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丝路 合作共赢——“亚洲特提斯造山与成矿暨高等教育合作国际研讨会”纪实

2015-12-07 02:15:08
科学中国人 2015年4期
关键词:特提斯中国地质大学造山

本刊记者 黄 健

大会代表合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中国与东南亚、中亚、西亚等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加强地球科学、地质工程等领域的区域合作和学术交流是大势所趋。特提斯造山带是新生代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造山带,它的形成与演化对全球构造及矿产资源与能源形成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2014年10月12日上午,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亚洲特提斯造山与成矿暨高等教育合作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八角楼会议室隆重召开。

研讨会旨在探讨该领域亚洲区域的热点问题,通过“古特提斯构造域岩浆作用和成矿学研究”、“特提斯演化、造山运动和亚洲的增生”、“特提斯构造域的矿产资源”、“特提斯构造域和石油勘探”以及“高等教育合作的形式、能力建设、课程建设和质量保证”等多个领域问题的交流和探讨,搭建高等教育科研和教学合作的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志琴、殷鸿福、金振民,国际地科联副主席Yil d irim Dil ek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Junian Pearc e教授以及来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国家的80余名专家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郭进义、姚玉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共持续5天,12日~13日为专家系列报告会及高等教育合作论坛,14日~16日代表们赴三峡地区开展野外地质考察。

会议主题报告部分,开幕式结束后,大会特邀国内外多位知名专家做主题报告,殷鸿福院士、Yildirim Dilek教授、许志琴院士等分别就“Tethy s:an archipelagic ocean model”,“Ophiolites: their magmatic evolution and emplacement mechanisms”,“Three dimensional exhumation process of the Greater Himalayan Complex above the main Himalaya thrust”等学术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此后,“亚洲特提斯造山与成矿研讨会”和“丝绸之路高等教育与地学研究合作论坛”相继成功召开。会议共评选出四个4个“最佳论文奖”和2个“最佳展板奖”,由许志琴院士和英国卡迪夫大学Junian Pearce教授为获奖者颁发证书。

会后,冯庆来教授、Roger Mason教授带领考察队一行17人从中国地质大学出发,历时两天,先后深入考察了宜昌黄花场奥陶系-志留系界线GSSP(简称“金钉子”)和中奥陶统大坪阶GSSP、宜昌邓村庙湾蛇绿混杂岩带、秭归县高家溪村花鸡坡成冰系-伊迪卡拉系地层,收获颇丰。

据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国内开展亚洲特提斯造山过程和成矿作用及东南亚地质矿产资源研究的重要高校之一,拥有一批长期从事亚洲特提斯造山过程和成矿作用研究的科研人员,科研成果丰硕,尤其至2013年,该校已通过了7项国家级地质类项目的审批,发表东南亚地质矿产资源方向的学术成果31项,为学校东南亚地质矿产资源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举办本次会议,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吸引更多的学者尤其青年学者参与到“一带一路”地质矿产资源研究领域,关注与“一带一路”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形成广泛、有效的科技和教育合作。

猜你喜欢
特提斯中国地质大学造山
特提斯龙 亚瓜拉龙
黑龙江省造山带研究:关于洋壳俯冲造山和陆壳碰撞造山磨拉石的认识*
现代矿业(2022年9期)2022-10-14 15:03:4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柴达木盆地北缘造山型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
中国宝玉石(2020年3期)2020-08-08 02:58:10
不寻常的“石头”——探访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罗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全(2020年3期)2020-04-25 06:53:50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征稿简则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与造山型金矿床的区别
非洲东南部造山型金矿成矿环境与资源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