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亚文,慕彩虹,王志明
1.常州市武进区农业局、常州市武进区对口支援尼勒克县工作组2.尼勒克县农广校3.尼勒克县菜篮子办公室,新疆伊犁835700
尼勒克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卞亚文1,慕彩虹2,王志明3
1.常州市武进区农业局、常州市武进区对口支援尼勒克县工作组2.尼勒克县农广校3.尼勒克县菜篮子办公室,新疆伊犁835700
通过时尼勒克县近五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农业用电、施肥、柴油、安全用药等使用量的对比,发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农业物质投入替代劳动力投入的规模逐步扩大,所有这些物质的投入,都将成为尼勒克县农业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同时部分因素影响着尼勒克县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加快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尼勒克县;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设施和科学管理方法为支撑,以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供给率为途径,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社会化、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伊犁州尼勒克县地处伊犁河谷东部,土地面积10 053 km2,其中天然草原677 300 hm2、耕地42 700 hm2,森林59 300 hm2;县境内百余条大小支流汇集成喀什河、巩乃斯河和阿夏勒河三大水系,水土资源十分丰富;县内属大陆性北温带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降水丰富,适宜农、牧、林业和养殖业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尼勒克县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抢抓机遇,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
以下是尼勒克县近五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
尼勒克县近五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单位:万亩)
尼勒克县近五年主要农作物产量(单位:万吨)
2.1 优化农业布局、种植结构
按照尼勒克县委县政府“稳粮、强畜、增经(草)扩果(林)”的要求,在稳定粮食总产量不变的基础上,压缩春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西部三乡建立旱作滴灌节水农业基地,以喀拉苏为中心,建立旱作节水示范基地,苏布台乡建立免耕示范田,加哈乌拉斯台乡在扩大辣椒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发展鹰嘴豆等特色农业。中部建立粮食、糖料和蔬菜基地,在喀拉托别、乌拉斯台乡建立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基地,在科蒙乡、乌赞乡建立万亩露地蔬菜基地,在尼勒克镇、科蒙乡、乌赞乡和马场建立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在木斯乡和克令乡建立万亩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东部建立粮油和中药材基地,在乌拉斯台、种蜂场建立蒿本、贝母千亩示范片。
2.2 农业产业化日趋强大
近年来,尼勒克县的黑蜂产品、乳产品、肉质产品、粮油加工产业日益壮大,已成为特色产品和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企业49家,其中年产值3 000万元以上的3家,1 000~3 000万元的5家。其中达到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家,自治州级龙头企业5家,县级龙头企业2家,农业企业带动农户12 705余户,订单农业12 009万元。发展农民合作社150个,社员达到1835户,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8家,州级示范合作社3家。
2.3 设施农业初见规模
尼勒克县13950(666.7m2)蔬菜生产基地获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地认证,反季节黄瓜、番茄、辣椒、洋葱及马铃薯五种蔬菜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认证绿色农产品3个(胡萝卜、洋葱、马铃薯精淀粉)。成立合作社6个:乌赞乡金太阳大棚油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尼勒克镇韵绿果蔬专业合作社、尼勒克镇艾勒库特蔬菜专业合作社、尼勒克镇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科蒙乡广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胡吉尔台乡康乐生蔬菜专业合作社。全县集中连片温室基地共有温室1 272座,2 544 (666.7m2),其中设施种植1 204座,2 408(666.7m2),设施养殖68座,136(666.7m2)。蔬菜生产924座,设施林果280座(乌赞乡224座,尼勒克镇9座,胡吉尔台乡43座,马场4座),设施林果业呈逐年增长趋势。设施农业生产主要以反季节黄瓜、辣椒、芹菜、番茄、设施林果及其他叶菜等为主,其中黄瓜、辣椒产量的90%外销到哈萨克斯坦。蔬菜年产量达8 000 t,对外出口1 000 t。
2.4 农业生产能力逐年提升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点是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随着尼勒克县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农业基本建设得到了加强,农业生产中农业物质投入替代劳动力投入的规模逐步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用电、农用化肥、柴油、农药等使用量逐年增加,所有这些物质的投入,都将成为尼勒克县农业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尼勒克县农业机械拥有量(部分)
尼勒克县农业生产投入
2015年,自治区党委在全疆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巩固农业基础的根本途径,必须把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当前,尼勒克县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重要阶段,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基地建设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层次由农产品初级加工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尼勒克而言,应该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农业基地规模小,地块零星分散,影响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还处于松散阶段,企业与农户只停留在农产品买卖关系上,引导作用不强,直接影响农户种植特色农产品的积极性。
农业信息工程正在起步建设阶段,目前困难比较多。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对滞后,对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二是信息工作运行费用不足,对发展农村信息员队伍,尤其是乡镇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方面缺乏必要的培训经费。三是缺乏专职农业信息人员,农业信息人员全是兼职人员。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化程度低,还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普遍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合作机制脆弱等问题,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系不直接,存在好则合、不好则散、有利则合、遇险则散的现象,真正服务功能强、能有效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不多。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和数量偏少,企业精深加工水平低、辐射带动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产加销联结机制尚不完善,企农利益联接不紧密,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订单农业也缺乏必要的履约、保障机制。
