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张艳奇+齐武福
摘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多年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职业院校存在的普遍问题,综合分析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提出与课程特点相融合的课程教学方式、授课方法,并着眼于专业的未来发展,提出进一步的改革目标、途径。只有进行课程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实践,提高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形成特色,方能真正服务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5-0131-02
在地学类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中,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属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课程内容十分广泛,涵盖地球表层各种类型的地貌及沉积物,涉及古生物、气候、构造运动、地质年代等诸多内容,课程有关的知识技能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开发、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及地球环境变化和预测研究等,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等教学中居于核心位置。
本文根据多年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教学的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寻职业导向下本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目标,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进行,服务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的高职教育存在严重的普教化现象[1],这在地质类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十分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实践课的弱化。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以及教学理念的偏差等,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实习实践课程往往被压缩,甚至有的专业课程技能训练也变成了教师的口头讲述;师资素质在不断提升,但招聘的教师往往来自不同的地域、院校,区域实践弱甚至没有,教学没有明确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目标,在教学效果上缺少科学的评价指标。与此对应的是,专业人才培养培训的知识、技能体系与实际工作差距较大,毕业学生及工作单位对此反映强烈。
二、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改革,需围绕职业导向的专业建设来实施,企业行业职业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构筑了专业建设的方向、目标;在组成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下,具体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还需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一门课程及至一个专业要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的特色[3]。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内容广泛,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实践性、应用性极强,课程的教学需从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出发,本着“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突出实践的环节,结合与企业行业职业岗位相关的工作内容及案例进行教学.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基础特别适宜运用情景式教学。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地球上各式各样的地貌类型及其相应的沉积物,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实践性极强,极为适合现场教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增加实习实践课的比重。
其次,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应重点突出个性化教学。进行个性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急待进行的改革[4]。
第三,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实践证明,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教学等是本课程最实用的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之外,充分利邮箱、QQ等网络联系方式,以及班级相关活动等及时反馈信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做到与学生充分交流,了解学生现状,对授课内容及方法进行调整,在后续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断丰富完善课堂教学。
(三)注重实践课及技术技能的训练
应用类课程要贯彻“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这就需要在实习实训中注重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专业的要求,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增强实用性。如在云南区域,在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中,根据专家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第四纪沉积物应注重沉积“相”的学习,即不同类型第四纪沉积物的识别,而沉积时代对其工程地质意义的影响往往不大。反之,有的沉积物如黄土,几大类型黄土的工程性质相差明显,往往与形成时代、地层序列密切相关,这就需要紧密联系形成时代学习相关沉积物的性质。在技能培养方面,做到基本技能的反复训练,如沉积物岩性、沉积类型的判别,地层产状的测定、沉积环境的初步分析等,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重视职业素养教育,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同时承担着高素质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任务,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在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有效渗透思想教育内容,培养健康的职业理念,做到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加强职业素养的养成。
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也是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理论的学习方面,高职院校多强调理论够用,不追求知识内容的系统、完整,但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发现知识、理论的系统、完整毕竟是学生今后较高层次的发展目标,针对职业导向的高职教育而言,可以围绕具体的职业需求构建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但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应该在个别教学、拓展课程等提高的环节,适当兼顾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因材施教,开放式教学,并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学习、发展理念。教学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从“学会”转向“会学”。学生只有具备了终生学习能力,学到应用性的知识和技能,才会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活泼好动,具有创业的内在优势与动力,创业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积极生存的能力。endprint
三、第四纪地质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切实抓好社会需求导向。着眼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本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力求做到:
(一)立足现实,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突出实践
现实条件是进行课程教学的客观基础。限于多方面的因素,如职业院校的总投入不足而带来的硬件、软件条件的落差,但最突出的是地学进行工作的场所是广阔的大自然,其中的诸多工程地质现场条件多难于室内或学校内部进行模拟,但职业导向的教学改革又对相应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周密科学安排相对集中统一的教学实习,并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创造条件加深实践性课程的相关内容,是进行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课堂教学的现实途径。
(二)加强专业课程间的联系与沟通
课堂教学主要围绕专业建设进行,如何发挥专业相关课程的作用,并且做到协同进行,也是进行高职教学改革的关键。
现在适合高职专业教学的教材还相对较少,各专业课程选用的教材协调性差,往往具有理论内容过多、重复,职业技术技能表现不强,与实际施教条件差异较大等现实情况,并且各专业教师构成也较复杂,有工科、理科教师,有企业行业来源,也有校外兼职、退休返聘来源,建立相关教学制度,充分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讨论、协商,并进行相应的教材建设,明确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方能增强实效,真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四纪地质在专业课程设置里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内容多而广泛,与前期、后续课程联系密切,在专业教学中易于产生专业导向性不强及过多涉及后续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等较片面的问题,这都需要着力联系相关课程的教学,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任务,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三)进行开放式教学改革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充分联系行业企业,共同进行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及时、充分了解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及变化,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拓展服务领域,并在行业企业充分参与下,加强职业技术技能的实习实训,并促进知识的领会与掌握。当前虽然存在企业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难度大现实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与提高,企业行业的提升及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已成为必然。及时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对于所需人才的具体要求及期望,进行有效沟通,在课堂教学中方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前瞻性。高职院校要在校企合作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还需要在第二个方面着力实施:经常联系高水平的职业院校,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在专业上,联系相关的科研院所,了解学习最新的科技动态及其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从而在区域行业企业的发展中,真正起到引领作用。这些都需要课堂教学前瞻性地进行相关工作。
四、结语
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是组成高等职业教育的“细胞”。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能有效提高,事关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本文全面总结分析了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提出与课程特点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并着眼于专业的职业岗位需要,提出进一步的改革目标、实现途径。只有进行课程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提高专业课程的培养培训效果,形成自己的课程乃至专业培养特色,方能真正做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从而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需要,搭建高职院校通向未来发展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陶岳潮.坚持职教的目标定位 防止职教的普教化——从职教补普教基础课说开来[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9,(2):10-11.
[2]梁丽华.素质教育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08,(10):48-49.
[3]马树超.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再认识[J].西北职教,2008,(7):15-16.
[4]朱前永.高职学生智力个性发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27):47-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