河大鼓培养演唱人才;从2012年开始,又实施了西河大鼓进课堂活动;2013年,组织有关人员对河间几代文化工作者编创的西河大鼓作品进行了搜集整理,编印成册;2014年,召开了中国河间西河书会;目前,正计划录制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河间老艺人的演唱专辑……
“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热情参与,相信西河大鼓重新走向辉煌的日子为时不远。”张领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