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强
(中共安顺市委党校,贵州 安顺 561000)
论第一次台海危机及对中国国家战略的影响
罗强
(中共安顺市委党校,贵州 安顺 561000)
20世纪50年代中期爆发的第一次台海危机将中苏美以及台湾地区都卷入其中。从此,台海问题既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同时又增加了国际冷战因素。本文就第一次台海危机的始末以及危机对中国国家战略的影响进行分析。
第一次台海危机;中国;美国;苏联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台海问题再度成为远东乃至全世界所关注的焦点。然而,此时的台海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国共内战,而成了牵一发动全身的国际问题。世界大国从台前幕后卷入中国内政已经成为台海问题的特点,既影响了中国的统一大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东的国际关系格局。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打断了解放军武装解决台湾问题的步伐。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公开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撕去了“美国对福摩萨或中国其他任何领土从无掠夺野心”的伪装,命令美“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的军事行动。这使得简单的国共内战问题变得复杂化,不得不暂时搁置起来。
艾森豪威尔入住白宫后立即宣布:“解除台湾中立化,不再限制中华民国武装部队对大陆的行动”。于是,朝鲜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对大陆的骚扰大大增加了。从1953年9月—10月,国民党空军就出动523批,1270架次窜扰大陆,投弹900多枚,扫射200多次,炸死炸伤军民150人,炸沉渔船35艘,炸伤10艘。
1953年11月8日,国民党当局“外交部长”叶公超在台北与到访台湾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进行了交谈,并正式向美国提出了缔结共同防御条约的建议。从此,“两个中国”阴云弥漫在台海上空。毛泽东认为:“一旦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就会造成类似南北朝鲜、南北越南的状况,中国领导人认为决不能用这样的方式,用维持现状的办法解决台湾问题。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千涉”。[1]为了向国际社会显示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打破美国分裂中国的图谋,中国共产党只得选择用武力方式来处理台湾问题。
1954年8月,中央军委组建了浙东前线指挥部,张爱萍将军任司令员兼政委,直接受中央军委指挥。9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福建部队,对金门岛展开猛烈地炮击,开始了被西方媒体称之为第一次台海危机的序幕。“九.三”炮战立即在美国决策层引起关于沿海岛屿防御问题、中国的意图以及如何维护美国的安全和信誉等问题的激烈争论。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多数派认为国民党在大陆附近占领的岛屿虽然很重要,但是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它们对于防御台湾并不是不可缺少的。
1954年12月2日,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签订。条约规定:双方承认“在西太平洋地区内对缔约任何一方领土的武装进攻将危及其本身的和平与安全,并宣告将依其宪法程序采取行动,以对付此共同危险”。条约的范围包括台湾、澎湖和“经共同协议可能决定的其他领土”[2]。一个月后,美国参议院终于以64票赞成、6票反对的绝对多数批准了“共同防御”条约。这对中美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意味着美国为维护其战略利益,分裂中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条约的签订又迫使了中国政府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解决台海问题。
一江山岛是大陈岛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解放军如果占领此岛,就能直接进攻大陈岛,从而为解放大陈乃至整个舟山群岛创造有利机会。
1954年12月2日至1955年1月10日,解放军出动轰炸机28架次、强击机116架次,先后5次空袭大陈岛,重创守卫的国民党海、空军,号称国民党海军第二大舰的“太平号”也被解放军鱼雷艇击沉。1月18日,解放军陆海空部队密切配合发动联合进攻,战斗至19日凌晨攻占了大陈岛外围重要据点—一江山岛。
一江山岛之战揭开了大陈岛作战的序幕,也使第一次台海危机进入到更为激烈的阶段。一江山岛的失守使大陈岛门户洞开、无险可守。于是,国民党军在美海军的帮助下从2月8日至12日,接运大陈守军2万5千余人,同时裹胁岛上居民1万8千余人撤向台湾。解放军在这过程中未进行如何攻击。至2月25日,浙东沿海岛屿全部解放。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于1955年1月25日和28日分别以409:3和85:3的压倒多数通过了《福摩萨决议案》,授权总统在保护台湾和澎湖列岛的过程中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美国武装部队。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可能动用武装力量直接介入国共冲突,以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人民解放军在占领大陈岛之后,并没有乘势再进行军事进攻。但是,美国政府却认为解放军会乘胜攻占金门、马祖,甚至会对台澎发起攻击。3月6日,杜勒斯与艾森豪威尔谈及金门、马祖时说:“目前的情形下,我们不能坐视该地区的国民党部队被共产党摧毁。”为了台湾、澎湖及沿岸岛屿,杜勒斯建议使用核武器。对此,总统艾森豪威尔和副总统尼克松均表示同意。这使得台海危机也随之进入了高潮。
中美关系严重恶化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都在寻求打破危机的途经。1955年4月23日,周恩来就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发表声明,表示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该声明得到了美方的认可。1955年8月1日,中美日内瓦大使级会谈正式开始,持续了11个月的第一次台海危机终于结束。但日内瓦会谈只是暂时缓和了台海紧张局势,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根本性矛盾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解决,因此危机仍然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第一次台海危机期间,国、共、苏、美四方围绕大陆沿海岛屿展开激烈的博弈。中国人民解放军凭借强大的军力攻占了除金门、马祖外的其他全部岛屿,迈出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一步。但是,美国的介入,甚至是核武威胁给中国共产党统一全中国的大业蒙上了阴影。