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风险、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靠天吃饭”现象还比较严重。
4.1 引导和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有利于实现土地的价值,有利于推动农村市场化的进程,有利于提高土地的效益和土地利用率。有效发挥政府和村集体的调控职能,加强土地流转指导,制定土地流转合理指导价,规范土地流转程序,统一制定土地流转承包合同范本,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集中。
4.2 增加农业投入,拓宽农业发展融资渠道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多渠道投资农业机制,确保农业投入稳定增长。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逐年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切实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建议县委县政府设立农业发展专项基金,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的要求实行专款专用;要进一步深化农业投资体制改革,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改善农村融资制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把支农效果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不断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降低贷款风险;大力培育农村小额贷款组织,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延长贷款时间,简化担保程序,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4.3 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良好条件
随着“一路一带”战略大幕拉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桥头堡,新疆在农业、种植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农业领域合作的空间巨大。尼勒克县应以此为契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制订有关优惠政策措施,特别是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产品专业市场等农业基础建设项目,要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给予重点扶持。
4.4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是政府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产品的主要渠道,也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纽带和桥梁之一
以现有县、乡两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基础,鼓励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部门的科技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技术承包、创建或参与经营性经济实体等有偿服务。
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工作,做到重大技术研究一批,推广一批,贮备一批,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加强对各项农业技术的组装配套,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提升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贡献份额,通过推广保护地栽培、立体农业、等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产出率,充分挖潜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4.5 加强信息、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转变生产能力
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资大、风险高、收益低,政府作为参与者、引导者,除了投入财政资金外,还需制定各种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增加农村地区的通信投入。要与国内电信运营商密切合作,完善移动通信覆盖面,从农民的需要出发,建设农村信息发布平台以及乡、村信息服务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产品,开发农村信息服务消费市场。常州武进夏溪花木市场2013年建成网上交易平台,到去年年底,交易额就达到100多亿元。
4.6 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教育培训,要紧紧围绕尼勒克县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和重点农业、特色农业,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在培训过程中要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和农村劳动力的意向,开展“菜单”式培训计划,即列出培训“菜单”由农牧民按需点菜,如:种植新技术、林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种植等,聘请专家和专业技术能手现场传授技术,让受训人员真正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实用技能。
4.7 加快灾害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提高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一是加快建设防控体系的基础设施,加大基层灾害的监测预报站点建设,配备有关办公设施和仪器设备,尽快形成覆盖全县的监测预报网络。
二是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扩大试点范围。
三是发展壮大防控技术队伍,在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前提下,对现有县乡两级农管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农业系统内部人员进行灾害防控、监测预报及有害生物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充实防控体系队伍。
[1]http://wenku.baidu.com/view/092f897f168884868762d638. html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2]http://www.docin.com/p-97340968.html。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实现途径研究.
[3]http://www.docin.com/p-205494819.html。我国农业机械化与美国的差距及应对策略.
[4]http://wenku.baidu.com/view/be293418227916888486d7f7. html农村土地合理流转问题文献综述.
卞亚文(1971年10月—),江苏武进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园艺工作。
201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