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稳走好走快贵州新路
本刊评论员
近日,微信朋友圈有两篇文章受到热转:《贵州凭什么频频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和《云南必须开始习惯被贵州超越》。前文来源于中央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主办的《网络传播》官方微信,后文来自定位为“云南时事观察者”的公众微信号。作为当下活跃热点的传播平台,社交媒体在传递一个不争的事实:贵州正从边缘到中心,从跟跑到领跑的角色转换。
1995年,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成员胡鞍钢赴贵州等地考察调研,提出“贵州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环境和体制背景条件下产生的中国最突出的不发达现象,观念的落后是其中重要原因。
时光流转20年,今天的贵州一次次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从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到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从习近平总书记说“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到李克强总理为贵阳数博会发来贺信;从世界IT大佬扎堆到访,到苹果公司亚太数据中心将落户贵州......从饱受诟病的“贵州现象”到作出“世界级的战略定位”,贵州走过了筚路蓝缕、上下求索的20年。按总书记要求,贵州今天正为同步小康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致力于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贵州发展新路“新”在何处?
这是一条奋力后发赶超、加快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的新路。要发扬追赶、领先、跨越的精神,大力推进“四化”同步,促进总量、均量、质量“三量提升”,加快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欠发达、欠开发是目前贵州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显著特征。在对待发展速度上,贵州要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必须有只争朝夕、一往无前、敢于担当的英雄气概。“弱鸟可以先飞,后发可以先至,至贫可能先富”。
这是一条坚守两条底线、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新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确保加快发展和生态环保须臾不分开、时刻不松懈。用好辩证思维,发展上守好速度、收入、脱贫、安全底线,让经济实力强起来、百姓腰包鼓起来、小康步伐快起来、公共环境优起来;在生态上,守好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底线,让大地常绿、空气常新、碧水常流、土壤常净。
这是一条以开放倒逼改革、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新路。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加快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引进先进生产力和生产要素,通过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后发优势、实现后发赶超。从跟随到领跑,虽身处内陆,贵州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创新精神,放眼世界,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敢闯敢拼敢创造的干劲,走在世界产业布局最前沿。
这是一条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要坚持经济建设、社会治理两手抓,两手硬,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制化水平。营造安定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落后边缘地区在历史转变中居领先地位,在历史并非首次。习总书记到贵州视察的重要讲话精神、2012年国发2号文件,都将“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促进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站在时代的转折点,昔日荣光熠熠生辉,未来的宏图正徐徐展开。贵州干群正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发挥贵州优势,走稳走好走快贵州新路,创造贵州奇迹。(执笔:袁 燕 责任编辑/奚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