(一)中苏蜜月期的到来。
解放军炮击金门不久,赫鲁晓夫便率领庞大的苏联党政代表团于1954年9月30日访华参加建国5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了理解、同情和支持解放军解放台湾军事行动的声明。赫鲁晓夫说:“苏联人民对伟大中国人民的崇高事业表示深切的同情,支持中国人民从台湾蒋介石匪帮压迫下解放自己受苦难的弟兄并消灭盘踞台湾的蒋介石匪帮的决心。台湾一定能够解放,一定能够回到自己伟大的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怀抱。”就目前所能看到的资料,这是炮击金门以来苏联领导人首次公开表态,代表着苏联方面支持中国的立场。
对于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苏联在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给予了中国很多支持和援助。1954年7月21日,苏军总顾问彼得鲁瑟夫斯基回见到访的彭德怀,告知苏联政府决定把米格-17喷气飞机[3]图纸和85高炮、85加农炮图纸提供给中国。这为解放军的军事现代化打下了基础。8月10日,苏联正式提交给中国政府一份备忘录,进一步明确苏联将向中国提供最新装备的生产项目内容,包括为15家新的国防企业提供设备和援助,援建另外14家新的工业企业,包括一家年产600门防空高炮的企业生产控制系统的工厂,为炮兵阵地提供设计、安装和使用发射装置设备的援助等。在中国炮击金门后不久,苏联向中国追加了约5.2亿卢布的军事贷款,主要用在了新改进的军事技术项目生产上,用以代替1953年5月15日协定中所规定的那些类型的军事技术的生产:即以米格-17喷气式战斗机代替米格-15比斯型的战斗机;以装有“格罗门2”型雷达和普阿左116型炮兵指挥仪的新式85公厘克斯18型高射炮代替1944年式85公厘克斯高射炮;以B-34-M11型的新式坦克发动机代替B-2-34型发动机;以新式φП-100滤器代替φП-75型滤器;以K-5活性炭代替K-4的活性炭。这一切为新中国国防工业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中苏两国进入了持续多年的蜜月期。
(二)祖国的统一大业受到挫折。
“共同防御条约”宣称“双方在西太平洋地区受到武装进攻或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双方将共同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危险’,美国将协助蒋介石政权防御台澎地区。”据此,美国一方面威慑中国大陆,使其不敢轻易对台发动攻击,阻止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海;一方面要求台湾在没有得到美国的同意之前,不得对大陆发动攻击,美国在条约中承诺保卫台澎,但并不会帮助国民党“反共复国”。这造成大陆和台湾之间在军事上的长期对峙和敌对,民间往来长期陷于停滞,并釆用均势和平衡手段来实现海峡两岸永久的僵持局面,使中国的分裂长期化、固定化。可以说,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造成台湾地区不稳定、不确定的根源之一,也为台独势力的崛起埋下了祸根。
(三)中国加快发展核武器的步伐。
“1954—1955年的台海危机使中共中央进一步意识到跟美国这样的强大国家打交道,除非自己拥有足够的实力,否则就只能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受人白眼,甚至被人所摆布。”这说明他充分意识到了国家实力,尤其是核武器的重要性。随后,中共中央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加快经济发展的问题,最终归结起来就是要调动一切力量,加速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发展,特别中苏关系破裂、中美两国因为台湾问题再度紧张之时,毛泽东终于在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5年1月20日,中苏两国签署了《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放射性元素的寻找、鉴定和地质勘探工作的议定书》。作为回报,中国政府有义务向苏联提供剩余的铀。3月11日,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向周恩来转达了苏联政府的通知:即请中国派遣代表团前往苏联,以洽谈设计实用性原子堆等事宜。从1956年到1967年的12年间,共有来自苏联的640名科学家参与中国的核武器的研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放射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开发以及“国防方面的专门问题。新中国的原子能工业由此开始起步。
第一次台海危机是台海关系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既是国共内战的延续,又带有明显的国际冷战色彩。危机一方面使美台关系得以加强,形成了军事、政治同盟关系,使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的难度变得更大。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工农业建设上来,加强和巩固了中苏关系,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对台方面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为后来的对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1]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宣传部.中苏友好文献汇编( 1949.10-1959.10) [C],北京:1960年。
[2]李丹慧.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M].南宁: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2年。
[3]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 1960)[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
[4]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
[5]陶文钊.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二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6]袁明.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7]张春英.海峡两岸关系史(第三卷)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注释:
[1]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 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第337页。
[2]黄俊尧.危机决策中的美国府会互动模式[J],美国研究,2008年04期。
[3]米格-17是当时苏联新型战机,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在米格-17战斗机的基础上于1956年生产出第一架国产飞机歼-5。
D6
A
1671-864X(2015)12-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