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华,严雪晴 CHEN Xiao-hua ,YAN Xue-qing
(1.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2.广东理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1.Guangzhou Moder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663,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Guangdong Polytechnic College,Zhaoqing 526100,China)
20 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传统的农产品配送模式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下,因此,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农产品配送过程中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协调发展及综合利用问题。农产品绿色配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物流配送模式。农产品绿色配送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国内有关学者在理论上对农产品绿色配送进行了一些定性研究[1-2]。由于农产品绿色配送与传统物流配送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基于绿色供应链的农产品配送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如何在绿色供应链模式下对农产品配送进行管理,成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MRC,1996)在进行一项为“ 环境负责制造(ERM)”的研究时,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Handfield(1996)认为绿色供应链是包括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同商品及信息的流动和转移相关的所有活动,物流和信息流都贯穿于供应链的上下游[3]。Benita M.Beamon(1999)提出绿色供应链概念模型[4]。Remko Hock(2001)分析供应链各环节管理问题,研究实际运行过程中如何保持生态平衡。Sarkis(1998)指出绿色供应链主要由企业内部物流和采购、物料管理、外部物流、包装和返回物流组成[5]。Sean Gilber(2001)指出绿色供应链是采购决策过程中考虑环境标准,同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6]。Zsidisin(2001)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为了环境友好设计、采购、生产、分销、使用及再使用等而在供应链内采取的管理策略、行动及所形成合作关系等[7]。我国学者但斌等(1999)在综合考虑绿色供应链的目标、对象、技术基础和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了绿色供应链的体系结构。程飞(2007)分析了绿色供应链节点企业合作的问题。汪应洛等(2003)认为绿色供应链包括生产子系统、消费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认为绿色供应链运营目标是“ 环境友好、福利增进、资源的优化配置”[8]。
农产品绿色配送的发展促进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研究与应用。20 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农产品绿色物流问题。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农产品运输、仓储、保管、流通加工、配送、包装、装卸搬运等物流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提高物流装备技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降低物流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影响,使得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率大大降低。
关于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国内外学者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Ballow 提出了物流决策二维模型,作为传统企业提供物流模式决策的依据。Samir K.Srivastava 提出在绿色供应链基础上组织农产品物流活动[9]。
李晓超(2007)分析了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四种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劣势,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物流配送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为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提供了依据[10]。韩延慧等(2008)对连锁企业四种物流配送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连锁企业配送模式的层次结构模型[11]。徐天芳等(2004)针对在物流配送方面存在的困难,从我国物流配送的系统需求出发,提出了网络式物流配送模式[12]。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农产品配送模式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司银霞(2011)认为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五种:基于批发市场物流模式,基于生产基地运作模式,基于第二方销售商配送运作模式,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生鲜农产品共同配送以及网络交易下物流运作模式[13]。丁然等(2011)提出了以生产基地为主体,第三方物流为辅的鲜活农产品直配模式[14]。朱晓琳等(2012)采用AHP 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四种物流配送模式进行具体分析,得出每种配送模式的指标成因及适用性[15]。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基于理论层面,主要集中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传统供应链下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分析与选择。以绿色供应链为视角,探讨如何实现生鲜农产品绿色配送的相关研究较少,其绿色配送路径如何建立方面的系统研究更为罕见。因此,探讨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16]。而农产品供应链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它是由农产品生产者(农户、基地等)、农产品采购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农产品分销商、零售商等,“ 从田间到餐桌”的上下游企业组织构成的网链体系[17]。农产品供应链在发达国家是物流业中发展最早的供应链模式,但在我国尚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18]。我国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结构见图1。
图1 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结构
这种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结构模型,其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流向具有单向性和不可逆性,物流信息在供应链内传递不畅,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因此,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所具有的特点与不足,显然不能满足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各种要求。
