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金希 摄影/李谋胜
东山关帝牵两岸
撰文/金希 摄影/李谋胜
关帝就是三国时期的关羽,其忠勇义信的品格倍受各行各业的尊崇:文人以其爱读春秋,秉持大义,尊为文衡帝君;商人以其诚信不二,不取非分,奉为行业之神;军人以其勇冠三军,赤胆忠心,奉为武圣。关帝盛名自古就在中原大地广为传扬,崇奉殊尊。然地处东南一隅,远离中原的东山,何以亦对关帝信仰有加?
东山岛,历来为福建漳州重镇,宋时,为了护卫军民,保家祈安,东山开始建庙奉祀关帝神位,曰“天尊宫”。明朝以降,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兴主持福建军务,周德兴亲临东山,选择险要地段建造所城,设置水寨。为安抚守城官兵情绪,在“天尊宫”之右扩建为“关王祠”,刻像祀之,以佑官兵。于是香火渐之兴旺,甚至官吏亦参与朝拜,一时往来之络绎,不能以容。明正德年间,关王祠重修扩建,命名为“铜陵关帝庙”,亦名“武庙”,雄伟壮观,雅致绝伦,其香火之盛为八闽之冠。自此,东山关帝庙几经修葺,盛名播于海内外。
按古例,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关帝上天,东山民众恭送关帝上天,至过年正月初四日,恭迎关帝回归。正月初五日子时,举行关帝安位典礼。礼毕由本县长官进第一炷香,抽第一签,叩问本县农、工、渔各业及百姓安泰、祈福消灾诸大事。本县长官祝毕,方由士民问卜。解放后,此例略改,由本地德高望重长者代表全县士民进第一炷香,抽第一签,为全县祈福消灾。
东山与台湾仅隔海相望。宋时,东山守兵与元兵激战不敌,败退台湾,和当地土著共同拓荒垦业。明时,驻守台澎的大批东山岛民留居并开垦台澎。郑成功时期,东山岛子弟踊跃随军赴台,为开发台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直至国民党从东山岛败退台湾时,又从东山带走了数千名壮丁到台湾落地生根。
东山岛民向台湾移居时,大都遵循着一个习俗,离开前到“铜陵关帝庙进香朝拜,请求圣帝庇佑或祈赐香火,分灵崇
祀”,并将“铜陵关圣帝君”的香火袋挂在胸前或奉在船上,祈帝庇佑。到台湾后,就在当地建庙奉祀。明万历年间,有陈姓船主将船中奉祀的关帝送到台湾凤山(现高雄市),并建文衡殿,成为台湾南部较早的关帝庙。清嘉庆年间,铜陵关帝庙分灵到台湾北部,在礁溪建庙供奉,成为台湾北部最早的关帝庙。随着垦拓事业的发展,村庄社落不断出现,台湾关帝信仰文化也从县城乡镇传播到偏远的农村渔区,直至遍布全台湾,成为全岛第二位的文化信仰。
可以说,东山是关帝文化从中原向沿海,从沿海向台湾及东南亚地区传播的中转站,是台湾关帝文化的发祥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两岸坚冰的打破,台湾岛上的关帝宫庙堂坛,纷纷组团飞赴大陆寻根访祖。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关帝圣诞期间,东山皆举办关帝文化节,每次文化节,台湾的各大关帝宫庙和大陆的湖北当阳、河南洛阳、山西运城等地的关帝庙以及
世界各地研究关帝文化的专家学者,皆组团到东山参加盛典。
关帝使海峡两岸人民有了不可分割的神缘,有相同的关帝朝拜仪式:心祷、晋香、叩拜、三献礼。东山“关帝圣签”成了关帝沟通两岸民众的灵魂,每一首签诗都有一个很生动地历史典故,是古代灿烂文化精品。
(责编: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