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改变着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由此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从美国科学家在夏威夷冒纳罗亚高山观测站观测到自1958年以来大气CO2浓度逐年升高,联系到近百年来全球地表温度的上升,全球变化逐渐被人类认识。全球变化是指地球环境系统关乎人类生存的某些要素出现了异常变化,并且由于某一要素的恶化,造成其它相关要素的变化,进而导致全球尺度的环境恶化。
全球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气候变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2013)指出: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约上升了0.85℃。与1850—1900年相比,2003—2012年这10年的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8℃。尽管对当代气候变化有不同认识,甚至存在截然相反的现象,但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事实在最近几十年来得到广泛认同。也存在足够的气象观测、冰芯、树木年轮学、物候学、雪线上升和植物迁移等方面可以相互验证的证据。太阳辐射与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是造成目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过度利用,城市化等。当代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与过去自然因素占主导的自然气候变化具有很大差异。然而,全球变化并非全球处处一致的变化,全球变化对不同区域造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出于全球环境变化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忧患,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全球变化以及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起,国际科学界和各国政府就开始讨论人类社会如何响应全球变化并采取相应对策:从20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预防和阻止,80年代提出减缓,直到目前所普遍认同的适应。世界上许多国家,或是独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或是联合(如欧盟、加勒比海地区国家、非洲联盟)开展本国或本地区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阻止、减缓和适应都是人类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行为。但减缓与适应行为的范畴是不同的。阻止或减缓全球变化的行为,所针对的主体是地球系统,目的是在全球变化达到某一临界值之前, 通过控制或减缓全球变化的某些关键过程来减轻全球变化的影响。而适应针对的主体是人类社会,是在承认全球变化不可避免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人类社会的脆弱性来规避全球变化带来的风险。
1992 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反映了人类为减缓全球变化而进行的努力,即通过减排温室气体而抑制全球变暖进程, 避免或推迟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类干扰。国际社会10多年减排努力的历史表明,人类减缓气候变化的收效是有限的。在气候变化影响扩大,而减缓行动推进缓慢的形势下,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对策已成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和明智选择。全球变化带来的利弊影响存在区域差异,部门或地区的适应能力与其系统特点有关, 社会对全球变化影响的敏感程度常因行业和地区而异。因此,不同区域受到的全球变化影响迥异,应采取的适应策略也各不相同。全球变化的4 大科学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和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 都将科学地适应未来环境变化作为人类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准则,因地制宜的适应能够化挑战为机遇。
罗怀良,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委员,四川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教育部教师培训国培专家,四川省高中新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审查专家,《山地学报》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全球变化及区域响应、自然资源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中国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十余项。在《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学前缘》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