而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19]。绿色农产品供应链是从农产品生产资料供应、种植、采摘、加工、包装、装配、运输、销售、消费直至回收处理等环节,最大限度实现资源优化和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网链结构模式。其结构如图2。
图2 绿色农产品供应链流程图
由于农产品绿色物流配送模式具有别于传统物流配送模式的特征,要求设计、材料、工艺、包装、处理绿色化,因此传统物流配送模式不能满足农产品绿色物流配送的要求。在参考有关文献[16,20]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生鲜农产品绿色配送结构模型,见图3。
图3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生鲜农产品绿色配送结构
这种生鲜农产品绿色配送结构模型,是与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模式的要求相适应的。这种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生鲜农产品绿色配送结构模型与传统物流配送模式相比,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一是充分利用配送设施,配送反应快速,缩短了配送环节,减少生鲜农产品损耗,降低物流配送费用,提高配送效率,提高配送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二是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整合,合作各方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无缝衔接。
这种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生鲜农产品绿色配送结构模型与传统的自营配送模式相比,能克服自营配送模式投资成本高,对于配送量较少时配送成本太大,仅适用于资金实力较强、配送量大的组织等缺点。与传统的共同配送模式相比,能克服共同配送模式受一个国家政策等政治环境、配送市场环境影响较大的缺点。与传统的供应商配送模式相比,能克服供应商配送模式由于供应商配送专业性较弱,配送作业成本和管理成本较大的缺点。与传统的第三方配送模式相比,能克服第三方配送模式可选择性较弱,选择合作成本偏高,风险性较大,配送管理成本较大的缺点。
设计绿色化,主要包括标准化设计、模块化设计、可回收设计、运输线路设计、绿色信息系统设计等内容。设计绿色化从绿色农产品的视角出发,为生鲜农产品绿色配送提供了技术、理论方面的指导。
农产品生产商在播种、栽培、采摘等过程中,基于上游的农资供应商提供绿色农资,农产品生产商必须采用绿色生产工艺,使得农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绿色化要求。
仓储设施、设备布局科学合理,能满足日常或紧急调用的要求。生鲜农产品在在途运输过程中必须采用绿色存储设施、设备,如采用冷藏车、冷冻车及恒温车等设备。对生鲜农产品进行在途储存,主要是确保生鲜农产品保鲜、冷冻等要求,防止生鲜农产品腐烂变质。
农产品在流通加工、包装过程中,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加工工艺和包装材料,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绿色包装应符合4R 原则,即少耗材、可再用、可回收、可循环。
生鲜农产品要积极采用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加工技术,如速冻技术、真空浓缩技术、食品冷杀菌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微波技术及超临界萃取技术等。实施生鲜农产品专业集中加工和洁净加工,通过规模专业的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由于生鲜农产品保鲜期较短,在运输配送过程中,必须使用专门的符合环保要求的运输配送工具和配备冷库等保鲜设备。对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的设置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选择生鲜农产品绿色通道及采取联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开展共同配送,节约运输里程和降低空载率,最大限度节约资源,降低尾气排放量,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秦蓁.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现状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9(7):53-56.
[2]陆凌云.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853-854.
[3]Handfield R B.Green Supply Chain:Best Practices from the Furniture Industry Proceedings[C]//Annual Meeting of the Decision Sciences Institute,USA,1996:1295-1297.
[4]BEAMON B M.Supply chain design and analysis:models and metho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8,55(3):281-294.
[5]Joseph Saikis.Theory and Methodology:Evaluating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Business Practice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8(107):159-174.
[6]Gilbert,S.Greening supply chain:enhancing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green productivity[M].Tapei,Taiwan,2001:1-6.
[7]Zsidisin G.A.,& Siferd S.P..Environmental purchasing:a framework for theory develop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2001(7):61-73.
[8]汪应洛,王能民,孙林岩.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3(11):82-87.
[9]Samir K.Srivastava,green supply-chain management:a state-of-the-art literature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7(9):53-80.
[10]李晓超.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探析[J].物流技术,2007,26(6):71-73.
[11]韩延慧,李昭熹.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J].物流技术,2008,27(8):108-109.
[12]徐天芳,郑杰,陈伟,等.网络式物流配送模式初探[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30(2):100-103.
[13]司银霞.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23(7):69-70.
[14]丁然,韩文静.河北省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J].物流技术,2011,30(7):71.
[15]朱晓琳,王新利.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2,24(3):103-108.
[16]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7]周荣征,严余松,张焱,等.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2):28.
[18]徐进.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确保食品安全[J].财贸研究,2006(3):153-154.
[19]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1):1232-1234.
[20]张敏.绿色食品供应链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6(32):140.