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昌新中原大剧院是南昌市政府在2002年以BOT招商模式,由武汉新中原娱乐有限公司斥资八百余万元,对南昌文化会堂全面装修改造而成,使之成为南昌市文化产业界招商引资的样板项目。本文对南昌新中原大剧院的现有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规划提出个人的见解。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31-01
江西省2014年艺术规划省艺术规划项目课题《江西民营演艺市场产业化运作可行性分析——以南昌新中原大剧院为例》,项目编号:YG2014081
一、南昌新中原大剧院简介
南昌新中原大剧院坐落于南昌站前西路173号,营业面积1400米,可容纳观众1200名左右(雅座800),具有灯光、音响、LED大屏幕、录音棚、音乐视频工作室、声光电高科技现代技术,同时拥有小品队、乐队、舞蹈队、武术队、舞美道具制作部、服装部等。南昌新中原大剧院是南昌市政府在2002年以BOT招商模式,由武汉新中原娱乐有限公司斥资800余万元,对原南昌文化会堂全面装修改造而成,是南昌市文化产业界招商引资的样板项目。
新中原大剧院入驻南昌初期,由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剧院的演艺节目制作脱离演艺市场,剧院的经营一度处于亏损状态中。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全体演职人员的努力,剧院舍弃了省外市场的节目制作模式,力邀本地知名艺人的加盟,加强了剧院节目制作班子的创作力。同时,把本地演艺文化精髓,注入到节目中去。经过努力探索,创建了有自己特色的小品团队、歌舞剧团,打造了符合本地市场的演艺文化,扭转了剧院经营业务不足的局面,使剧院步入良性的经营轨道,从而增强了公司对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的信心。经过多次注入资金改造,剧院资产已经到一千五百多万元,为我市各界群众打造了规模相当的歌舞演艺场所,成为我省及华东六省最具有吸引力的歌舞演艺剧院,以及全国歌舞演艺行业的重要交流平台。同时,也成为南昌市对外展示本地演艺文化的窗口。
二、南昌新中原大剧院现有运作模式
(一)节目良莠不齐。
自剧院成立以来,新中原大剧院的节目制作方针一直定位为:“传承文明,怡情益智”,将赣文化巧妙结合其中,健康向上。纵观改剧院的节目,大部分节目是秉承了此方针的,起码至少是在朝着这个方向走的。
该剧院每天的节目开场颇有央视春晚的派头,大气恢弘,爱国歌曲在高昂的歌声中振奋人心,这一部分的演出人员一般聘请稍有名气或者参加过选秀节目并拿到稍好名次的歌唱演员。该剧院还有自己创编的一系列江西特色节目,比如南昌是八一起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新中原大剧院用一场舞蹈、灯光和高科技的现代技术融合,在舞台上再现了当时的战斗情景。再比如,江西有一个历史名镇景德镇,以盛产陶瓷闻名全世界,新中原大剧院创排了一个专门的节目来展示中国瓷器整个的完成工艺过程。虽然这两个节目设计地还是较为粗糙,但是其立意和创新的地方还是很明显的,假以时日,剧院争取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编排,也许它们能成为该剧院的保留节目。
也许,在演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地情况下,民营剧院首先考虑的还是票房和盈利。因此,演出越到后面,节目越来越接地气,从当地话为主的小品,到吸引眼球的人妖表演和打色情擦边球的二人转,节目档次急转直下。虽然每晚这里的票房每日都能达到80%的上座率,但是文艺演出毕竟承担着文化再生产和人类精神文明传承的使命,为了票房而被市场奴役,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
(二)票房良好。
南昌新中原大剧院的基本是每天演出,而且每天的上座率高达80%以上,从商演盈利角度来看,该剧院是成功的。南昌新中原大剧院的消费群体主要以本市宾客为客源基础,现正努力增大省际商务、全国各地来赣旅游的人员数量,争取使业务量不断递增,扩大社会效益,取得经济效益。自2002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新中原大剧院的客源接待量从最初的每年十余万人次增至每年三十余万人次,从票房和盈利这个角度来看,该剧院是成功的。
(三)剧场设施有待提升,观剧氛围亟需整理。
新中原大剧院号称有维也纳大厅的风格,舞台设计确实可以,但是观众坐席除了雅座,到处挤满了简易的塑料凳子,到了演出时,感觉场面很是混乱,不是你挡住了我,就是我挡住了你。在整个演出过程中,观众可以随意抽烟,当节目结束的时候,每个从剧院走出来的人都一身的烟臭味,这让很多不吸烟的观众难以接受。相比之下,江西南昌的琴岛之夜演艺剧院就做得很好,只有有人抽烟,就会有服务人员走上前去礼貌制止,这个观剧过程让人感觉很清爽。
三、南昌新中原大剧院的发展规划
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条件下,演艺市场走产业化之路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长远来看,新中原大剧院的发展势必要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
(一)保留经典剧目,开发新剧目,抵制低俗,打造精品。
南昌新中原大剧院的开场节目、外聘明星节目以及流行串烧节目都做得很不错,在这个基础上,对一些相对太接地气以至于打色情擦边球的节目进行修改提炼,同时开发新的节目,依托赣文化,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剧院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应不断挖掘和提升客户价值。
(二)引入现代化经营,做好市场营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是属于为公益事业服务的非营利性表演艺术团体和剧场,还是以牟利为宗旨的盈利性表演艺术团体和剧场,都应该进行产业化运作,这是符合市场运行规则和艺术生产规律的。国内一些演艺团体的发展案例也不断证明了整合资产、盘活资源、实现产业化运作的重要性。
从新中原大剧院的每一场演出人员卖力地演出表现中,观众可以窥见出该剧院在内部管理上的责任心和认真的态度。但从个别低俗的节目、杂乱无章的座位和烟雾缭绕的观众席,也可以看出剧院对市场的妥协。在演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引入现代化管理,优化商业模式,势为必然。这就要求剧院管理者思考三个问题:
你的顾客是谁?你准备向他提供什么样的作品或服务?
如何向顾客提供你作品和服务?
你让顾客付钱的逻辑是什么?
剧院要清晰定义自己的顾客群,精化分销渠道,优化收入模式。
(三)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倾斜。
南昌新中原大剧院是南昌市政府在2002年以BOT招商模式,由武汉新中原娱乐有限公司斥资八百余万元,对南昌文化会堂全面装修改造而成,使之成为南昌市文化产业界招商引资的样板项目。继而,剧院在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还积极为社会各界协办了企业庆典、学术讲座等公益活动,并主办了爱心助学和“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慈善募捐”等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特别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慈善募捐”活动,是全国首家以义演方式,募集善款的歌舞剧院,受到央视及《人民日报》和全国众多传媒界的关注,为剧院赢取了社会赞誉。纵观国内成功的演艺项目,无一能离开政府的资金或政策支持。比如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从开始演出到至今的成功商演,与最初的政府支持是分不开的。新中原大剧院的后续产业化发展需要整合资产、盘活资源、拓展市场,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倾斜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